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食se系统 - 分卷阅读6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了他一双毫发无伤的手!

    在诸多目光的注视,卓亦忱不负众望地用刀稳稳地划过整块方,当锋利的刃终于从豆腐的另一侧冒之后,卓亦忱收住刀势,然后移开左手。

    只见乌黑发亮的玄铁刀面上,贴着一片极薄的豆腐,兴许比纸还薄。而且,它几乎是粘在刀面上的,可见其不仅轻薄,而且刀必然异常平整光

    看得惊叹不已的二刀帮手堪堪回过神,赵菡意识到自己协助职责,便立刻伸双手把那片薄从刀刃上小心翼翼地取了来,放到洁净的瓷盘里。底的众人到此刻才回味过来,齐齐赞了声:“厉害!”

    随后,所有刀客都不停歇,擂台上一阵刀光闪动,直到每个人面前的案板上,方都被切成了一堆薄薄的方片。

    尽如此,卓亦忱得还不是最完的,他把那一块方切成了三十八片,而切得比他更多的也就是刀法更加湛的还有几个人:第四名切三十九片,第三名四十片,第二名四十二片,而最厉害的切了四十五片。

    卓亦忱忍不住惊叹,要知,用现代的厨技标准只要能把那小小的方切成二十八片左右那就是尖名厨的准。看来,古代刀客对厨艺的刻苦和炼程度丝毫不亚于他这个现代人。

    “在刀法较量上,咱们排在第五。”赵菡认认真真汇报结果,言语了一丝小担心。他们之前在“择材”被那些经验老的厨师比去,在“刀功”上也没有尖,那么烹制的最后成果还能在众刀客名列前茅吗?

    底的看客们已然是兴致,也开始议论起最终结果,每个人都在猜测谁将博得筹。

    切片完成后,接着便是将这些方片切丝。这一步所用的刀法就是最常见的那,直刀切即可。

    只见锃亮的刀锋在洁白的方片上动,每一次,卓亦忱的左手便向后移动丝许。那动作实在太快,在台看来,他左手的移动几乎是毫无停顿,就这样连续地从堆叠的方片上过去。尖锐刀锋在追逐着他的指尖,但又总是差之毫厘。

    不消片刻,擂台上的众位刀客都完成得净利索切丝,他们面前的案板上便都耸起了一座小山包似的方丝。

    卓亦忱地吐气,额和鼻尖已渗一层细密的汗珠。

    要把一块细的方切成如此纤细的丝,难度可想而知。厨师须持锋利重质厨刀,先切片,后切丝,每个过程都必须用最快的速度一气呵成,间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和停顿,否则,轻则现断丝和偏丝,重则切伤自己的手,那么一刀去,削掉一整块还算轻的。

    不懂厨艺的人,见到被切得细如发丝的方,惊叹之余,都会以为那是用纤巧的刀慢雕细凿而成。其实恰恰相反,越是切这的东西,越要大刀阔斧。刀越沉,切速越快,方的切便越是完整平。但到什么程度,这又取决于刀客的力、腕力和是否心平气和。

    可惜卓亦忱切丝堆儿并不是积最大的,因为还有厨师切丝比他的更加纤细,所以堆在一起时,能显更大的积。

    这一番刀客间的相互较量,卓亦忱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烹饪的每一个环节上,如“择材”和“刀功”,他都不最厉害的那个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民间的手藏龙卧虎。好在他在比试前其实已经有了这个心理准备。他从没奢望一蹴而就地博得筹,只是心平气和地在每一都尽善尽,最终结果如何已然不重要了。

    卓亦忱将绷的手臂放松片刻,而后将切好的细丝浸早已备好的一盆清的那一瞬间,原本堆聚在一起的细丝倏地向四周漂散开去,丝洁白如玉纤细如发,如同在绽放一片绚丽烟

    卓昀在底目不转睛地盯着看,这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来。其实他之前就想过也提过,不让哥哥亲自刀。但卓亦忱不可能答应。不仅是卓亦忱不答应,任何一个执着的刀客都不会答应。烹饪的任何一个环节少了亲力而为,那就不是刀客心目最令人满意的烹饪。

    从哥哥刀的那刻起,卓昀手里的一杯玉盏便一直停在半空,此时终于送到自己边,他微微低呡上一。杯是上好的铁观音,一清香直心脾。

    彩的刀法比试宣告一段落,众人的激有增无减,还有不少人已经站起走到擂台底,仔仔细细地瞧着,无不期待地看到众位尖刀客如何完成九丝细缕汤的最后烹饪。

    邵老见刀客们都准备完毕,对着后厨方向呼喝一句:“上汤!”

    一排侍女手持砂锅,款步走上擂台,将各自手端着的砂锅汤分别搁在众刀客面前的灶台上,随即又退了去。

    邵老:“这次比试所用的汤,乃天一阁后厨主掌。汤源于同一锅,用地的农家老母熬制而成,味鲜香。其余八大辅料也已切好加,计有猪丝、脯丝、冬笋丝、木耳丝、蘑丝、紫菜丝、银鱼丝、肫肝丝八味。砂锅的汤料完全一致,诸位尽可放心,只在烹饪技法上比个。”

    汤若是凉了,再回时,便会失了最初的鲜味,因而作为助手的二刀们纷纷生起了灶火,维持着砂锅的温度。主厨则继续料理各自切好的那堆丝。

    卓亦忱将一铁锅放上去,里,大火加。待到锅沸腾,他便将那堆丝倒,略焯一后,立刻用漏勺捞

    锅前,须用沸沥一遍,为了去除豆类的土腥味。在去土腥味的同时,又要保留清新的豆香,因而过时间每个刀客都有各自的技巧和讲究。

    卓亦忱将丝沥去腥后,把锅的沸倒尽,让赵菡从砂锅只舀少许清汤置于铁锅,然后他将丝沥过汤再度捞起,并且让赵菡撇掉锅里那些汤。

    赵菡心疼被倒掉的料底,又看周围其他人并没有倒掉汤,便劝:“汤越多可以越发味,不如咱们还是留着吧?”

    卓亦忱解释,“我切来的丝没他们那么多,所以并不需要那么多汤。而且,丝沥后沾上些清,直接跟汤一起锅就会冲淡汤里原本的鲜味。所以我要先在少量沥过一遍,然后再锅。”

    赵菡恍然大悟地一拍手。

    卓亦忱在其他技巧上未必能比过经百战、经验老的名厨,但这认真细致、谨慎灵又极致尽的态度,却是他最难以被其他人超越的一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