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华夏 - 第四百三十九章 相见恨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已近傍晚,正是华灯初上之际,但在恭亲王府里,这个时候却是一片宁静的气氛。

    在林义哲曾经拜访过的那个后阁之,恭亲王奕忻,军机大臣文祥正静心对坐,等着喝茶。

    玻璃阁里面,茶香浮动,红泥火炉上面儿,青蓝的火苗无声的闪动。两名侍女一个摆着茶。一个扇着火炉。荣寿公主正在专心看着火,她面相极老,容貌本无法和边端庄秀的那两个侍女相比,但却自有一皇家贵胄的优雅气度。

    咕嘟咕嘟的翻冒泡的声音响起,荣寿公主看看茶。亲手将褐釉的瓷茶壶提起,凝神静气的在恭亲王和文祥面前将茶盏一。碧绿的茶缓缓而,在黑釉的木叶茶盏边激起白碎末,一圈圈的漾了开来。伴随着“汤”的翻腾,盏底的那片“树叶”微微的晃动着,仿佛正从天上飘落,一望之,雅趣天成,奥妙无穷。

    此时如果有后世人旁观,见到堂堂亲王和军机大臣,饮茶用的茶盏竟然是黑不溜秋的黑釉瓷碗,而非他们想象的金碗、银碗和玉碗之类,装茶的壶也是好象茶叶末颜一般的单釉瓷壶,很可能会心生讥嘲之意。

    但他们可能不会知,事实上,这两他们瞧不上的瓷,在这个时代,便是价值不菲的珍宝,而放在后世,更是属于国宝级的东西!

    黑釉瓷是宋代陶瓷的品之一,这被日本称之为“天目”的宋代吉州窑独创的黑釉产品,是宋代“斗茶”之风盛行的产。其类繁多,变幻无穷,有木叶天目、玳瑁天目、兔毫天目、油滴天目、虎天目、黑釉彩绘、黑釉洒彩和素天目等等。

    在这众多的吉州窑天目品,最艺术魅力的就是“木叶天目”了。木叶天目是将天然树叶浸腐蚀脉络后沾釉贴在上烧制而成,一般是一片叶贴在盏心,也有贴在盏、盏的,或二叶重叠的。这近乎自然的装饰。尽没有玳瑁、油滴天目那丽的结晶,虎、鹧鸪天目斑斓的彩,以及兔毫天目丝丝垂的窑变效果,但木叶那朴实无华的沉穆,天然去雕饰的工艺,能够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细细观察便会发现,在闪烁着邃黑浑之。木叶的丝丝脉是那样的清晰生动,透过脉的空隙,在盏漆黑的釉,米黄的叶像是舞动着的生命的灵。如今,吉州窑木叶盏已成为吉州窑天目的极品,亦是无数古陶瓷藏家梦寐以求的。一般的藏家。即便是得到一品完整木叶的残件,也是十分地喜,如获至宝了。

    恭亲王看着黑釉茶盏,:“果然好茶需得好盏来盛,放能显这茶趣的妙来。”

    文祥看着茶盏,:“我看这木叶天目盏,并不比兔毫盏差。甚至更得其妙,不知为何未见于茶籍。”

    一般认为,一件古瓷之所以珍贵,有两个必备条件,一是稀少,二是当时就很名贵。如明代成化斗彩杯,当时就是皇帝喜好之而价值不菲,且有文献记载。而今令人称羡推崇不已的木叶盏。似乎并不在此例。在斗茶盛行的宋代,从文献记载来看,当时吉州窑、建窑天目瓷,备受皇帝和文人墨客瞩目推崇的茶盏,并不是工艺简单的木叶盏,而是那些适宜斗茶的兔毫、鹧鸪斑、油滴等结晶窑变。历史遗留的许多对这些茶盏的赞誉诗篇文献,如宋徽宗《大观茶论》载:“盏以青黑为贵。兔毫为上。”《方兴胜览》也有记载:“斗试之法,以痕先退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曰一。两。茶白,黑盏,痕易验,兔毫盏之所以为贵也。”苏轼的送南屏谦师句:“人绕南屏山,来试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斑,打瓮鹅儿酒”;《清异录》亦载有“纹鹧鸪斑,试茶家珍之。”从这些赞誉诗文,可见当时对与木叶天目同时代的兔毫、鹧鸪斑等作品的珍视程度,而翻遍有关文献,均不见有对木叶盏的一文半字记载。

    “奇珍还需慧来识。有无珠之人,是断然识不它的奇妙之的。”恭亲王沉思了一会儿,说

    两个侍女捧起茶盏,递到他们的手上,恭亲王和文祥先闻茶香,再辨茶。接着就是一倾而尽。

    放茶盏,文祥看着恭亲王还在呆呆地看着手的木叶盏,似乎明白恭亲王在想什么,笑着问:“王爷可是觉得,那林义哲便是这茶盏?”

    听到文祥的话,荣寿公主的眉似乎扬了一扬,她轻轻的从父亲手拿过茶盏,放在桌上,再次斟起茶来。

    “正如文相所言,那林义哲便有如这木叶盏,名不见经传,但一旦用了,便知其妙不可言,相见恨晚。”恭亲王慨叹

    “这林鲲宇,当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看着碗底漂动的木叶,想起了看完了林义哲的《请兴海军护海商经略大洋折》时的受,文祥也不由得叹起来。

    现在那些振聋发聩之言,犹在他耳边回响。

    “……商者,国家之元气也,通商者,疏畅其血脉也。试为援古证今:如太公之‘九府法’,之‘府海官山’,周官设市师以教商贾,龙门传货以示后世。当时讲求商法与今西制略同。贡结驷连骑以货营生,百里奚贩五羊而相秦创霸,即汉之卜式,桑宏羊莫不以商业起家而至卿相,郑弦以商却敌而保国,吕不韦以商归秦质,郑昭商暹罗逐缅寇而主偏陲。总统躬营负贩,俄前皇彼得发愤为雄,微服赴邻考求技艺,研究商而归其国。泰西各国,凡拥厚赀之商贾,辄目为面人,准充议政局员。船公司往来外国者亦邀国助,凡事必求便,商课税必权其轻重。……士农工商四民,犹如桌椅之四,如以桌椅喻为国家,则四民为国家之,岂有短不一,而桌椅能不仆之者?……恭读康熙五十三年谕曰:‘朕视商民皆赤,无论事之细,俱当代为熟筹。’可谓至哉斯言……”

    “……夫所谓“通”者,“往来”之谓也。若止有来而无往,则彼通而我矣。‘商’者,‘易’之谓也。通商惠工之学俱有渊源。太史公传货于国史,洵有见也。国既富矣,兵奚不?窃恐既富且,我邀彼一战,而彼族且怡气,讲信修睦,不敢轻发难端矣。此之谓决胜于商战。故富华民,必兴商业。兴商业,必得护商,而护商非海军不可……”

    “国海疆袤延万余里,泰西各国兵舶洊驰转,络绎往来。无事则探测我险易,有事则窥伺我藩篱,从此海防遂开千古未有之变局。今国既有历年造购之兵,又有新增之铁甲、快碰、蚊等船,并自造巡海快船,宜酌以铁甲以为坐镇,有炮台以为依附,有海以握要冲,有蚊船以为救应,巡海之船,拟分南洋北洋两大支,无事则梭巡东洋、南洋、印度洋及洲、非洲、澳洲、欧洲各岛、各埠。由近而远,逐渐游历以练驾驶、习、张国威、护华商。有警则北南互为声援,敌窥一路,则守者拒之于,巡者击之于外;敌分窥各路,则避实击虚,伺隙雕剿。或三路同,使敌疲于接应;或彼此伏,使敌无隙可乘。至各路攻守机宜,必籍地电线互通消息,乃能联络一气。如此而敌犹敢轻犯者,鲜矣。倘现在各船尚未足数,宜竭力购足,俾得成军。仿造快船、碰船、蚊船各数艘,以备临阵补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