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枝春 - 第108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枝/怀愫

    容家上房院落的窗前着两株红枫树, 秋风一起,绿叶转红, 自南窗望去一片红浅绿。

    窗钿螺云石小案上摆着一壶茶,两封信。

    茶犹温,两封信其一封是前几日收到的,另一封墨还未透。

    容老夫人与儿媳楚氏相对而坐看着这两封信,楚氏略略起,一手拢起袖,一手执壶为容老夫人添茶。

    语带迟疑:“娘, 依您看要不要迁?”

    容老夫人虽神还好, 但到底年迈, 又远离京城数十载。再回上京路途奔波不说, 怕也非老夫人所愿。

    容老太太看着信笺上的落款:“是刚送来的?”

    “是。”

    容老太太眉梢角无一不透惋惜之意:“这个年岁, 这个见识……仪程可备了?”

    “早已经备了, 预备发船时送去。”

    容老太太:“尽快通知各房收拾东西, 京过年。”

    楚氏先想到了朝华和真娘:“这样着急?不如明年天再走?令舒的婚期定在了明年岁末,要不然我留一留?”

    一家京城收拾东西就得好几船,动作再快也得十月发。

    “既要京, 婚事就在京办, 咱们原来也想着把朝朝带说亲的。”老太太想到楚家便面不虞。

    沈聿若只是举也还罢了, 偏偏是解元。与解元退亲, 纵容家有心要瞒, 消息也压不住。

    不亲近的还绕着弯打听, 亲近些的就上门打听来了。

    譬如杨氏, 借着程氏到容家来议令舒亲事的机会, 与程氏一起登门。

    容老太太对楚家这两个儿媳妇早已经看得透透的,也不用杨氏起话, 老太太先开:“恭喜你家六哥得,正好与我家小五相伴京,连咱们家的小六我也让他上京去,跟他哥哥们见识见识。”

    杨氏可不容老太太说了什么,接便:“我家小六那是打小就聪明的,不过不肯读书而已,这才半年不就了?要是早些用功,名次必然更好!”

    一屋就只见杨氏一个人的声音。

    程氏托着茶盅,向着容老太太和楚氏尴尬赔笑。

    容老太太自然知程氏是有意作戏,倒是楚氏是真的面上无光,娘家两个嫂嫂一个得意忘形,一个作张作致。

    杨氏明知朝华刚退亲,非要上门来显摆。程氏则是明知杨氏愚鲁,却放任她行事,损人不利己。

    要说更厌哪个,还真选不来。

    楚氏笑着开了:“二嫂可真是的,大哥家和我家的儿郎又有哪个没?”

    “读书人萤窗雪案方才苦得功名,二嫂可千万莫要到外说这些话,免得叫人听了以为是小六轻狂。”

    杨氏满肚夸耀的话才刚起个,一张脸先红后白很是不快,跟着她像是想起了什么,挑起眉梢笑了笑。

    任谁瞧见她这笑,都知她在想什么,无非是些贬损朝华的话。

    初听说沈聿得了解元,杨氏还惊过:“姓沈的当真了解元?她还能这个福分?”

    解元是名,她儿是末名,朝华要是当上解元娘,那外人不定怎么笑话她家小六呢。

    杨氏整个人像泡在酸里,张气都发酸。

    等听说容家退亲,杨氏“扑哧”乐了:“也是,沈家儿郎得了解元,自然有人要撬这门亲,打铁还得自家,朝朝么……”

    但凡有人向沈解元稍稍透两句殷氏的病,沈解元还不撒丫跑?

    “容家也真是,择了寒门又怕他没个功名,非要等放榜之后,这可好了罢?到嘴的鸭还飞了。”

    程氏看妯娌幸灾乐祸,轻轻刺一句:“弟妹可要瞒得好些,别叫小六知了,我看小六的心思还没熄,万一死灰复燃?”

    一句话说的杨氏面上变,她知必要犯痴症,这才非要跟着程氏上容家来炫耀。

    容朝华原来便不上她家小六,如今小六是举人,那就更不上了!

    听见楚氏这番讥讽,杨氏“自谦”:“我们小六不过是末名,哪里敢轻狂?比不得名解元……”

    “弟妹!”程氏佯装薄怒,“慎言!别把小六的好福气给败没了!”

    杨氏张,忿忿然不再说话。

    容老夫人冷睨杨氏程氏一:“近则不逊,远则生怨,圣人的话是有几分理的,往后小孩们的事给岚娘,我便不兜手、了。”

    楚氏心灰,她嫁多年,与娘家一向和睦。

    就这几年间因杨氏与娘家起了许多龃龉,其也不少不了程氏的挑唆。母亲最终还是疼孙,连告状的心思都没了,往后且看这两位嫂嫂斗罢。

    杨氏在容家没落着句好听的,又到外显摆,还动起替儿说亲相看的心思来。

    无奈楚六在余杭“痴”的名声太过响亮,杨氏有意的几家姑娘,要么兵不动,要么打哈哈混过去。

    杨氏恼怒:“等我小六再往上一阶,就是她们想也不得门!”

    这话经人耳又传回容家,容老太太哪会兴。

    “若非看你家小四是个实心,与他母亲不同,我真不会这门亲事。”容老太太说完,气不打一来,“叫老三从祠堂里给我来!成日跪经,他想家不成?叫他把该办的事都办起来!”

    楚氏应声:“是,要走海路就要跟殷家借船,是得三弟去。”

    老太太雷厉风行,说要京就举家回京,楚氏思量片刻,又问:“那,永秀去不去?”

    容老夫人到这会儿才想起永秀来:“她这些日什么?”

    “日日都在房抄经。”楚氏隔上二三日便派丫去看一回,除了闷抄经,永秀万事不问。

    要不是知她并非三弟亲生的,这“父女俩”还真是一模一样。

    “叫人去探探朝朝的风,别叫她心里不好受。”提到朝华,容老夫人又望了桌上沈聿落款的那封信,“可惜。”

    ……

    一模一样的信,也送到了濯缨阁。

    门信来,甘棠一看落款便叮嘱芸苓:“赶让厨房预备些甜心。”

    芸苓也瞧了信封,先拧眉后呲牙:“那要一碗酪再加一碗澄沙小元罢。”这两样是最甜的。

    甘棠屋后顺手拿起攒心梅的糖盒,一手递信,一手开打盒盖。盒盛满了东糖南糖,人参糖芝麻糖,带馅的不带馅的全是夫人刚选了送来的。

    朝华见甘棠搁信打开糖盒就去了,正觉奇怪,低看见信封上的沈字,微微一顿。

    匣糖果颗颗晶莹,上一块玉条糖。

    拆信一看,从至尾,字字关切。

    朝华托着信纸,打开了信匣。匣放着两三封舅家的来信,都是促她们赶上京的。舅妈虽未在信细说,但连接她们上京的船只都备了,只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