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人 - 分卷阅读3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闹,几乎是寸步不离。一时吵嚷起来,打架毫不手;一时又亲亲好得跟连人似的,分都分不开。

    此刻妹俩梳小抓髻,穿着八成新的绸袄棉裙,各自踩在一张方凳上,趴在窗沿边看后院的一棵柿树。

    树清瘦,不过拳而已,然而也挂满了累累硕硕的果实。掩映在青绿枝叶间的柿果半青半黄,一看便知还未到成熟时候。

    “一个、两个、三个……“

    妹俩正眯着双,一颗接一颗地数着柿的数目,从东数到西,再从上数到,数到一半发现忘了前面数到几了,于是又从来再来。

    数来数去,谁也不肯服谁,一个说另一个数杂了,一个说对方数少了,吵来吵去,看要打起来,不知怎么,忽然又手拉手,一起商量到时候怎么分柿

    曹氏早把两人的包袱收拾好了,正坐在门绣打络,看到李绮节,忙堆起满脸笑,招呼她:“三小来坐坐。“

    李绮节朝曹氏笑了笑,走屋,倚在敞开的窗前,和李昭节妹俩闲闲地说些家常话,答应她们等柿成熟时,一定把最大最红的那一只柿留给她们。

    正低声说着话,忽然听得外面一阵吵嚷,有人把大门狠狠摔上,发一声响。

    李昭节和李九冬吓了一,立即噤声。

    李绮节把妹俩抱方凳,曹氏走过来牵走二人,悄声:“像是大少爷的声音。“

    不必曹氏说,李绮节也听到李恒的怒吼声了。

    她循着声音,找到李恒的房门前,木门已经从里拴上,不知形,只能听到李恒摔东西的声响。

    宝缩在墙角左顾右盼,李绮节回叫住他,“怎么回事?“

    宝支支吾吾:“大郎碰见孟举人了。“

    孟芳的父亲孟举人,原是住在县里李家间的,因为最近孟家老宅要办喜事,在外的孟家弟陆陆续续赶回乡大宅,孟举人一家人也回来了。

    李绮节愣了一,“是不是亲事有什么不妥?“

    她和杨天保的娃娃亲作废也就算了,那是喜事一桩。可李恒和孟芳的亲事谈得好好的,孟家的老太太们一一个孙女婿地喊李恒,料想应该是板上钉钉,怎么也了?

    宝偷偷看一恒的房间,叹气,“大郎和孟举人说话的时候,没人在跟前,不晓得他们说了什么。然后大郎忽然就气赳赳地跑回来,接着就成这样了。“

    似乎是响应宝的话,屋里一声脆响,是茶杯被丢在墙上的声音。

    李绮节啧啧两声,幸好她大哥不讲究,房里的摆设用全是便宜货,不然素来勤俭的周氏听到他在屋里摔摔打打,还不得心疼死。

    正闹着,李大伯、李乙和周氏听到动静,都找了过来。

    几人围在李恒的房门外,想开问李恒,又怕刺激他,正是为难的时候,刘婆:“孟家四哥儿来了。“

    周氏两一亮,连忙:“四郎来了?快请他来!“

    孟云晖依旧是一雪白细布襕衫,腰间束带,文质彬彬,通的书卷气。一门,便先给李大伯等人行礼问安,然后和李绮节见礼,才不慌不忙:“恒表哥呢?“

    周氏朝里屋努努嘴:“在里呢!“

    孟云晖脸一黯,张嘴想说什么,似乎是顾忌着李绮节在场,又把快的句吞回去了。

    李绮节心领神会,顺:“我去后厨寻些大哥吃的果。“

    也不回地走,听到里孟云晖说话的声音,又悄悄蹑手蹑脚后退几步,挨到月门边,偷听了半天,只听到窸窸窣窣说话的声音和周氏偶尔的一声怒骂,其他的,什么都听不见。

    李绮节拍拍手,算了,反正有八卦雷达曹氏在,什么消息都瞒不了她。

    孟云晖很快告辞走了,走的时候他举止有些怪异,始终举着襕衫袖,把他那张眉大的圆脸给挡得密不透风,比张大少门遮得还严实。

    宝珠悄悄和李绮节说,孟家四少爷左边的角有些发青——是李恒打青的。

    李绮节不由咋:她这大哥竟然息了,敢对秀才公挥拳

    不过孟云晖到底了什么事,怎么会惹怒李恒呢?

    理说,他是李恒的未来舅,两人不该有矛盾的啊?

    因为李恒忽然闹脾气的缘故,周氏只得推迟回娘家省亲的行程。

    李九冬无可无不可,没人发,她就安安静静地趴在罗汉床上玩七巧板。

    而李昭节一心盼着去玩,听说不能去周家村,很不兴。夜里吃饭的时候,气鼓鼓的,专门挑酱瓜炒片里的酱瓜吃,然后故意把酱瓜咬得嘎吱响,以此表达她的不满。

    曹氏又气又笑,收走李昭节面前的菜碟,另给她舀了一碗鱼豆腐汤。

    李昭节不肯轻易放弃,又把鱼咬得滋滋响。

    周氏本没注意到李昭节咀嚼饭菜时发的噪音。

    她一面忧心杨县令和杨天佑忽然上门求亲,生怕杨家仗势娶李绮节,虽然李家不怕杨家的财势,可惹上县令家的公,以后谁还敢向李家求亲?一面因为李恒和孟芳的婚事受阻碍而急躁,疑心家里最近是不是风不大好,想托人去寻个风师傅;一面还惦记着宝鹊的事。

    李大伯再三言明不会收用宝鹊,宝鹊日日找周氏哭诉,说她不敢再到李大伯跟前去伺候了,李大伯一见她就开骂,她已经被吓破胆了。

    周氏心里觉得很对不住这个忠心听话的丫,想为她找一门妥当的婚事。

    不李大伯有没有和宝鹊发生什么,因为周氏的一意孤行,宝鹊的名声已经坏了。家里的工、短工们怀疑她想爬李大伯的床,肯定不乐意娶她,那愿意的呢,多半是靠不住的酒之徒。

    周氏愧疚万分,想给宝鹊找一个门第上既对得上,对方又好相的人家,才能把宝鹊嫁过去,不然,她这一辈都难以安心。

    事堆叠到一块儿,桩桩件件都麻烦。

    周氏夹起一块粉糯的菱角米,漫不经心地往李昭节碗里一放。

    李昭节以为周氏在警告她,吓得浑一颤,握着汤匙,老老实实喝汤,再不敢发异响。

    周氏浑然不觉,不动声间瞥一灯烛照耀愈显青貌的李绮节,一边往嘴里扒饭,一边暗暗:别的先不谈,当务之急是先把三娘送到周家村去!大郎是男儿,婚事磋磨不妨事。三娘已经被杨家退亲了,不能再差错!听说杨家九郎最近时常带着仆从在乡里走动,他那样的官家弟,最闹风,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之前只会在县城里晃,从不到乡来的,近来却总在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