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人 - 分卷阅读15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着太太的吩咐,屋角房梁,犄角旮旯,每个地方都量过,请太太过目。”

    周氏接过册,刚翻开没两页,李恒拍拍手,“哪里还要再丈量地方啊,九郎早就把家摆放好了。”

    且说且笑,把孙天佑新房的布置仔仔细细和周氏讲了一遍。在孙天佑面前,他没有好脸,其实心里对这个妹婿还算满意。

    周氏吓了一,怪孙天佑浪费钱钞,“到底是少年儿郎,不晓得当家的难,以后等三娘了门,得好好他。”

    又问李恒,“连步床都买了一张一样的?”

    李恒摇摇,“这倒没有,他那张是从广州府买的,大小一样,木、样式和纹案不一样。”

    李家为李绮节预备的家主要是苏氏家。大分是酸枝,最贵重的是一镶嵌玉石雕刻缠枝牡丹纹的桌椅几案,俱都用的是上等的紫檀木造的,看着古朴素洁,并不打,实则都是从苏州府买来的上等货,由运河一路北上,到武昌府时,一对紫檀木的条凳,便要价三十两银——都够买上十几个丫了。

    听说苏州府还有最上等的黄梨木家,因为造型优、颇费工艺,又走的是上漕运,运价极,等送到顺天府时,更是价值千金,纵是如此,顺天府的达官贵人依旧争相抢购。一时商人南采购苏式家,蔚然成风。

    李大伯馋过梨木的,到底没舍得买。

    周氏又问起孙府其他院,李恒当时一心挑新房的错去了,其他地方不过走而已,没怎么在意,有些答不上来。

    李南宣见状,在一旁为他补充。他记好,读过的书只要偶尔温习一遍,就能一直记忆如新,今天不过是到孙府走了一遭,他连院有几重回廊,每一回廊连着哪个院都记得分明。

    周氏细细打听一遍,没找到不满意的地方,:“既然大小尺寸丈量过了,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咱们家可以封库了。”

    这一封库,直到李绮节一天,才是重新开启的时候。

    宝钗想起一事,皱眉:“太太,金家送来的东西,也封到库房里吗?”

    周氏有些犯难。

    金家送来的东西不一般:双凤龙纹的金盘,丝玛瑙镶嵌宝石的妆盒匣,碧青淡绿的耸肩人瓶,一赤金镶珍珠的面……

    金家是大人家,李家惹不得,而且人家也是一片好意,不收不行。

    可收了吧,又觉得有些手。

    周氏想来想去,想得脑胀的,“算了,记在账上吧。等金家大小阁,咱们也照样送上一份重礼就是了。”

    秋风渐凉,眨又到八月十五,丹桂飘香,银蟾光满,玉生凉。

    是夜,瑶江县家家都要吃月饼、赏婵娟,拜月神,饮桂酒,阖家团圆,吃一顿大宴。

    家住李宅的教书先生也向李大伯告了几日假,带着妻儿家去和父母兄弟团聚。

    李乙和周桃姑从镇上搬回李宅。

    李家今年人齐全,在后廊摆家宴,李恒、李南宣陪着李大伯和李乙吃酒。周氏和周桃姑,领着家几个小娘另摆一桌吃月饼。

    后廊修在小坡上,三面环,卸门板,四面大敞,抬便是一皎洁银盘,低看池,也清亮宜人,鱼鳞似的波里漾着月影,岸边丛桂怒放,凉风习习,香远溢,清可绝尘,正是赏月的佳

    猜灯谜、赏桂、拜月老、焚桂香。

    两位官人,两位太太,五位小娘,两位小郎君,虽说人单薄了些,但一众丫都在一旁凑趣,又在山坡的桂树底扎了秋千,比赛谁的秋千得最,谁得的赏钱最多,吆喝叫好声此起彼伏,后廊前后一时也闹纷繁。

    李绮节不生仁月饼,宝珠把月饼切成小块,挑饼馅里的冬瓜饯、甜杏仁、瓜仁、生仁和红绿玫瑰丝,她这才肯拿签叉上一小块,抿上几

    周桃姑示意李大和李二给周氏敬酒,妹俩捧起酒杯,大着胆走到周氏跟前,款款拜。

    周氏看二叔李乙的气比往日神许多,正是对周桃姑满意的时候,又见妹俩过来敬酒,笑得合不拢嘴。

    李昭节不服气,也争着向周氏敬酒。

    别人都敬酒了,李绮节当然不能例外。

    宝珠替她斟了一盏桂稠酒,琥珀的酒盛在敞的碧叶白莲白瓷杯里,光华动间泛着隐隐一丝淡绿。

    她略一沉,手举酒杯,说了几句应景的吉祥话。

    周氏笑:“好了,晓得你们孝顺,安生吃饭吧。”

    李绮节放酒杯,正想继续低吃饭,李大和李二联袂找她敬酒,只得放,一一回敬。

    桂酒是采摘本地秋季盛放的金桂酿成的,瑶江县多桂树,银桂、月桂、丹桂都不稀罕,唯有一年一开的金桂香气最为郁,酿来的桂酒芬芳馥郁,甜酸适,香醇厚,酒质温和,寻常人家老少妇孺都能喝,加之今日又逢秋佳节,她们几人一连吃了七八盏,也没人来拦。

    喝了半肚的酒,宝珠盛了一碗的猪骨莲汤放在李绮节跟前,她吃了两,心里总觉得闷闷的。

    周桃姑张罗着替李大和李二挟菜,见李二不动筷,以为她跟前的几盘菜不合她的味,伸,挟了一枚桂茭白夹,放在她碟里。

    周桃姑腕上笼了一对金镶玉的人镯,镯圈大,条杆极细,松松垮垮在手腕上,衬得一双玉手更显纤细妩媚。胳膊微微一动,便是一阵环佩叮当。

    徐娘半老,枯木逢,不止李乙重新焕发活力,周桃姑也陡然多了几分媚。

    宴席过后,供上瓜果香案。

    宝珠净手毕,对着香案,像模像样了个揖,在铜炉里燃了支甜香,沐浴在清冷月光,跪叩拜,嘴里念念叨叨:“愿我家三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李绮节很想好好动一把,但是……面如皓月什么的,还是算了。胖脸招人嫌弃啊!

    回房梳洗,因为夜里吃了酒,又喝了几碗汤,怕积,没敢立刻睡,在灯临了半张帖,宝珠忽然捧着一只木雕的小匣来,笑着:“三娘,你瞧瞧,这玩意儿可真有趣。”

    说着打开铜扣,递到李绮节跟前。

    李绮节瞥了一,那匣装着的是几只兔儿爷。

    四只兔首人的兔儿爷脸雪白,只拿红胭脂描小嘴,抹了一层清油。一只兔儿爷神威武,骑在青黑老虎背上;一只稚气乖巧,持杵捣药;一只穿锦衣,手执一把小纸扇;一只闭着三嘴,金盔,披甲胄。

    李绮节搁笔,随手在兔儿爷脸上了几手冰凉,“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