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 第64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宪宗李纯脸铁青,他当然知,吴元济之同谋敢刺杀武元衡,除了怨恨其力主削藩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为了震慑自己这个皇帝。

    堂堂宰相在上朝之路上被杀,这是打朝廷的脸,打他的脸!李纯几乎立时就想令搜捕叛贼先发制人,可是……他,藩镇势大,不能轻易撕破脸,就算他早想削藩,也不能之过急。

    “可惜武卿……”

    他又恨又叹,俨然已经预料到了自己未来会选择。

    【一同被刺杀的还有当时的御史丞裴度,不过他比较幸运,只是受了伤。顺带一提,裴度也很厉害,继任武元衡为相,还平定了淮西叛,辅佐宪宗实现了元和兴。

    裴度和韩愈是好朋友,裴度征的时候韩愈曾以行军司份随行,韩愈也是个好厉害的人。】

    太极

    李世民的脸总算好了,大唐还有兴之主,还有裴度武元衡这样的忠臣才士,也算不枉了。

    相府。

    听到这里的武元衡微微一笑:“不愧是裴立。”

    裴度是贞元五年的士,颇有俊才,与自己一样支持削藩,武元衡对他非常欣赏,得知裴度在刺杀幸免于难,甚至平淮西成为兴之臣,武元衡心兴极了。

    尤其淮西一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能一举歼灭,天势力也会震颤,裴立可谓是居功至伟!

    他大笑:“淮西宵小,死有余辜!”

    另一边,裴度听到自己辅佐兴之主并名留青史,心有一瞬开心,随即想到武元衡的遭遇,到底是兴不起来,低叹一声:

    “武相忠贞之士,却被公然残害。”

    他向来敬佩武元衡的为人,此时得知后事,早已暗暗定决心,一定要安排人手保护宰相安全。

    只是……这样举国震惊的大事,不知陛会如何理。

    北宋。

    听到偶像名字的苏轼仿佛受到了神的召唤,神激动地站了起来,语气愤愤不平:

    “韩文公怎么厉害你倒是说啊!文起八代之衰,济天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这些难不值得讲一讲吗?”

    韩文公的厉害应当被天人知晓!楚棠你不说让我来说。

    至于被一笔带过的偶像韩文公本人则是沉着脸在案前走笔如龙铺纸上疏:

    “淮西局势已明,反叛之心昭然若揭,不明者唯陛之决心……”

    而楚棠末了夸他的那句话,他本没听见。

    【宰相遇刺的消息使得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一步提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白居易是个血青年,又曾与武元衡有过诗歌唱和,当即就上书要求彻查。

    理说这次刺杀有复杂的政治背景,大家都心知肚明,偏偏白居易要去当这个鸟,所以很快就被朝臣揪住小辫,说他不是谏官,没有谏的资格,说这些话有越级言事之嫌。】

    “荒谬。”

    刘彻翻了个白,越级言事是官场大忌不假,但宰相遇刺是何等大事,忠直之士人人言可言,白居易分明是过于耿介。

    平心而论,刘彻也不喜忤逆自己的人,但白居易是后朝之臣,又有此血,他还是不吝自己的欣赏。

    淮西。

    节度使吴元济自从得知自己必败便心怀愤愤,此时听到这里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平定了叛又如何,皇帝不还是不敢拿我等怎么样吗?”

    就算最后被剿杀,但自己还是拿过皇帝!

    皇

    李纯负手,平静的面容是一片暗涌,楚棠所谓复杂的政治背景,不过是帝王与藩镇之间的一次博弈,他之选择,是谋定而后动。

    不过,既然已经提前得知了后事,李纯也断没有放任自己被拿的意思。一挥袍袖,他传令:“宣武相与裴御史!”

    他是史书认定的兴之主,这一回,他必将赢得更为漂亮。

    小院里。

    白居易听到那句“枪打鸟”,自嘲地笑了笑:“我之罪责,何止此次‘’?”

    琵琶行6

    【另一方面,白居易好写讽喻诗,揭时弊,犯了朝的不少权贵,众人正苦于没有借搞他呢,这波直接送上门来,他们当然不能错过机会,群起而攻之。

    很快,又有一批讨厌白居易的人向他泼脏了。

    白居易写过两首诗,分别是《赏》和《新井》,那些人就说了,白居易的母亲就是看的时候掉坠井而亡,他还写这诗不是不孝吗?一都不懂得避讳。

    但事实上,白居易非常孝顺,母亲去世后也制守孝三年,其间并无行差踏错,而且据宋朝人的纪录,《新井》一诗在元和元年就失传了,对此我们只能说,加之罪何患无辞。】

    未央

    刘彻非常认同楚棠的观,他对白居易所谓的罪名嗤之以鼻,当即不屑地撇撇嘴:“好大一。”

    他还记得前面讲李贺因为士考试之名与其父犯讳,所以不得参加科考,这里白居易又是因为差不多的理由被政敌抓住把柄,孝可真是一把任人驱使的利刃。

    你们唐朝人玩这一玩得熟练的啊!连早年失传的诗都能搬来。

    很明显,众人都看来了,这都是官场上整人的手段,但孝一词何其严重,白居易就算了一百张嘴也说不清楚,一时之间,大家或多或少都同起他来。

    另一边,白氏兄弟却是“腾”地一站了起来:“母亲……坠井而亡?!”

    白行简难以置信:“母亲虽然神智不佳,但边总有人照料,怎么会……”

    “也可能是侍婢一时疏忽,”白居易猜测着,心也是惊慌不已,不过他毕竟是兄,在这时候要保持镇定,他斟酌着:“母亲神智有差,无亲照看总是不妥……”

    “兄放心,”白行简懂他的意思,“我明日便启程返回邽,亲自侍奉母亲。”

    白居易见弟弟如此纯孝也笑了起来:“也好,稍后我便为你打行资,万望吾弟替兄尽孝,待任事清了,我便向朝廷告假,探望母亲。”

    【白居易这时候的官职是太左赞善大夫,因为这些事被贬为江表刺史,刺史是地方最行政官,虽然不在京圈权利心,但也有实权,场也不算太差。

    这时候又有一个人现了,书舍人王涯接着上疏表示,白居易又是越级言事又事母不孝,这样的人怎么能治理州郡,作一郡臣民的表率呢?陛您一定要慎重考虑啊!

    唐宪宗慎重了一番,追诏把白居易贬成了江州司,司唐时期是专门用来安置犯官的,这波属于变相发,让我们一起说,谢谢王涯。】

    时任书舍人的王涯气得脸都绿了,楚棠的促狭不是一次两次了,她虽然说谢,可是话里话外哪句不是讽刺?

    他愤愤地着桌:“哼,白居易所言无状、行迹有差,难不该大力惩吗?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