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竹碎玉 - 第39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是就这么着,松月居士未曾听她的琴,也未曾考问乐理,只问了三句,便决定破例收她这个徒弟。

    未曾郑重其事地举办什么拜师礼,只依着惯例,要了她敬的一盏茶。

    萧窈辈分涨船,再见着班漪,就应当称一声“师”了。

    时最重家世,而后便是名声。

    士族间互相提携的事迹屡见不鲜,今日你夸我家弟一句,明日我夸你家弟一句,或容止、或文才,皆是助力。

    纵使才华横溢,也须得有名望者推崇,才有洛纸贵一说。

    这些年,想将自家弟送到松月居士那里,借此积攒名望的不计其数,但大都没能成。

    渐渐地也就歇了心思。

    是以尧庄破例收公主为徒的消息传开后,众皆哗然。

    王滢险些咬碎了一银牙,同自家祖母恨恨:“她那样鄙的人,如何得上当松月居士的弟!”

    “你既知她鄙,又为何挑唆着九郎求娶她?”王老夫人捻着佛珠,都没抬。

    王滢脸一僵,声音放了些,熟稔地攥着她的衣袖撒:“祖母,此事明明是九兄自己提来,阿翁也同意了的。”

    “你阿翁想的是息事宁人。你想的是将人娶回家,就能由着磋磨,觑着九郎贪慕,有意教唆。”王老夫人不轻不重地在她眉心戳了,“真当祖母糊涂了不成?九郎房新添的婢女,不是你送去的?”

    王滢抿着,一时无言。

    “我知你自小纵惯了,咽不先前那气,却也不得不同你说明白,”老夫人皱了皱眉,直截了当,“今后别再总想着与她过不去。”

    年前那会儿,还能仗着萧窈初来乍到,起了争执后将所有错都推到她上,自有许多人应和。

    可从今往后,便没那么容易了。

    王滢依偎在她侧,睫微微颤动,圈立时就红了:“可谢昭……”

    “谢昭若对你有意,以两家关系,又岂会拖到今日?你怎得如此糊涂!”

    到底是自小养在自己膝的孙女,老夫人斥责过,见她这副可怜的样,又有些心:“各家那么多儿郎,由着你挑,嫁过去也绝不会令你受半分委屈,何必非他不可。”

    “纵然不是我,也不该是她。可她如今人都搬到栖霞行,又随着居士学琴,岂非是与谢昭日日相见?”王滢揪着手的帕,怎么想都不甘心,“居士近年明明很少收徒,怎会破例……”

    老夫人:“自是投桃报李。”

    王滢不明所以抬,却发觉祖母神凝重,与其说是回答她的问题,倒更像是自言自语。

    她小心翼翼:“祖母此话何意?”

    老夫人缓缓:“圣上为那些卑贱的庶人大开方便之门,遂了松月的意,他自然也愿意给圣上这个脸面,收公主为弟。”

    王滢依旧不解。

    老夫人便不再多言,叫人陪她去挑选布料,裁制衫。

    伺候多年的老媪见她扶额,叫人换了房燃的香料,徐徐劝:“四娘终究年纪小,少不经事,他日总会明白您的良苦用心。”

    “我所烦忧并非此事。”

    老媪上前,替她额上的,疑惑:“何事令您如此?”

    老夫人阖了,声音几不可闻:“崔氏何意。”

    别院湖边,草木日渐丰茂,垂柳依依,崔翁问的也是这句。

    “你此举何意?”他看着波澜不惊的孙,脸上回没了笑意。

    “祖父所说,是允准满门一事?”

    见崔翁皱眉,崔循平静:“寒门弟若想得,必经重重筛选,最后也不过十人,又有什么大碍。”

    崔翁冷声:“你当我是那些酒饭袋,由着你糊不成?”

    有些是不能开的,初时或许不显,可谁也不能保证经年以后,日积月累,会是何境况?

    崔循并不辩解,只:“学举荐之权在我手上,自损不到崔氏分毫。”

    若是从前,崔翁压不会有半分担忧,却难安心。

    只是他早已将大权付在崔循手,并没为着一件事,便大张旗鼓的理。

    他洒了把鱼饵,看着饵逐渐溶解在,引得开后逐渐活泛的鱼群聚集,缓缓:“这样的事,今后不要再有了。”

    崔循垂,一如那日般应了声“是”。

    -

    行建在栖霞山腰,御驾经年未至,里里外外拢共也就剩了十余个仆役,四萧条破败,野草蔓生。

    直至接了谕,得知公主不日将搬来,这才赶慢赶地收拾。

    修整草木、铺路补漆、洒扫灰尘这样的小事倒不算什么,但山石木这样的造景却非一时半刻能打理妥当的。

    重光帝特意拨了人手过

    来,供萧窈差遣。

    萧窈无可无不可,将事给翠微督办,她自己大半时间都在学这边。

    谕旨昭告天后,尧庄每日便没闲来过。

    他忙着看寒门弟递来的文章,有时也会亲自见人,以从挑选第一批得以的弟

    偶得闲暇,也会指萧窈的琴。

    但更多时候,教她的还是谢昭。

    萧窈终于得以好好看了名琴“观山海”,经谢昭首肯,还试着弹了支简单的曲

    琴自然是好琴,只是于她而言并不那么趁手。

    谢过后,她不合时宜地想起曾经在幽篁居里见过的那张绿绮琴,盘算着叫小六想法打听打听,若是没那么贵,买回来也不是不成。

    不练琴时,萧窈则开始为师父整理他这些年的游记手稿。

    尧庄这些年云游四海,见多识广,积攒不少书稿、字画,原打算上了年纪不便行时慢慢整理,也是藉。

    却不料临到老得偿夙愿,领了太学祭酒一职,再不得闲。

    见萧窈无事,又对这些极兴趣,便将整整两箱书稿都给了她。

    尧庄的游记既有无限山景,亦有各地风土民,甚至一些唯有当地传的志怪故事,极为丰富多彩。

    萧窈难得遇到看得去的东西,乐此不疲。

    但这些书稿并没那么好打理,且不提偶有字迹极为凌,有些特有的词,她压不知是有什么典故,又或是旁的什么。

    只好一一记,见针趁着师父空闲时询问。

    这日晌午,萧窈照例抱着书稿来问,却扑了个空。

    分明来时日光正好,回去时走到半路,竟淅淅沥沥起小雨。

    日的雨大都不会太过凶猛,她也没着急,只将书稿揣在袖

    途径桃林时,见枝一簇开得正好,便想顺路摘回去供在书案一角赏玩,奈何量矮了些,踮脚也没够得着。

    “愿为公主效劳。”稍显拘谨的声音自后响起。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