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 - 分卷阅读53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冻死在那里。

    现如今,因那两条泥路的便利,因羊绒买卖的兴盛,又因河西这边了白叠,许多原商贾富纷纷来到河西,焉支山东面的凉州城是一派的繁华景象,而在焉支山西面,则要冷清得多。

    “听闻陇右这条泥路也快通了?”罗用说。他这些时日与一些东边过来的商贾闲谈的时候,那些人都说河西这条泥路快通了,现便只剩少数几段路还未铺好。

    “快了。”二娘也说:“开那时候应是能修好。”

    河西走廊这边,人比之原稀少,行走在驿之上,放望去往往都是大片大片的荒野。

    既少人力又少资源,自然条件恶劣,朝廷那边的钱帛供给又不及时,丁朝议这一条路铺得有多艰难,可想而知。

    “总算快铺好了。”罗用也是替他松了一气。

    “可不是。”二娘亦是慨。

    “可定好了行之日?”

    “约莫清明前后。”

    二娘她们这一次运货,还是与赵家人合作,赵家人在敦煌那边有商号,时常亦有货往来。

    这一次运货需要的脚夫,便由赵家人从敦煌那边招募,先从常乐县这边运一批羊绒制品去往凉州城,然后再从凉州城运一批赵家商号的货回敦煌。

    如此一来,赵家人不仅运送了自家的货,还能从罗二娘这里挣到一笔运货费,至于他们家在敦煌卖货挣来的钱帛,大多都在当地置了产业,少数换成金银,带回凉州那边维持商号运营。

    “脚钱如何算?”罗用顺又问了一句。

    “三成货。”二娘答曰。

    第357章 一个正在崛起的家族

    从常乐县去往凉州城的这条驿之上,亦是每隔三十里一个驿站,与原地区相同。

    之所以是三十里一个驿站,是因为在这个年代,一般人无论是坐车还是骑驴还是步行,一日大抵便只能行走三四十里路。

    从常乐县到凉州城一千七八百里,即便现在已经铺上了泥路,至少也要走上一个多月。

    这一路过去路途遥远,人烟稀少,自然环境也很恶劣,运送的品又颇贵重,时刻要提防关关外的贼寇拦路抢劫,再加上沿路各城镇关卡、各地大小势力团伙的疏通打,那三成货的运费,赵家人收得并不亏心。

    凉州城那边许多商贾富世族大家不愿过焉支山,其分原因便在于此,路途遥远行路艰难,运货又诸多危险,若不是在这一带期经营,一时便要来这边行走,那必定是诸多艰难,不便。

    约好了清明前后发,罗二娘她们的羊绒作坊从年后便开始盘库存打包货了。

    羊绒制品到底还是轻便,一车能装很多,价钱亦贵,正因为如此,加上昂的运费之后,到了凉州城那边售,依旧还能保证利

    若是换了常乐公府的羊,莫说利本连运费都挣不回来,凉州那边的人也不缺羊吃,这些个羊就算再怎么宣传炒作,又能卖什么天价去,毕竟谁也不是傻

    不仅是罗用他们被这运输问题难住,杜构他们早几年在莱州那边开始鱼罐的时候,借那路运货南,同样也吃足了运货的苦

    那些好的鱼罐,他们要先用小船沿着海岸线北上,运到济,然后沿着济一路逆而上,一直行到一个名叫大野泽的湖泊,穿过这个大野泽,对面便有一条名叫白沟的渠运,乃是大运河的一段,沿着这条白沟往西走,便能抵达东都洛,这一段亦是逆

    且不说这一路从东往西逆而上,运输艰难,单就那之上各方势力盘错节,便能叫人寸步难行。

    最初开始运货之时,虽有当地商贾引路,却依旧还是困难重重,有那恶意盘剥的,恨不得将他们连货带人都给生吞了,也有那逞凶惯了,无事找事刻意刁难的,也有那杀人不眨上来就亮刀的。

    为了经营这条商,杜构他们不仅砸了许多钱财去,还赔了不少笑脸,甚至还填去十几条人命,与那些寇厮杀数回,这才挣来些许名声与方便,大致能在这条之上行走运货,不再受人为难。

    在里行船,比之在陆地上行走,到底还是有不少好,虽说是逆而上,但那一船能装许多货,只要风向对了,便能一路扬帆而上,运费成本比之陆运要低不少。

    转,莱州人鱼罐的买卖已有好几年。

    去岁末,杜构听闻朝廷要在西都安与东都洛之间铺一条木轨,据说在那木轨之上行车,十分轻巧迅捷,比泥路更要快上许多,于是这一年节后的第一批货发船的时候,杜构也随船来了,他想知那木轨是否果然就如传说那般了得,是否能给他们的鱼罐买卖带来便利。

    杜构他们这一趟走得还算顺利,不过即便如此,等他们抵达洛城的时候,时间也已经是二月底了。

    罗大娘这时候正好在洛城寻找铺面,杜构听闻了,便亲自去寻她,并与她介绍了自己在洛这边一些好的友人。

    安城许多世族大家都在洛这边有家宅产业,京兆杜氏亦然,杜构年少时便来过洛几次,结了一些洛这边的少年郎,后来他又仕为官,亦曾随军征,洛这个地方他来过很多次,也很熟悉了。

    这些年更是常常往来于莱州与洛之间,为莱州百姓的鱼罐买卖奔波行走,现如今在这洛,无论是士族大家还是商贾小贩,他都认识不少,其不乏重重义之人。

    杜构将自己的这些友人介绍给罗大娘,自然是给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人脉通达,那一间新店的铺面,数日之便有了着落。

    新店开张之前,罗大娘在自家铺里宴请杜构与其友人,并在厅堂之将各果堆成小山,散席之时便让众人喊了自家仆役过来,各人吃什么味的,任挑任选,尽搬取。

    “那罗大娘虽是女,行事却比寻常男大方。”数日之后,这其有几分的私底又见面,席间便有人:“恁多罐,不知能换多少钱财,她说送便送了。”

    旁边一名年男听闻了,笑:“那说明她所谋甚大,与之相比,那些罐并不算什么。”

    很快又有人附和:“辩之并不似十分机矫捷之辈,确有谋略。”

    “我便不那太机的,与人相,要恁机的作甚?”

    “机些也不是坏事。”

    “并非指你,莫要自己往上凑。”

    “只她再能耐,到底也只是个铺店家,又有甚了得?”席间亦有不以为然者。

    “这你就想错了。”其他人纷纷给他上课。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