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女郎 - 分卷阅读5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傅云章沉默半晌,母亲并不关心他怎么理苏桐受伤的事,“娘,您若是不喜苏桐,那这门亲事……”

    “当初说好了,他考秀才就订亲,现在是他自己不争气。”陈老太太

    母亲的反应在傅云章的意料之,她先前相苏桐,不是因为苏桐人品如何,而是听人说苏桐极有可能成为黄州县继他之后最年轻的秀才,才对苏桐格外关注。她只看得到功名,其他的什么都不在乎。

    傅云章有时候会想,如果当初他没有考秀才,母亲会怎么对他?

    别人家的孩还在泥堆里打时,他就开始着竹笔开始学写字。从记事起,他的记忆里没有玩伴,没有嬉戏,只有一本本破旧的书册和陪他熬过漫漫夜的油灯。

    他不是真的文曲星降世,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也有顽的时候,也有疲累的时候。可他不能松懈,不能偷懒,因为母亲为了供他读书,从早忙到晚,他们家的机杼声天不亮就响起,直到三更半夜才会停来。

    母亲为了他呕心沥血,他无以为报,只能伏案苦读。

    多少次他读书读到半夜,抬起望着窗稠的夜,心里一片荒芜。

    这就是他的一生了,如此单调,如此乏味。

    苏桐和他太像了,同样少年丧父,家落,和寡母相依为命,需要靠读书科举来重振家业。

    但他们俩又本不像,苏桐目标清晰,知自己想要什么。

    傅云章并不看好苏桐和傅容的亲事,苏桐太功利,他迟早会地平步青云,他看不上傅容。

    亲事就此作废也好。

    他一时,怔怔了会儿神。陈老太太也不他,接着诵读经文。

    天光大亮,光线穿过重重幔帐,在石砖地上投亮斑。远传来模糊的鸣狗吠声,妇人站在院门前呼唤调的孩归家吃饭。

    傅云章站起,默默退佛堂。

    琳琅山房依旧还是往日的样,一池碧波光粼粼,数座古朴无华的灵璧石矗立其间,雪白院墙上云层涌动,金光普照。

    他站在台阶仰望“琳琅山房”几个字,字迹婉丽,是朝最为行的台阁,但结飘逸,和时横平竖直的台阁略有不同。

    昨晚可能吓着她了,小丫以后不会再来了。

    他抬脚走书房,推开门,蓦的一怔。

    梳双髻,穿绿地满池织绣纹绉纱衫,印缠枝细褶裙的小娘背对着他坐在几前的小杌上,手里捧了一本书。她坐得笔直端正,姿势乖巧,鬓边一枝小巧玲珑的金绞丝灯笼簪似乎的日光里,一动不动,折耀光华。

    听到脚步声,她侧过,从而上抬看他,脸上是那他熟悉的平静神,“二哥,你迟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

    台阁:既是一,也是一

    第28章 粽枇杷

    傅云章轻轻嗯了一声,缓步踱到书桌前,一派云淡风轻。

    宽大的袍袖扫过桌沿,瑞兽乌木镇纸、黄铜山形笔架、洗涮笔的盂应声落地,“哐当哐当”发一连串大的刺耳响声。

    他僵了一,眉轻皱,脸上罕见地一丝茫然之态,仿佛前的一片狼藉不是他造成的。

    傅云英摇摇,放书册,站起给他斟了杯珠兰茶,一一捡起掉落在地的镇纸笔架放回书桌上,摆放整齐。怪不得傅云章书房的文很少是瓷的,大概是摔的次数太多,经不起他折腾,最后全换上乌木、黄铜的了。

    傅云章端起茶杯浅啜几,茶清甜,正好不冷不。视线落到几上,挑挑眉,“在读?”

    “格穷理分卷说,凡看文字,先须晓其文义,然后可求其意。未有文义不晓而见意者也。学者要自得。浩渺,乍来难尽晓。且见得路径后,各自立得一个门,归而求之可矣。凡解文字,但易其心,自见理。理只是人理,甚分明,如一条平坦底路。”

    傅云英拿来笤帚和竹丝簸箕,一边清扫地上的渍,一边缓缓背的原文,,“孙先生说,讲的是、消息、盈虚、变化之,和其他几经的学法不同,要先立一个门,就得通读王弼、胡瑗、王安石三家的注解,才能通晓其义。”

    “找到路径了?”傅云章手指轻叩桌沿,笑问。

    傅云英没有逞,老实答:“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低各不同,二哥,我读了一个多月,还是不识庐山真面目,而且越读越糊涂,连上山的路都记不起来了。”

    是讲变化的书,万事万无穷变化。寒暑变更,夏秋冬四时变化,日月替,白昼番转换。世间万都可以用变化来解释,人的得失吉凶,也是无穷变化的一。不同的人从书得到不同的领悟,大到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悟定国的良策,小到占卜当日吉凶。总之,找变化背后的法则,加以顺应利用,可以让好的更好,同时尽量避免变化的害

    理是简单的,但是傅云英却被难住了,连爻和爻代表的意义都会不来。

    “不必气馁,我那时和你差不多。”

    看她面苦恼之,傅云章陡然觉得心松快不少,单手握拳,掩笑了笑,把茶杯放回黑漆莲形茶盘里。走到书架前,翻几本纸页泛黄的旧书:“邵伯温认为,读当先观王弼、胡瑗、王安石三家,本朝更注重伊川先生的和朱熹的。前人解读的书,王弼的从老的角度来解释,胡瑷的、王安石的和伊川先生的属于义理学派,伊川先生的纯粹用儒家的角度来解释,传最广,这一本比前面几本易懂。朱熹集儒学之大成,他的探求的本义。”

    傅云英竖起耳朵认真听他讲解,挽袖提笔,把他说的几本书照顺序一一记来。

    傅云章一笑,手的旧书轻拍她的脑袋:“这是我之前用过的书,上面有我的批注。你主要读,其次,读懂这两本后,再旁及各家,到时候你就能会当凌绝,一览众山小了。”

    “谢二哥指教。”傅云英接过书,翻开匆匆扫了几,一看就知是傅云章的书,书页有明显的折痕,边边角角翻卷成一团,怎么抹都抹不平。

    他的书本这么……怎么上的衣裳从来都笔整齐,甚至连皱褶都没有?

    她心里悄悄腹诽了一会儿,忽然想起一事,喊莲壳房,“那幅画装裱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