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人 - 分卷阅读15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沐浴过后,她抹了一层薄薄的香脂, 换了一红纱衣、杏黄纱,散着发,怀里搂着一枚湘竹枕,伏在窗前的人榻上。

    宝珠搬了张绣墩,坐在人榻旁,捻起李绮节肩上的一束发,把刷在兑了桂油的里蘸了一,从发到发尾,轻轻搽在每一发丝上。

    李绮节才刚泡了汤,正自昏昏睡,嫌宝珠得忒慢,“快些搽好抿起来罢,这会困着了,夜里就不想睡了。”

    宝珠答应一声,加快速度。

    李恒有事要和李绮节说,坐在外边院里,一边看丫们摘桃,一边等果吃。

    丫送来一盘六月雪,拌上嫣红的西瓜瓤,再淋一层厚厚的酱,盛在缠枝莲纹的碟里。

    李恒最,登时一脸笑容。正好看到李绮节散着一来,挥挥手,让丫先放一碟在她跟前。

    “刚才没酸倒牙吧?吃甜的。”

    李绮节悄悄打了个哈欠,闻到碟里散发来的香甜味,来了神,拿匙便吃,心里还惦记着树上的桃:“桃净了没?”

    宝珠一边给李绮节的发抹桂油,一边劝:“快些忘了桃罢,上一回吃了几个桃,把牙齿都吃酸了,一天三餐都只能喝粥吃豆腐,三娘忘了?”

    李绮节有些悻悻然,吃完一碟六月雪,晃晃脑袋:“这六月雪不像是咱们家的。”

    李恒随:“托人在外买的,也不晓得是哪一家。”

    李绮节,“镇上齐娘家的六月雪得最好。”

    宝珠:“她家间的油炸果和炸麻炸得好吃。”

    正说些吃心,丫来一篓新鲜的覆盆和山果,“前来客了。”

    满满一篓鲜红、橘黄的覆盆,跟一粒粒珊瑚珠攒成的珠串似的,鲜亮可,山果的颜,紫红、紫黑,个也更大。

    “哟,这玩意儿哪儿来的?”李恒连忙朝丫招手,“给四娘、五娘和大、二送了没?”

    丫:“送了,人人都有。”

    李,向李绮节:“真是奇了,院里的桃都熟烂了,外还有覆盆?”

    这时节白日天气虽然依旧有些燥,但早晚却渐渐有些幽凉,丫们早就换上夹袄。

    宝珠朝李绮节挤挤睛,“莫不是孙家送来的?孙少爷总能鼓捣到稀罕东西。”

    李绮节不知宝珠怎么如此笃定,愣了一,才想起上次孙家确实送过覆盆和桑葚之类的夏果来。

    算算离定好的婚期只有几个月了,李乙已经明确过孙天佑,年底之前,不许他再登门,他当时答应得好好的,又寻借上门来了?

    丫却摇了摇,笑答:“外早没覆盆了,听说这一篓是五娘在山坳里摘得的。”

    宝珠有些失望:“原来是五娘送来的。”

    说完,便将篓接过去,先洗一碗送来——覆盆酸甜适丰沛,最经不得洗,碰容易烂。

    李绮节回房换衣裳,宝珠跟来给她梳,刚上绒,宝钗从外来:“太太让三娘去正堂。”

    刘婆挽着袖,去灶间了一锅丝面条,面汤里卧了六个荷包,撒了一层切得细细的芫荽,大碗盛了端上来。五娘稀里哗啦,一连吃了三大碗,末了还捧着碗,把汤都喝得净净的。

    孟小妹坐在桌边,低吃面。她母亲吃完三大碗,她一碗仍旧没有吃完,筷戳破碗底的荷包嘟嘟的黄凝而未凝,丝裹了,掺在绵的面条里面,小抿在齿间,轻轻咬断,一声音都不发。她的虽埋着,背脊却得笔直,端端正正坐在小方凳上,惟恐李家的丫耻笑她俗。

    李绮节来,和五娘问好,一瞥见孟小妹,笑着去拉她的手,“妹妹今年几岁?”

    周氏在一旁笑:“哪里是妹妹,你要喊她。”

    李绮节不由错愕:生得如此瘦弱单薄的孟小妹,竟然比她年一岁!

    五娘也笑了,说孟小妹确实比她大一岁。

    李绮节连忙改了称呼,脸上的诧异却没来得及收回去,在她看来,前这个面有菜枯的小娘,哪像是自己的,明明像比自己要小三岁。

    想想又觉得没什么可奇怪的,乡人家的小娘,五六岁起就能帮着父母些家务,七八岁便跟着地锄苗,秧、抱谷、喂猪、放,样样都能张罗。到十一、二岁时,便可以算得上是大半个劳动力。孟小妹从记事起就会农活,整日跟随父母在田间山劳作,风日晒的,自然生得单薄。

    孟家的所有面,全都给了孟云晖。

    五娘打了个饱嗝,抹了抹嘴,憨笑:“让嫂见笑了,一大早走了几十里山路,就吃了一个饼,正饿得慌呢!”

    孟五叔和五娘包了几座山果树,如今一家人住在山里,得走几十里山路。

    周氏笑骂:“和我客气什么?”

    一边说笑,趁便让宝钗去收拾屋,要留五娘在家住。

    五娘起来,推辞不肯:“不住了不住了!这就要家去!快别收拾屋。”

    李绮节回过神来,收回逡巡在孟小妹上的目光,帮着周氏留客:“婶好容易来一趟,就算急着家去,也该吃了饭再走。”

    几碗丝面,只是饱腹而已,算不得正经饭。

    五娘微微一滞,随即便搓了搓手掌,:“我也不瞒着嫂,这回城来是为了去县衙取办好的文书。一大早城去,坐渡船过江,费了不少工夫才拿到。家里男人等着呢,这会再不走,怕要走夜路,山里冷清,荒无人烟的,上又没带火把,路边也没个投宿的地儿。”

    周氏看五娘有异,怕耽误她的正经事,只得吩咐丫预备好扛饿的油饼粮,送五娘母女门。

    丫早把东西收拾好了,糯米、赤豆、果,一袋一袋扎得严严实实的,堆在麻袋里,五娘是挑着担来的,等她走的时候,李家的丫再度把那两只担装满。还有两只小袋,里装的是旧衣裳和一些常用的药

    五娘挑起扁担,孟小妹怕母亲劳累,从担里抢过两只大袋,背在肩上。

    周氏看着孝顺的孟小妹,想起自己小时候,对她不由又怜又,忍不住摸摸她的脑袋瓜,“好伢,路上当心啊。”

    孟小妹听到周氏夸赞她的时候,一张小脸霎时便羞得通红,一并连耳朵尖,都染了一层淡粉,光忍不住朝李绮节飞去。在她里,李绮节梳双螺髻,发簪浅,腕上笼一只绞丝玉镯,穿着一对襟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