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炭 - 第十部那本小册子记载的神秘事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定了定神,开始看那册上所记载的一切。那的确是一本日记,记载着大约三个月之间的事。等到我看完了这本册之后,巳经是将近午夜时分,我合上册,将手放在册上,呆呆地坐着,心的骇异,难以形容。

    就算我能够将心的骇异形容来,也没有多大的用,倒不如将那本册容介绍来的好。

    册所写的字极多,超过二十万字,最好,当然是原原本本将之抄来,但是有许多,是和这个故事没关系的,而且,记载的人,也写得十分凌,还夹杂着许多时事,用的又是很多年前,半文不白的那,看起来相当吃力。

    所以,我整理一遍,将其主要的分,介绍来,其它的略而不提。而且,一些专门名词,我也用现代人所能了解的名词来替代,以求容易阅读。

    写日记的人,名字叫林玉声。我相信这位林玉声先生,一定是林渊的祖先,可能是他的祖父,或者曾祖父,等等。

    林玉声是太平军的一个级军官,在日记看来,他的职位,相当于如今军队的一个师的参谋。他的军队,隶属于忠王李秀成的。日记开始,是公元一八六年(清咸丰十年),三月。这时,已经是太平天国步向灭亡的开始了。

    三月,曾国藩的湘军,已经收复武汉、九江。向北兵的太平军,又被僧格林沁打得大败,但是太平军还保有南京,在江苏、安徽一带,还全是太平天国的势力范围,军队的数量也不少。

    当时的形势是,清廷在南京附近屯兵,由向荣指挥,称江南大营,在扬州附近屯兵,由琦善指挥,称江北大营。江南大营的战争对象是太平军的李秀成,江北大营的敌对方面,是太平军的陈玉成。

    林玉声,就是李秀成麾的一名级军官,他的日记,也就是在如何与向荣的江南大营血战开始,其的经过,写得十分详尽,两军的退、攻击,甚至每一个小战役,都有详尽的记载。这些,当然是研究太平军和清军末期战的好资料,但是对本篇故事,并没有多大关系,所以只是约略一提就算。

    真正有关系的是在四月初八那一天开始。那一天,林玉声的日记记着如的事件(我将之翻译成白话文,仍保留林玉声的第一人称)!

    忠王召见,召见的地在军大帐,当时我军在萧县以北,连胜数仗,俘向荣多人,有降者,已编队,其满籍军官三十七人,被铁链锁在一起,扣在军,拟一起斩首,忠王召见,想来是为了此事。

    及至帐,忠王屏退左右,神似颇为难,徘徊踱步良久,才问:“你看天国的前途如何?”我答:“击破江北大营,可以趁机北上,与北面被围困的队会合,打开新局面。”

    忠王苦笑:“怕只怕南京城里不稳!”我闻言默然。天王在南京,日渐不得人心,虽在军,也有所闻,但不便置喙。

    忠王又问:“如果兵败,又当如何?”我答:“当率死士,保护忠王安全!”忠王叹:“但愿兵荒之后,可以作一富家翁,于愿足矣!”我不作答,因不知忠王心意究竟如何。

    忠王又徘徊良久,才:“玉声,你可能为我一件事?”

    我答:“愿意效劳!”

    忠王凝视我半晌,突然大声叫:“来人!”一名小队,带领十六名士兵帐来,我认得这十七人,是忠王的近侍卫,全是极善武之人。忠王等他们来之后,指着我:“自现在起,你们拨归玉声指挥,任何命令,不得有误!”

    全十七人都答应着,忠王又挥手令他们去,然后取一幅地图来,摊开,置于案上,指着地图一:“这里叫猫爪坳,离我们扎营,只有四里,翻过两座山可到!”

    我细审地圃,心疑惑,因为这小山坳不能攻,退不能守,于行军决战,毫无用,不知忠王何以提及。

    忠王直视我,目光炯炯。忠王每当有大事决定,皆有这,我心为之一凛,心知忠王适才要我为他办的事,决非寻常。

    忠王视我良久,才:“玉声,你是我唯一可以信托之人。”

    我忙:“不论事何等艰难,当尽力而为。”

    忠王:“好。”随即转,在一木柜之,取一件东西,那是一只径可五寸,约三尺的圆筒,两端密封,筒为铁铸。

    我看了不禁大奇,因从未在军得睹此,于是问:“这是什么?洋鬼的新武?”

    因为这时,有洋鬼助清廷,与我军对抗,是以才有此一问。

    忠王笑:“不是,这铁筒,全是我历年来,在戎所得的财宝。”

    我闻言,大吃一惊。忠王戎已久,转战南北,率军所过之,皆东南富庶之地。军将领,莫不趁机劫掠,贤者不免。为讨好上奉,颇多择其良罕见的宝,价值连城者,奉献上奉。忠王位,又素得,可知此一圆筒之,所藏的宝,一定价值连城,非同小可。

    我面上变,忠王已察:“玉声,这里,有珍珠、翡翠、金刚钻,颇多稀世之宝,我曾略估计,约值银三百万两之谱!”

    我不禁气:“如此,则兵荒之后,岂止一富家翁而已!”

    忠王笑,神苦涩。我:“若是要我找人妥为保这批宝

    忠王挥手,截断我话:“不然,我已找到一妥善地方,收藏此!”

    我恍然大悟:“在猫爪坳?”

    忠王:“是。月前我巡视地形,经过该,发现某地甚为隐秘,古木参天,我已想好收藏这批宝的方法,找其一株大树,以极巧之方法,将树心挖空,然后将圆筒树心之,再将挖伤之,填以他株树上剖之树,用苔、泥土包扎”

    忠王讲到此,我已明白,击案:“好方法,不消一年,填补上去的树,会和原吻合,外观决不能觉察!”

    忠王笑:“是,而原树一直大,宝在树心之,绝无人知!”

    忠王讲到“绝无人知”之际,我心巳暗觉不妙。此事,他知、我知,而且非一人可办,何得谓绝无人知?然而当时又未暇细想。

    忠王又:“玉声,我派你带适才一队士兵前往,不可告知任何人,去办此事。办完之后,更不可对任何人提及。不幸兵败,取宝藏,远走飞,当与你分享!”

    忠王语意诚恳,我听了不胜动惶惑,忙答:“愿侍候王爷一生!”

    忠王笑拍我肩,将有关猫爪坳之地形图予,嘱明日一早行事,发之前,先到他帐,取收储宝之圆筒。忠王虽曾一再叮嘱,不可将此事与任何人提及,但我向有日记之习惯,是以归营之后,将与忠王之对话,详细记载,或有后人观之,我固未曾与任何人提及也。

    (才在册上看到这一段记载,我心已经骇然。原来林渊的上代,在太平军的地位相当,而且,曾替忠王李秀成行这样一件秘密的藏宝任务!)

    (林玉声在日记提到的那个圆筒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4】【5】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