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全) - 分卷阅读54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让人忌惮,若是再掌禁军,不知有多少人要夜不能寐,甚至可能会害了他跟梁荣的关系。

    他当然不能执掌禁军,这也不该是一个天能轻易承诺的事

    这对奕延,并不公平。可是皇权之,何来平等?

    这一瞬间,梁峰突然觉了不舍,觉了不甘。凭什么?只要他想,又有谁能阻拦?!

    然而话还未曾,奕延就俯,持住了他的手,轻轻吻上:“主公定会成为明君,芳百代。能得主公垂青,已是万幸。旁的,我并不在乎。”

    不只是不在乎,亦不忍看他无暇声名,被自己玷污。奕延其实比任何人都清楚,一个皇位,对他们意味着什么。然而这是天命,也是他毕生所求。其余,不值一提。

    梁峰的嘴动了动,反手握住了对方的手指:“我该建起金屋椒房,把你囚在其。”

    金屋椒房,乃是皇后居所。让一些人听来,可能会觉得受辱。奕延却笑了,笑得蓝眸闪动:“陛,臣喜不自胜……”

    ※

    天的病一直未曾好转,元日本就未临朝。艰难捱到月底,终是没有扛过灾病。

    幼帝宾天,国却一日不可无主。在众臣劝谏,司睿半推半就,登上了渴盼已久的九五之位,改元太兴。

    第353章 不臣

    新帝登基,昭告天, 也没忘了恩赏并州。只是这赏赐, 看起来并不怎么心诚。

    “封我为秦王?”梁峰看着诏书, 笑了起来。

    占据秦地的,可是匈伪汉,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太过分明。若是领了秦王,他还能镇并州吗?

    “主公……”方, 段钦、张宾、奕延等人, 尽数神张。这圣旨接还是不接, 意义截然不同。

    目光环视边亲信,梁峰扔掉了诏书:“天暴毙, 当由武帝一脉践阼。若无人选, 也当择文帝嗣。琅琊王一脉不过是伏夫人所, 得位不正!”

    武帝司炎没了可以继位的人选, 就应从文皇帝司昭的儿孙选择,就算再往上推, 要从宣帝司懿, 也只能选张皇后嫡嗣。琅琊王一脉, 并非嫡, 哪有继位的权利?

    “得位不正”四字, 便是他的态度!

    张宾喜形于,带跪倒:“主公明鉴!琅琊王篡夺帝位,人人得而诛之!”

    他并未提及再立新帝的事, 只言得而诛之。言之意,谁又听不明白?

    梁峰微微一笑:“把那使臣逐并州,传檄天!”

    抗旨不尊,驱逐使臣,还要传檄征讨。这就是同南方小朝廷撕破脸的标志。如此一来,就到天人站一站队了!

    ※

    “臣贼!”就算穿衮冕,司睿也压抑不住怒火,猛地把手檄文掷在阶

    他又怎会不知自己份。他这样偏远的宗室,若非谋篡夺,哪能登上帝位?可是知归知,照样容不得指着鼻骂!更何况檄文里提及的害天一事,本就是事实。心发虚之余,更是生无边怒火。梁丰这贼,简直目无朝廷,欺人太甚!

    “陛。”王导近前一步,低声,“梁丰未曾另奉伪帝……”

    这一句话,如同霹雳,震得司睿浑一颤:“他要自立?”

    若只是觉得他得位不正,就该推一个血脉适合的新帝,挟天以令诸侯,带兵攻打扬州才是。但是并州的檄文,未曾提及此事,也本没有寻找北地宗室的意思。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梁丰本不准备遵奉司氏了。他是想如匈刘渊一般,立国称帝!

    “若是那贼有反心?岂不人心背离,千夫所指?”司睿不由

    “正是如此!”王导颔首,“故而陛旨叱责,削其官爵,另封三州都督。”

    这也是最好的攻心之计。只要能挑得北地官吏投效扬州,何愁并州不?再怎么说,司睿也是接了传国玉玺,继承先帝皇位的司族裔,不比一个姓梁的反贼要名正言顺?

    而这样,也能省却发兵征讨。如今王敦已经带兵回到了扬州,稳定时局。司睿来到扬州也不过五载,基薄弱,又是谋权夺位,更要防备其他宗室反扑。确实无力讨伐并州。

    “就如卿所言,大封司、冀诸官!”司睿那颗绷的心,也渐渐落回原。杀方能儆猴,只要并州一,他的帝位也就能坐稳了。

    继并州之后,扬州朝廷也发了檄文,声讨不尊王命的上党郡公。南北同时发檄文,也殊为罕见。然而带来的效果,却不同于司睿等人想象的那般。

    冀州刺史府,张和带着七八个亲卫,大步走正堂,拱手对孙礼:“听闻使君接到了扬州传旨,不知天如何封赏?”

    张和虽掌冀州兵,但是为人谦厚,从未莽夫之态。然而今日这问,可谈不上温和。更别提后甲胄齐备的兵卒。

    “朝廷要升我为冀州都督,加散骑常侍……”孙礼也不见怪,微微一笑,“只可惜,这等分位就算不去江东,有朝一日我也能任。”

    他如今已经是冀州刺史了,升任都督不过是时间问题。而为孙氏旁枝,就算了朝,又能晋升到什么位置呢?孙氏一族崛起,不是因为旁的,正是投效了新君才能日隆。如今司氏南去,执掌北地的谁,他不会辨不清楚。

    张和没有挪步,继续追问:“那使君意何为?”

    “主公一力平定北地,灭蝗救灾,活人无数。天命所归,不过如此!”孙礼毫不犹豫,“如今晋祚已终,自当顺天应命!”

    听到这话,张和面上了笑容,后退一步,作揖:“使君明大义,实乃冀州万民之福。”

    同一时刻,祖逖摇了摇:“扬州这次可想的岔了。”

    祖约一惊:“阿兄,你想抗旨吗?”

    “这样的旨意,如何能尊?”祖逖冷笑一声,“世之,有兵才有基,官爵不过上浮萍。主公有兵,兵多将勇。且三州官吏,多是他一手提,朝廷未建寸功,如何夺去他手地盘?”

    这话,可有些不敬,然而祖逖言词坦,毫不矫饰。祖约额上冒了汗:“可是我祖氏毕竟是二千石……”

    祖逖却:“这二千石,皆来自司氏吗?”

    当然不是!范祖氏原涿郡,乃是自周传的旧姓。不知多少年前,就朝为官。莫说司氏,就是刘汉、曹魏,不也曾效力?天姓甚名谁,对他们并无区别,择一明主才是关键。

    “江东局促,挤了不知多少公卿。奉旨也不过是自取其辱。不若留在北地,一展抱负!”祖逖的声音,没有半分犹疑。当初他选择并州,为的不正是此刻吗?

    祖约渐渐也明白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