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恶不赦 - 分卷阅读1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莲生觉自己如一片羽飘飘摇摇,落时散为薄薄的雪的怀抱。乐极,他们像两个新生的婴儿,汗淋淋地依偎在一块,仿佛把这些年错过的一并补齐了。

    敲过三更,徐莲生懒懒地拢起青丝,披衣而起,燃蜡烛,回眸玩笑:“四十好几的人,还不赖嘛。”

    “多亏在徐大人家吃得好。”

    “你还是要去督察院告状,对不对?”

    宋泽默然片刻,从背后拥住他,没有正面回答:“念秋,不,莲生。你等着我,我欠你一桩承诺,我会还。”

    第21章 反贼

    正月十六夜,宋泽不辞而别。

    翌日午,徐莲生正与同僚喝茶闲叙,聊起过年期间各家的趣事,收到了什么好玩意儿。这时,有小消息传到太仆寺,说一个陕西来的知县悄悄京,闯督察院,越过各地的监察御史,一气参了几十个陕西官员,上至巡抚、布政使,至多地的知县、县尉。

    一人笑:“嘿,真会挑时候!看太后娘娘就要大寿,各官员都在筹备寿礼,谁有空去查他的案?”

    徐莲生也勉扯起嘴角:“谁说不是呢。”

    当天傍晚,他去郑方杰府上探听消息,故作关心地问:“听说有个陕西的知县告,没给大人添麻烦吧?”

    “你猜那人是谁?”郑方杰讥诮地笑了,“就是老赵自己举荐的那个宋泽!这么多年过去了,此人还是又臭又,冥顽不灵。”

    “那皇上的意思是……”

    “上上都在筹备太后的寿诞,皇上说没空理会他,由吏派人将他押送回陕西,给地方自己去查,无诏不得京。”

    徐莲生心一沉:宋泽就这样回去,他上的各级官吏还不生吞活剥了他!

    “哦,大事化小,这样倒也好。已经发了吗?”

    “明日一早启程。不说他了,还是太后寿诞的事要……”

    这夜,徐莲生彻夜未眠。城门刚开,他就让家王福到西门外的亭等候,好好打解送宋泽的公差。

    王福回来后,他急忙询问:“有几个公差?面相是否凶恶?”

    “两名公差,面相倒还好,对宋知县也算彬彬有礼。”

    “但愿他一路不会吃苦。”他低喃喃自语,又焦急地问:“家还有多少现银?”

    “白银一千多两,还有金锭二百多两。”

    徐莲生坐到书案旁,飞速研墨,边写信边:“你全带着,再带上我的名帖和书信,跟厨一块去趟陕西。路上快,少歇息多赶路,一定要赶在宋泽前。先去西安府,再去巩昌府。书信给巡抚赵清源,拿了回信后,去巩昌府打宋知县的上级衙门。切记,就算是大牢里的小吏也别错过。”

    “明白。”

    “把家里过年时收到的补品、药材也都带着,路过商南县时,给县城里一位姓郭的郎,他夫人病得很重。你一打听,就知他住哪。辛苦你了,路上小心。”

    王福办事麻利,半个时辰就带着厨发了。

    自此,徐莲生日日忧心,寝难安。三月初,草木青,桃开遍,终于把他盼了回来。

    王福和厨都因连续赶路而消瘦许多,风尘仆仆。徐莲生迫不及待拆开王福递来的赵清源回信,登时如坠冰窟:“念秋贤弟,恕愚兄不能再留此人命。待解送公差一到,我必杀之而后快,勿怪。”

    算算时间,宋泽也许早已首异了。

    见他脸惨白,家在一旁:“老爷,我赶到西安府的时候,赵丞也是刚刚接到京城来的消息,气得够呛。但是您也不用太忧心,也许宋知县到的时候,他气已经消了呢!西安府的大牢,还有巩昌府的各级衙门我都打好了,宋知县无论在哪坐牢,都不会吃什么苦。”

    他脑依旧一片空白,呆了半晌,问:“陕西灾如何?”

    “许多地方惨不忍睹,白骨铺地。赈灾的粥棚里,粥锅清可见底。天儿起来后,恐怕要闹瘟疫。宋知县治的县倒还好,别的县城……我看见有人在吃……吃人。”说完,家捂住嘴呕了一

    “对了,郭郎和他夫人怎么样?”

    家声音低了去:“我到商南县时,郭夫人刚刚过世。两个孩除了瘦一,还算神。”

    “翠娥……”徐莲生如遭雷击,仿佛有铁咙里,整个人从里到外都焦烂了。他这辈最在乎的男人和女人,全都没了。没了。

    他哀鸣一声,捂住心栽倒在地。

    卧病半月,他勉打起神,参加朝会。散朝后,他兜着圈向吏官员打听:那个京告状的知县怎样了?负责解送的公差早已回来了吧?西安府是否有公文回函?

    对方却面带困惑地摇:“公差至今未归。”

    又过了一个月,听说吏的公差仍然没有回京。象征地找了找之后,只得判定为失踪。或遇盗匪,或坠山崖,落不明。

    宋泽杳无音信,他却松了气。

    转已是盛夏,他终于得知宋泽的落,竟是在朝堂之上。一日,兵尚书奏报称:“接陕西都指挥使司急报,有人聚众谋反,祸首是失踪的伏羌知县宋泽。除此之外,还有他儿宋和,一个张姓土匪,和一个郭姓郎。据说,宋泽说服解送他的两名吏公差一起谋反,几人辗转于西北,勾结灾民、民、土匪,宋泽那逆在西北军,还鼓动了百十来个官兵跟着造反。”

    宋泽谋反了?宋泽还活着!徐莲生不敢置信,极度的喜悦和担忧瞬间涨满心房,使他微微发抖。一个饱读圣贤书的榜,竟然会谋反……

    皇帝不以为意:“一个知县,一个郎,再加上一个土匪,能纠结多少人?”

    “大约三、四万。”

    霎时间,朝堂之上一片哗然:“这么多……”

    兵尚书:“贼首曾任知县的伏羌县,所有男随他造反,再加上各地灾民和土匪……声势如雪球一般。而且,他们手竟有一笔银,造反前在邻省秘密购置了许多匹、军械、粮草。”

    “哪来的钱?”

    “恕臣不知。”

    徐莲生一怔,心如明镜——这一定是几年前,从赵清源那里讹诈来的五百两黄金。

    皇帝也犯了难:“这……诸卿有何良策?”

    兵尚书:“臣以为,反贼人数虽多,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陕西都指挥使已经在平叛,陛只需发圣谕,着令三边总督合,必能在短时间将反贼一举歼灭。”

    “好,就这么办。”皇帝表轻松了些,又沉脸问:“这人是怎么当上知县的,郑尚书?”

    郑方杰答:“此人是章德十七年先帝钦的榜,后涉嫌薛绍林纳贿一案被革职为民。前年,经陕西巡抚赵清源向吏举荐重新起用,了知县。”

    皇帝重重拍了龙椅,怒斥:“赵清源什么光!不,倒也不能这么说,毕竟是皇考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