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 第131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叶华生听他说得认真,也不由严肃起来,问,“真有是事?这是何解?以我所见,此戏的致,大约也就和《掌歌》、《信天游》类似,除却一些歌功颂德的东西,还有些田的事之外,若论容,真没有什么可谈的。”

    回到船上,还和冯犹龙评论这戏的利弊得失,见冯犹龙一径沉,便问,“老龙,这戏虽然直白,但我倒觉得很新奇,不过你戏未完便走了,难是如此不喜么?”

    至于说这戏能让冯犹龙自省,这实在是未有想过的事,他生怕冯犹龙去写些乡野奇谭来,忙,“这是哪里说来,此戏虽然不错,但终究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老龙你又何须妄自菲薄——”

    因他名声在外,而且也是要去买活军那里,郑莺儿等人并不防备,一一回答:是许多班,几十人凑在一起排练的,词儿很好背,因都是白话,也都是日常的齿,没有太难的,而且有时候除了韵白之外,散白也完全可以自由发挥,只要是这个意思,能合上故事就行了。

    也因为《何赛巧耕田》,对买活军的文艺,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一日船行到武林港,靠岸又要补给运货,有了一日的空档,冯犹龙便了船,先对武林港极大的变化慨一番,又在港揽客众人极力的推荐,去新式浴室见识了一番——

    “你若以为他们真的只知算学理,那些所谓的奇技巧,特科之学。在文学风雅之事上,便显浅薄底蕴,那便是大错特错了,谢六天人凡,难便拿不什么名词好句等仙人笔墨么?不愿为耳!以我所见,非但算学理,买活军是大大走在了国朝之前,便连文学政治诸事,也是领先了极多步数。”

    还有那介于评弹和小调之间的白,虽然押韵简单,但真十分上,满船人如今都在哼,“小女何赛,今年一十八”,甚而还有买活军田的一些小知识,也让叶华生到,将这戏引到姑苏城,对百姓也是有好的。

但还是细问郑莺儿等人,如何排练,如何背词儿,排了多久,难不难演等等,又问了戏班多少人,平日里多久演一场等等。

    旅途无聊,山居无聊,此时以大家的认知来说,‘无聊’是生活常态,而且还算是颇为幸福的常态——总是没有什么担心的事,才会无聊,真正愁苦的人家,终日奔忙,哪有心思去寻求娱乐呢?

    冯犹龙知他是书商,于戏曲上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去谈的,便说得透了,也是无用,因此只微微一笑,并不辩驳,而是自己沉思许久,心也是灵光一闪,暗,“若是从此不再回姑苏城去,倒是可以将王家女的故事编撰为一戏文,再杜撰个农家来帮她,想来定能雅俗共赏,城乡都极为走红。唔……不过此事到底太王家的脸面,不论怎么修饰都说不过去。”

    所谓散白,也就是不押韵的对话,韵白则一般是一韵到底,或者途转一韵,譬如‘何赛,一十八’,压的便是‘啊’韵,冯犹龙听着也不免暗自,这个韵脚压得实在是有些才气在里的,许多戏曲本完全是文人闭门造车,词曲虽然押韵,但押的全是生僻韵脚,又或者频繁转韵,伶人齿难以拿,也不便传唱,这都是平日少和丝竹相合的缘故。

    自然了,能以大白嗓念白、唱小调,最重要的还是喇叭,戏曲之所以和小调区分,便是小调者为民间随走随唱,并不登台表演,最多是一人唱,数人听,而戏曲如今台至少都有数十观众,若是财势人家,更是隔了听声音敞亮,不吊嗓很难传声极远,齿还要清晰,所以戏曲不论是念白、唱词音调都比平时说话更,吐字也是不同。戏班能唱的优伶至少都要从小吊嗓,十年以上的童功,方才能登大雅之堂,否则注定只能唱些锣鼓喧天的闹戏,要说声调婉转,绕梁动听,那实在也是没有的事

    冯犹龙回神笑,“哪里!我也是觉得新奇,便在心试着也要,只如此一试,方见我素日自诩通晓古今、人练达,原来见识还是有限,常笑他人只晓得才佳人山盟海誓,今日试着要作一阡陌之戏,心却是一片茫然,活了大半辈,竟不知农都在想些什么,可见张、卓二位小友,功夫得比我实在得多了。”

    虽然知利弊,但冯犹龙便如同天所有的小说名家一般,有了个故事,要他不写来,那便实在是一大折磨。尤其是这,便立刻在脑加上了许多奇变换,再结合了自己一路逐渐接近买活军地域的所见所闻,自不论是成文还是成戏,都是一大奇闻,实在是掌,不得立刻便挥毫书写来。只是碍于行船,方才暂且捺,但越是如此,心便越起了要将其写来的念

    来武林的游客也不过都是这老几样而已,最多是再去西湖泛舟,吃一吃西湖的船菜。冯犹龙却自有主张,对港街上的帮闲招手问,“今日,哪家庙里开庙会,唱的都是什么戏?可有唱《何赛巧耕田》,唱《鸳鸯错》的?”

    这新式浴室,有个特,那便是凡是去买活军那里的人,都不浴池,冯犹龙好奇之,又听了许多关于浴池传播疾病的新闻,心也是大觉纳罕,便又记着要写到文章去不提。

    他突然懊悔起来,轻轻磕打着自己的额,“老龙啊老龙,你年岁大了,行事实在是瞻前顾后!去年收信,为何不来?很该来的!如今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一年光景!”

    说到这里,忽然想到冯犹龙所著话本,也被士林间非议为不务正业、自甘庸俗,不由有些尴尬,冯犹龙倒不和他计较,只是认真说,“华生,你休要小看了这《何赛巧耕田》,也休要小看了买活军。”

    真正每日里都有许多玩乐,从不无聊的太平纨绔,世间人实在万般无一,对于此时港大多数乘客来说,看一场戏甚至是值得他们铭记一生的闹,便是买活军的兵丁,乘船南北上的货郎们,也不是时常都能看戏的,因此今日的一戏,看得港十分闹满足,连和冯犹龙同船的叶华生也觉得开了界。

    从浴室来,他和叶华生都觉得浑轻松,以叶华生所说,他除了在港这里的街面上看看商铺之外,还想去河坊街逛逛,看看武林的市面如何,再吃一吃武林的定胜糕、油炸桧,尝一尝宋嫂鱼羹——

    有了这个喇叭,那便不同了,只要能唱好小调的,都能来挑大梁,而且人人能唱,不独正旦,这又是和北杂剧相比一个很突的不同。冯犹龙越谈越觉得这新式白剧实在大有可为,奈何戏班要赶往镇上歇宿去,只得依依不舍,和郑莺儿一行人别,又约定了后会联络——他对郑莺儿也颇兴趣,心已有了隐约的想法,认为可以用她为人,敷衍成一颇为彩的‘昔有红拂今有郑莺’的传奇故事来。

    叶华生觉得这戏新鲜,主要新鲜在表演形式上,虽然简陋急就章,但也有模有样,戏本的滋味不失,这是让平时惯看全本大戏,哨行的叶华生颇新鲜的一

    他说要去庙会上看戏,这是因为如今除了私家养的戏班之外,平民百姓平日要看戏,那都是赶庙会上去的,各家名门古刹,山门以前也有特意搭建戏台,上演的戏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1】【2】【3】【4】【5】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