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画家 - 分卷阅读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杜夏随后提了个篮。他应该经常光顾这家店,轻车熟路先上二楼,蹲在一个角落里,拿了好几瓶货架最底的白罐。那是利牌的塑形膏,画油画必不可少的底料,何筝个,放整个二楼的颜料架,都没见到自己以前用过的货。

    何筝帮杜夏提篮,跟着他回到一楼,颜料以外的材料都在这里,各尺寸的画笔应有尽有,足足挂了三排和人的货架。

    “画室里不是有很多笔吗?”何筝虽然还没开始学,但也去过店铺楼上的工作室,能想象接到大单后,所有画工都在自己的工位上忙碌。调板上废了的颜料有十厘米厚、混杂后像污垢的那块区域是庄毅的,最净的是杜夏的。杜夏也不到每一次完工后都清洗画笔,但他会把笔朝上一个圆筒里,而不是像庄毅那样放,需要时找不到,抓耳挠腮地满地找,“我笔呢。”

    何筝还勤俭,知工作室开了那么多年不会缺画笔,他回用旧的就行。反倒是杜夏执意要给他买新的,质的都挑了好几只。

    他们并不是画材店里唯一的顾客,隔了两张货架,穿着甜的两个小姑娘也在挑笔。

    杜夏直男一个并不懂穿搭,不晓得这的风格叫洛丽塔。不过引他目光的也不是姑娘们的裙,而是她们的亲密。其一个拿起一把最大号的猪鬃斜形笔刷,用粤语和同伴,说这个好像化妆刷,可以买回家画影。

    边说,女孩还边用那把刷在自己脸上比划,把她的同伴逗乐了,要她别闹把笔放回去。谈间杜夏听她们俩是专门从港岛过来采购便宜画生,一站是蓉城的小吃街,就是他之前带何筝去买衣服的那个商场后面。

    她们俩肯定是很好的朋友,也没什么特别的话题,就是能你一言我一句,叽叽喳喳个不停。杜夏挑笔的速度也慢来了,三心二意地听那两个港岛学生讲生活,抱怨课业的繁重,不想这么快就结束假期,能有多少把握拿到梦校的offer……杜夏窥听到神,低着,心里却是十足的羡慕,直到何筝用手肘怼了一他的胳膊,才回魂。

    “你怎么了?”何筝像是故意把声音压得那么轻。杜夏本来就不会糊说谎,顺着何筝的问题实诚,“我刚听她们俩聊画。”

    何筝不言,那意思是听不懂粤语,要杜夏给自己翻译。杜夏就指着架上的画笔,说那两个已经去结账的姑娘觉得这些像化妆刷,也比化妆刷卖得便宜。

    “啊……”何筝的反应就很有灵,化妆刷这玩意儿和号一样,都是男的知识盲区。杜夏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何筝突然抓起一支小号的、笔只有小拇指甲大小的细笔,直直戳向自己的睛。

    杜夏意识闭,柔的刷落在他的上,何筝在旁音,“咻咻。”

    再睁开,只见何筝甚至有些得意,认得这是“影笔”。

    “……”杜夏憋笑,不用言语回应何筝的胡闹,只是夺过他手里的笔,把那支没打算买的型号放了篮

    第7章 车祸撞到脑

    比起不善言辞的杜夏,满嘴跑火车的庄毅显然更适合生意。有带小孩的阿姨从店前路过,他都会嬉笑脸地喊一声“靓妹”。他回来了,一楼门面那二十几平方天地就成了他的主战场,杜夏终于可以把时间在教何筝作画上。

    画室在二楼。说是工作室,但如果把画材撤了换成机械,这个仄的环境跟蓉城其他村镇里生产鞋衣服的小作坊没什么两样。大卫村主街对面的房坐北朝南,租金要贵上几万,杜夏这边就是坐南朝北,正对街的窗日照少,冬冷夏,天气一有变化,没铺木地板的泥地都会漉漉的,工作的人在里面站着画久了,也会大汗淋漓。

    但为了省钱,庄毅至今没在画室里装空调,倒是几台风扇一年到都开着,正对着画布得差不多了,再把画挂上天板横架着的杆。

    铺了颜料的画布晒后会有小幅度的皱起收缩,站在楼梯往画室里看过去,窗那挂了一排又一排的画,就像一件又一件晾晒的衣服。

    这是杜夏在大卫村的第八年,在最初的那扇窄门里当过学徒,也在这个画室里教过学徒。庄毅年轻的时候看碟菜,当令箭,故玄虚地支使杜夏刷了一个月的白底料,其名曰练习基本功。达芬奇拜师学艺后都画了三年,杜夏先从刷底料洗笔打扫卫生开始,没病。

    庄毅的老师架没端多久便破功了,国外的订单实在是太多了。有阿姆斯特丹的画商看了他挂在门的《星空》,当场给了一百张的定金,庄毅满“no problem”,画商提什么要求他都答应,包括他一个人本无法完成的期限。

    好在庄毅边还有个杜夏。杜夏以前对绘画没概念,就觉得那是艺术家才能的事,所以才会被庄毅放浪不羁的文艺青年外表迷惑。庄毅还是有两把刷的,五个小时就能完成一幅《星空》的临摹,不懂行的人远远看一都会觉得不错。目睹了作画过程的杜夏则彻底傻,他还以为会很难,庄毅不给他发呆震惊的时间,给他调好颜勾勒好星空动的曲线,直接让他上手填充,每个颜都填相应的地方,自己画更细致的分的房屋树林,两人分工合作,每天睁开第一件事画星空,闭前最后一件事晒星空,终于赶在规定时间货。

    或许是那段经历给了庄毅启发,所以才把线那一了画室。几年后杜夏的份不再仅是学徒,跟庄毅有商有量。庄毅在外接单,泡澡洗脚笼络住大客,杜夏和其他画工在作坊里赶工,把接到的单圆满完成。

    那几年也是钱最好赚的时候,他们又是大卫村里第一家复刻梵的,几年以后杜夏和庄毅算总帐,后知后觉他们了十数万张梵的复刻画。

    可惜他们没有投资光,不懂得拿这些辛苦钱去买蓉城的商品房。杜夏自己不钱,等他发现的时候账面上的窟窿已经变成了坑,这些年的辛苦钱全被庄毅砸市,市变熊市后血本无归。

    庄毅的合伙人要是别个,早就跟他分扬镳了。可谁让杜夏是个老好人,烂好人,烂老实人,还念着庄毅当初带自己行的义。庄毅嘴欠归嘴欠,心里也知自己对不住杜夏,把店铺里转账用的二维码全换成杜夏的,商铺的营业执照也转到杜夏名

    然而时代变了,手工画的订单早已不像从前络绎不绝,一年不如一年。杜夏之前也带过一个学徒,跟自己学了三个月就走了,觉得工资和心理价位不匹,画室里常年弥散着劣质的化工颜料的味,他怕画画那几个钱还不够老了以后治病。

    那个学徒比何筝都年轻,本来就是躁动难耐的少年,静不心来很正常。何筝这么沉稳的反而是少数,杜夏信任他,他也信任杜夏,对未来啊前途什么的并未表现担忧,就老老实实跟着杜夏。

    杜夏给他本画册,让他翻翻,喜里面哪一幅,他们就先学哪一幅。何筝接过,那本书图文结合,本质是梵的传记,画的显度比不上专业书籍,至少不会太失真。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