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阉(皇帝x太监) - 第二章 转机(齐gen断太监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帝轻飘飘一句话,决定了宋清澄一生的悲惨命运。宋清澄怕极了皇帝,连带着也怕极了那位穿御赐飞鱼服的大太监。他在风雨频频回望自己的箩筐——既然是去后苑避雨,臭气熏天的箩筐肯定是不能带的。他的箩筐丢在御沟里,被一阵风刮翻了。筐里淤泥被雨冲回御沟,眨间,大半天的活便全都白了。

    宋清澄很想去抢救箩筐,又不敢离开队伍,只得恹恹地走在大雨里。他弓腰垂首,与十几个杂役太监一同从琼苑东门了后苑,来到烟雨朦胧的浮碧廊。众太监落汤似的挤在一起,林汲又单独将夏太监叫到飘碧廊的另一,说:“阉漏是哪一个,你指给我瞧瞧。”

    夏太监一愣,想了一会儿才拍手:“啊,小壶!最后那个又瘦又矮的就是他。”

    林汲,“原来是他。”

    夏太监连忙说:“林总——您老是御前的人,办得是万岁爷的差使。所以婢无论如何,要向您说清楚了。这个阉漏,他之所以有个绰号叫小壶,正是因为他有些问题,容易控不住。在别洒也就罢了,可别到了御前……”

    夏太监没继续说去。林汲打量了夏太监一,说:“你是个尽心的。”

    夏太监得了一句夸奖,喜上眉梢,忙恭迎着林汲去廊绿衣小太监聚集之。林汲走到哪里,小太监们便躬腰,退一样为他让一条路。林汲在众太监央站定,清了清嗓,却没有提阉漏,而是说起了另一桩事

    “皇后娘娘近日凤违和,万岁爷特命我来找几个会写字的杂役太监,给皇后娘娘抄写经书祈福。你们之,可有谁是会写字的?”

    一众绿衣小太监面面相觑,没有一人作声。识字的太监自然有其它衙门可去,他们既然为杂役,自然目不识丁,多会写自己一个大名罢了。其宋清澄虽然识字,可他为罪臣之后,本就不准看书写字,更不给皇后娘娘抄经祈福。

    林汲见无人应答,也不意外,又:“这可是一件天大的功德。你们哪怕字写得不好,认识得不多,也都不要。能够诚心诚意,把经书从到尾抄一遍,便是尽了孝心。即便是因罪被阉之人,倘若这经书抄得好,未尝不能得到万岁爷的赦免,今后也就不必再杂役。若皇后娘娘果真有所好转,那更是大功一件,赏赐定然是少不了的。”

    林汲这么一说,众人的心思便都活络起来。一个绿衣小太监上前一步,怯生生:“公公,婢想为皇后娘娘尽些孝心,可婢只会写五十个字,不知够是不够……”

    林汲:“很好,你过来。”又问:“还有谁?”

    宋清澄心如擂鼓,整个人都在颤抖。他虽然怕极了林汲与他背后的皇帝,可是得到特赦,不必再杂役的诱惑实在太大。他咽了唾沫,鼓起勇气,颤抖着声音说:“公公,婢是罪臣之后,原本也认得几个字。”

    林汲:“你们两个跟我来。”

    林汲领着宋清澄与那绿衣小太监,一向浮碧廊尽的万亭走去。留众太监红不已,唉声叹气。他们当然也想要赏赐,然而不会写字就是不会,撒谎去了抄不来,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宋清澄跟在林汲后,越走便越心虚。他曾经认识的字,当然远远不止五十个,可是八年不曾接纸张文字,现在到底还能记得多少,他自己心里也没有底。况且了这么多年的苦役,他的手早已经得不像样。这样一双手,还能不能握得住纤细的笔杆?

    可惜事已至此,宋清澄也没了改的机会。他心思不再胡思想,亭。只见几个青衣太监捧着盆巾帕等,已经在哪里等着了。

    林汲吩咐:“你二人在这里把衣服脱了,把脸换上曳撒。收拾好了以后,便去钦安殿抄经。”

    宋清澄与那绿衣小太监连忙应了,也不敢让那些青衣太监服侍自己,手忙脚衣置于架上,又胡了把脸。正要换上洁净的曳撒,林汲却忽然说:“你们先等一等。”又对旁一位面容清秀的青衣太监:“贞吉,去请虎来。”

    “爹稍等。”那青衣太监韩贞吉立刻应了。

    所谓虎,自然便是壶了。宋清澄受了凉,正有意,隐约已了几分,只是因为害怕,一直也不敢说。虎请来以后,他蹲解了,顿时觉得心舒畅。对于林汲与他的韩贞吉,也多了一分好

    等二人都解手完毕,换上了曳撒,林汲又吩咐韩贞吉为他们整顿仪容,上纱冠。宋清澄没想到抄经一事竟如此郑重,心里又开始打鼓。等整顿完毕,林汲便径自去了。韩贞吉引他们从侧门了钦安殿偏殿,宋清澄看到殿里已有十数名女太监跪在蒲团上抄写,心才稍稍放松了一些。

    钦安殿供奉的是真武大帝,主北方,尚玄,殿因此垂满了黑的布幔。抄经的一众女太监着装整齐,形容肃穆,众人凝神书写,安静得连一咳嗽声也不闻。

    宋清澄在蒲团上跪,翻开经卷。

    时隔八年,重新看到纸上文字,旧日的记忆又扑面而来。宋清澄想起家塾里那位老先生的白胡,想到父亲考问他功课时,他低看到的那双华丽异常的雀羽妆靴。他又想起母亲,想不起母亲的脸是什么模样,却记得她满的珠翠,冰冷又华丽。

    宋清澄颤抖着握起笔,迫自己将注意力集到经文上。许多字他都已经不认识了,但毕竟有过一基础,抄写起来倒比那只认识五十个字的绿衣小太监顺畅许多。只是字迹歪歪扭扭,只能勉让人认识,无论如何称不上好看罢了。

    宋清澄抄完一章,便像其余人一样放在一旁。有青衣太监前来收走抄好的经文,归置整齐以后传殿外。过了一会儿,便另有一位青衣太监来到宋清澄边,说:“小公公,请随我来。万岁爷要见你。”

    宋清澄如遭雷击,瞬间僵在了原地,一动也不能动。

    青衣太监见宋清澄吓成这样,忙温言宽:“小公公,你不要怕,定是你的经书写得好,万岁爷要嘉赏你呢。咱们万岁爷最是温和慈,保准你见了以后,恨不能一直留在御前侍候。”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