买活 - 第77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是从吴江到武林这一路上的使费,对夫妇二人来说便不是小钱,刚落脚不久,又欠了这么一笔银,接来还要药费,沈曼君的心理压力是可以想见的,他们二人赚钱的心思都很迫切,同时又要适应这让人的新生活——有太多的现象,让诗礼之家的二人看不惯了,首先第一个就是满街的短发,此外还有随可见的公共澡堂:沈曼君到现在都持每日自己抹,一个是为了省钱,还有一个就是她实在不习惯去看那么一池

    除此以外,这里和外界不同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简直可以说是目无王法、颠倒纲常。分家、离婚、遗产继承、薄待老人……即便是用最公允的目光来看待,这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字,买活军也只取了信、廉而已,其余一切,在这里是通通没有的,不孝不悌,不忠不礼,不知义,亦不知耻。这里的教材甚至还公然教人计算信期,由此避,并且还说了几番大理来,哪怕是心学盛行的那些年,也没有这么来的,而买活军这里的百姓竟也恬然受之,丝毫都不以为意。

    从武林去买活军那里,路是很多的,走海路从云县上岸,走河路则是衢县这里登岸,总归不太会有人走陆路。河路本来是最稳妥的,但此时由于贸易太活跃,婺江经常堵船。武林这一批去买活军治的百姓都走海路,还好沈曼君几人自幼在大,并不船,也就省去了包船与否的犹豫——若是走河路,也可以乘买活军自己包的河船,收费并不贵,但起居条件很差,是要吃苦的,自己包船又太贵了。

    这是个很可喜的变化,他们现在的欠债,就只有孩的医药费了,也只剩一两不到,再一个月就能还清,这时候何时归乡,沈曼君也不知,因为还要攒路费,但她的确已经很思念故乡的亲人们了,虽然……云县这里也不是一无是,但沈曼君还是能到,这里不是她的地方,她要比丈夫更烈地想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去。

    但,没有办法,来都来了……重要的是连回去的路费都很难凑,这还欠了债,只能把一切不服都憋在心里,见机行事,尽早治病还债,赎之后回吴江去是正经。沈曼君夫妇挣钱的心思因此便格外迫切,他们研读了报纸之后,很快便了结论——这里的岗位很多都需要政审分,此外还要很的文化考试分,而且,虽然有些职位政审分有单独的门槛线,但不知是否买活军的疏忽,还有一些岗位并没有标注,也就是说,如果能把文化考试考到满分的话,政审分即便是零分,也是可以被录用的。

    可就在现在,事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六漏夜召见,为的是什么事呢?沈曼君完全想不

    在买活军这里住得久了,百姓们似乎都渐渐会有一些改变,至少是变得更加务实。沈曼君在吴家也要家务,当然更要哄孩,这个病对她是很大的困扰,因此她便萌生了想要放足的念。吴先生也欣然同意,他对这东西本没有特别的执着,不过为难还是在于诊金,他们在这里因为工资减半,还要房租,存钱还给王家,手实在是很张的。

    读书吧,这是他们擅的。沈吴夫妇一开始半个月并未去找工作,专心上学准备考试,扫盲班他们两人三门都是一百分。就这样顺利考了初级班,一日至少可以拿25文钱,随后吴老爷很快便找到了一个文书的工作,他字写得又好又快,制表手脚也很利落,被大海商包去抄录商品价格制表,海商阔绰,一天开四十文,这里一个月就是一千二百文了。

    沈曼君去世不久的父亲虽然是布政使级别的官,但一生清廉,两袖清风,女儿都是真正以文字嫁,并没有什么私蓄,而父亲择选的夫家也多是耕读为业,虽文名极盛,但日用简朴局促,吴家也并没有很多钱,包船对他们是奢侈的开销,其实去金陵请名医也是承受不起的,若非如此,也不会这样轻易地就决定到买活军治来治病。

    像沈曼君这样的况,不需要抓药,也不需要手术,但要穿特制的矫正鞋,放足后要一些康复训练,年纪轻一些可以恢复得很好——沈曼君还不到三十岁,在买活军这里居然算是年纪轻的,所以她这一阵的确到走路得劲了不少,也不再疼痛了。

    作为自认的看客,对这些神迹不是不赞叹,但总觉得和自己关系不大,读书人自有定力在,但也有些东西能突破心防,和吴先生不同,沈曼君是陪儿去了几次医院之后,对放足科发生兴趣,逐渐从同事那里听到了一些放足的案例——

    钱,想要钱,这大概是沈曼君一生人以来最想要赚钱的一段时间,而读书人赚钱的途径是什么?自然,第一个会被想到的……无疑就只有考试了,扫盲班考第一是没有筹奖的,只有一些文,但在全县统考甚至是几县统考,若取得第一,会有不菲的奖金,一般能有五两到十两之多。沈曼君便是抱着这样的渴望参加了考试,并且考到了十县第一名,得到了十两的奖金,她们立刻就还上了王家的欠债——读书人真不喜欠钱,并且狠心给儿买了一个炸吃,随后又去医院咨询了放足的事

    这期间,沈曼君夫妇也逐渐有了一些改变,譬如吴先生现在对贸易大厅相当的衷,认定其有不亚于科举的学问,更对商贾改观,又忽然对海运极兴趣。他们一家也曾带着孩看仙画,前阵又去海边看大船……

    沈曼君这里,她雅不面,但无奈买活军这里便没有不需要抛面的工作,除非在自家后院开托儿所——但一来没有地方,二来这样等于完全放弃学,为了提升收,无奈之,只能去报考教师,刚从扫盲班毕业没多久,便被聘回去老师:买活军倒也不在乎她一直不肯剪去发,只要考过了便予以录用,而且因为沈曼君裹脚了,又是已婚女,倒也可以不被派去乡转,或是异地任教,虽然少了差补贴,但也在云县学校里安安稳稳地教起了书。

    既然是海船,一来大一些,二来也没有包海船的手笔,本就包不起,反而就不犹豫了,走海船二十多天到了云县,一路上倒是安稳。登岸之后,便设法去联络问了王凌老爷现落脚的地方,恰好对方有个兄在云县海关任职,当便由他面,穿针引线,并慷慨解暂借了一笔银,帮助行不丰的一家三安顿了来。

    此时民间裹足的人几乎百无一,裹足的基本都是富、读书人家的女,而且像沈家这样的人家,是不会允许女儿残害肢,去裹什么折骨缠的,那多是伎女才裹的。但即便如此,缠足也还是有一些影响,沈曼君是到了这里才知,原来她不能久走,也不能抱孩站太久,否则足心疼痛的病,叫‘足弓塌陷’,是她这脚很常见的后遗症。

,那是个连兵士都识字的地方。

    如此日日登台,数月过去,似乎也渐渐地接受了这样的日看着儿日日转好,心里总还算是有些宽——让沈曼君开心而又不开心的一是,儿经诊断本不是肺痨,只是一叫支气染的病而已,都无须特别吃药,好好吃饭好好锻炼就行了……而买活军这个诊断还收了六两银,因为只能用工资抵扣,他们夫妇至少要一年的工才能还完债赎回去。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1】【2】【3】【4】【5】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