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竹碎玉 - 第38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萧窈没得到自己想要的回答,索然无味,在车厢另一侧随意坐了,取帕慢慢了的脂。

    瞥了崔循角的伤,又有些想笑。

    她很好奇,若当真有人问起这伤因何而来,他要如何解释。

    崔循端坐着,神淡漠,犹如一尊无悲无喜的玉雕佛像,只是上的艳显得格外不合时宜。

    萧窈看他心绪不佳,没再言刺激,只是多看了几

    在车停之际,她自顾自起,随手将那帕,轻飘飘提醒:“你这里,沾了我的脂。”

    崔循结微动,言又止。

    萧窈已拎着衣摆,轻快地车。

    -

    被崔翁摆了一后,萧窈兴致不佳,原想着过两日再寻晏游,却被告知他已离开。

    重光帝令人传话给她,“晏游须得回荆州,将事务付妥当,再来建邺。”

    萧窈乍听有些担忧,想明白其关节后,又松了气。

    若是没有把握说服桓屿放人,重光帝应当不会放心令他回去。这么看来,反倒是件好事。

    等付清楚,晏游就再无约束。

    届时总会搬来建邺,并不急在一时半刻。

    令萧窈较为惋惜的是,班漪虽有意再来教她琴,却因事务繁忙而脱不开

    “家母卧病在床,小妹婚期将近,许多庶务须得我来照拂。”班漪难得半日空闲,递了牌,亲自同她解释,“若非如此,我是极乐意教授公主的。”

    “自然正事要。”萧窈问过班老夫人的病,又颇有自知之明,“我那三脚猫的琴艺,便是司的乐工来教,也绰绰有余了。”

    班漪被她这话给逗笑了:“终归还是有所不同。”

    沉片刻,又:“我听谢生提及,过些时日师父将来建邺。公主若是有意学琴,不若届时拜会他老人家,看看是否有师徒之缘。”

    萧窈怔了怔,咬着的糕掉了块酥,才回过神:“夫人所说的,是‘松月居士’吗?”

    班漪颔首:“自然。”

    萧窈从未见过这位隐士,却早就听过不知多少回。

    早前兴许还会有所怀疑,他是否会是那沽名钓誉、有名无实的人,但在见过班漪、谢昭后,已然疑虑尽消。

    能教这样弟的人,绝不会是泛泛之辈。

    她对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隐士极为好奇,听得都亮了,却又有些迟疑:“他老人家,能看得上我这顽劣的弟吗?”

    “无需妄自菲薄,”班漪认真,“公主很好。”

    萧窈却又忽而想起一事,疑惑:“我记得父皇令修整学之时,曾有意请居士担任太学祭酒,坐镇学。谢昭代为传达,但居士那时并没应,只肯为学题了匾额。”

    “如今是改了主意吗?”

    班漪微微一笑:“学肯为寒门弟留一条门路,师父乐见其成,愿为其添砖加瓦。”

    萧窈大为惊讶。

    她曾在祈年殿殿听重光帝向崔循、谢昭提及这一想法,那时觉察两人态度不同,也知自那以后,朝争议颇多。

    为反对此事而递到重光帝这里奏疏摞在一起,怕是比她的量都要些。

    萧窈原以为此事还有得拖,怎么也没想到,竟忽而就成了。

    如今她已经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惊讶之后便是欣喜:“真是再好不过。”

    “我初闻圣上此举时,还曾唏嘘,只怕步履维艰,不意当真能成。师父必定万分欣。”班漪亦十分慨,“听谢生的意思,仿佛是崔少卿松,帮了他一把……”

    萧窈托腮想了会儿,心隐约浮现个揣测,转念却又觉自己怕是自作多

    如果这是崔循所说的“赔礼”,未免有些太大方了。

    她并不认为自己有这样重的分量。

    只是一时半会儿见不到崔循,纵使是见了,他心究竟如何想,恐怕也问不来只字片语。

    萧窈想了想,便作罢了。

    她从班漪这里得知松月居士将至的消息后,便开始勤勤恳恳练琴,免得将来真去见他老人家时,弹得不堪耳。

    转冬去来,二月垂柳芽,添了新绿。

    松月居士尧庄至建邺,士庶为之哗然。

    重光帝效仿昔年宣帝,礼贤士,亲御阶相迎,请其祈年殿谈。

    士族各家皆递了请帖,他却没应任何一姓的邀约,见过重光帝后,便栖霞学编纂修书,并不见客。

    学未开,而今与他往来的唯有崔、谢二人。

    班漪自家事务繁忙,无暇脱,便亲写了问候的拜帖着人送去,又将萧窈之事托付给谢昭。

    重光帝自是乐见其成。

    毕竟以松月居士的名望,若能拜在他门,纵使只挂名,于世人已是求之不得事

    为此,重光帝还专程令人洒扫栖霞山上荒废许久的行,以备萧窈居住,以免将来学琴时来回奔波。

    萧窈随着谢昭踏,听他提及此事后面,哭笑不得:“若居士压没看上,并不打算收我为徒,岂不是……”

    谢昭放慢脚步待她跟上,温声:“公主不必多虑。”

    萧窈看了谢昭怀抱的那张观山海,好奇:“传闻居士学生众多,遍布天南海北,那他收徒是看重什么呢?”

    “缘。”

    若非谢昭一脸认真,萧窈已经要觉着他同自己开玩笑了,怔了怔,又追问:“那你当年是如何得了居士的缘呢?”

    谢昭:“公主不妨猜一猜。”

    萧窈想了想谢昭少时的境:“是如传闻那般吗?你那时贫寒,日过得很不容易,却依旧节衣缩念书,因此打动了居士……”

    谢昭轻声笑:“并非如此。”

    萧窈毫无绪,只得:“你总该给我些提示。”

    “等将来若有合适的机会,再讲与公主听。”谢昭说着,停住脚步。

    两人一片桃林,只是这时节桃尚未绽开,瘦的枝缀着细微的苞,依旧透着几分冬日的萧条。

    萧窈透过稀疏的枝叶,见到了凉亭对弈的人。

    一侧坐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布衣木簪,神闲适,一派仙风骨气质;另一侧,则是有段时日未曾见过的崔循。

    他今日未着官服,上穿的是件雨过天青的宽袍,整个人看起来如温的碧玉,赏

    心悦目。

    修的手指拈着粒墨玉棋,凝神看着棋局。

    因心无旁骛,神透着冷淡,如山巅皑皑白雪。

    萧窈并未声打扰,随着谢昭在旁等候。

    还是老人注意到她与谢昭的到来,开:“这局棋,还是暂且封存吧。”

    崔循回神,目光从他二人上扫过,并未多停留,覆:“是我输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