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 - 分卷阅读54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两日在那席上,她自己不也说了,近日要在江南置办几个果园。”

    “我听安城那边几个熟人说起,这一次罗大娘不仅把安城那家阿姊铺的收全都运去江南置办果园,南北杂货那边亦是倾相助。”

    “传闻惠和县主把她今年的邑都给掏来了。”

    “不仅是她自己的邑,与她好的几个小娘里边,还有把嫁妆都砸里边的。”

    “那几日安城颇闹。”

    “初时还有人闹着要退亲,闹着闹着便都消停了。”

    “怎的不消停,待这条木轨铺好了,安与洛之间往来便利,届时大量的果罐安,像这些个杨梅罐枇杷罐,在安城不知要卖到多贵。”

    “那些个小娘这时候把钱投给罗大娘,显然是了一笔好买卖。”

    “如此一来,罗大娘的果园岂不是还有她们的一份?”

    “不然,据说那罗四娘许诺她们说,先把钱借给自家阿姊用用,过一两年等她阿姊挣了钱帛,便在江南与她们置办些许宅院土地,将来夫家若是待她们不好,这些小娘便要带上家人仆从,自个儿跑江南去过太平日。”

    “哈哈哈!如此打算倒也不错。”

    “你这罗家姊妹只是商贾,却不知现如今她们若是振臂一呼,不知能有多少妇人少女相应附和。”

    “河西还有一个罗二娘呢。”

    “面还有个七娘?”

    “那个尚还年少,又被上面的阿兄阿姊护得周全,如今还未崭角,只不知将来如何。”

    “只这上面三个,也够写个话本了。”

    “还有他们家那块棺材板儿,单独便能写一本。”

    “不知那罗大娘这一次能在江南置多少产业?”

    “定是不少。”

    在这些人说话的时候,罗大娘这一日已经乘船南,洛这边的铺面已经定了,该走动的关系也大致走动了一遍,余的,给其她人去便好。

    阿姊铺这买卖她们也已了许多年了,罗大娘这些手早已是熟门熟路,在加上又有跟随罗大娘一起在吴县经营新店的经验,这一次这家洛城的铺面,给她们应该也不了什么问题。

    说实在的,与这些在阿姊铺当理人员的妇人娘们相比,罗大娘并不是最聪明能的一个,也不是文化平最的一个,然而若是没有罗大娘,她们今日的命运又不知是哪般。

    在这个女地位天然低的社会,这些由一群苦命的女组成的群,天然就有一大的向心力,她们将这个群视作自己的归宿,并且决不能容忍背叛的发生,这况,与罗二娘在河西那边的羊绒作坊颇为相似。

    几个月前朝廷要在安与洛之间铺设木轨的消息传开以后,江南地区的地价便隐隐有上升的趋势,只是时河西那边依旧大,江南地区的浮动便不是很大,毕竟与果罐相比,众人还是更看好那白叠布的买卖。

    不过也有不少大家族和商贾富们考虑在江南也置办一些产业的,这就给罗大娘在收购果园的过程带来了一些竞争,但罗大娘好歹在江南经营了这么时间,收购果园的事她一早便有构思,早早也都与人接过了,现如今只要钱帛到位,她很快便能买几个地方。

    安城那边,这一次不仅是南北杂货和罗四娘给她提供了钱帛上的支持,白家人私底也借了不少钱财给她,还有侯蔺妻的家族,这一次也给她提供了支持。

    让罗大娘想不到的是,那浔郑氏竟然也令家人送了一箱金银过来,言是与她买些枇杷罐安城的郑侍郎近日有些咳嗽,叫她今年夏秋之时送些枇杷罐与他。

    另外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商贾富,各地乡绅,甚至还有一些颇有名望的大家族。

    罗大娘知他们这是在投资,并非单单只是看重她自己,或许也并非只是看重罗用,而是因为这些人看清了,她们罗家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家族。

    第358章 伊吾甜瓜

    清明前后,天气一日过一日,从前每到这时节,安城便要开始行吃樱桃,毕竟这时节除了樱桃也没有什么其余的果

    其最盛行的吃法便属酪樱桃,就是在那樱桃之上浇些蔗浆酪,价钱颇贵,非是富裕人家大多都吃不起。

    这几年安城又兴起了吃果罐,甚的枇杷杨梅,荔枝龙,许多人过去甚至都不曾听闻过。

    从那江南地区千里迢迢运过来的枇杷罐杨梅罐,价钱便十分昂,从那岭南过来的荔枝罐,那就更要卖到天价去了,倒是那些个从淮南过来的橘,价钱相对低些。

    也有不少安人用一些本地,夏秋那时候一些时令来了,便与那些推车挑担城卖果的农人买来一些。

    也不需是那品相好的,得难看些亦是无碍,削去芯,一个个细细收拾了,那些坊间传的之法,成一坛坛的罐放在角落里。

    待到冬天屋里烧了炕,大人小孩都觉渴,于是便开一坛来分而之。

    近日天气渐,也正是好买卖的时候,不少商贩便挑了担,穿街走巷去卖罐,有那桃,还有那梨

    有些人的罐煮得甜些,有些人则吝啬,煮罐的时候不舍得放糖浆,滋味便十分寡淡,亦有那大方的,一文钱能与你打满满一大碗,也有那小气的,一文钱只肯给小半碗。

    无论是大碗的还是小碗的,甜的还是不甜的,安百姓在这个基本没有果可吃的季节,只需上一文钱,便能买到一碗果罐了。

    清明前后,白日里那日大了,在外面行走小半日,正觉渴,一碗果罐去,清凉又甘甜,说不的舒

    在这个年代,全世界要说日过得最好的,生活最便利的,约莫就要数安人了。

    远在河西走廊西端的常乐县,果罐对当地百姓来说还是很遥远的东西。

    这地方一年到无甚瓜果,在那河西走廊的东面,还有一些柿之类的果,过了张掖以西便很少了。

    昌那边能产,但从昌城到常乐县,基本上就跟从常乐县到凉州城差不多远,而且这一路过去还都是大片大片的戈滩。

    在常乐县的街上,夏季里倒是也能看到些许寒瓜和甜瓜,只是当地会瓜的人并不多,愿的更少。

    大抵便是那些生活宽裕些的人家,略略上一小片瓜地,给自家儿孙解解馋,若是结得好,便摘几个担到城里来卖,有时候能卖着不错的价钱,有时候不能,得看年景。

    这一年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