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填房日常 - 分卷阅读7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一会儿桂枝便端来了一小碗米饭和一碗雪白的枸杞汤,一大海碗汤里有小十几颗的圆溜溜,上缀着碧绿的枸杞叶和葱段,气蒸腾很是好看。

    咬上一,里都没有,陈世文边吃边想着,若鱼成这般模样,康哥儿恐怕不会再闹着不肯吃鱼了,想着想着待回过神来的时候一碗鱼汤居然只剩汤了,反倒是白米饭纹丝不动。

    陈世文愣住了。

    刘玉真坐在在一旁笑望着他,“夫君可要再上一些?厨房里还有呢。”

    “不用了。”陈世文摇,看着她言又止。

    “怎么了?”刘玉真觉得他今晚怪怪的,不由得追问:“可是了什么事?我今日见家里人急匆匆的,族他老人家还过来了。”族今晚被请来了陈家,所以两人没有一起吃晚膳,也没有时间问问了什么事。

    陈世文犹豫了一,还是把今年稻田鱼泛滥的事和她说了,叹:“这稻田鱼的法我是从书里看来的,第一年便得了大收成,村里的人喜望外纷纷来求,这也不是什么能藏住的独门手艺便都传了,如今十里八乡的许多人家都养……”

    “族说单单我们陈家村便不一百亩,更别说周围村了,恐怕得有五百亩地,如此多的鱼若全捞了,恐怕……”

    其实他担心的不仅仅是这些,当初从古籍找了这养鱼的法,一分原因固然是家里境况不好,无力他也不忍继续支撑他的科举用度。另一方面也有给乡亲们添些项,让他们过得更好些的想法。

    他是认定了自己将来会为官一方的,为百姓谋福祉,所以当家里养了一两年得了项,再有人来求时便都应了,甚至心里还暗暗得意,万万没有想到竟会此纰漏。

    虽然此番乡亲们不至于血本无归,一亩地也能赚一二两银,但往后恐怕都没人再敢养了吧,他的心里沉甸甸的。

    读书简单但想要一个好官,难啊。

    刘玉真不知这瞬间他就想了这么多,她一听陈世文说的这些就上想到了“滞销”二字,家里在稻田养的鱼卖不去了!

    如果真的像陈世文说的那样,就附近的几个村就有五百亩地养了鱼,那肯定大分都卖不去的,因为据她十几年的生活经验来看这里的人并不是经常吃鱼,一来是刺多,二来煮的样也少,清蒸和煮汤味是比不过猪的,要不是鱼的价格是猪的一半,买的人会更少。

    陈家前几年能赚到钱估计是当时鱼比较少,而且稻田鱼毕竟比一般河里养的味,能卖去价钱,但不怎么好吃只要一泛滥那价格必然是断崖式跌。

    虽说这稻田鱼是田时顺便养的,养了这鱼来的稻米都好吃了几分对农的收成没什么影响。但若卖不去可麻烦了,毕竟每家每都投了本钱的,自个儿吃也吃不了这许多啊。

    于是便问他,“那如今你是打算让人去一趟府城及周围县城,联系那些商瞧瞧可有人对这鱼兴趣?”

    “嗯,”陈世文把那一碗汤倒白米饭,心不在焉地扒着,“我让钱贵去办此事了,去府城问问可有收鱼的,让乡亲们便宜卖了,好歹得回本钱。但府城离这里有一天路程,鱼运去定死一半,而盐价比鱼更贵,也不能成咸鱼,死鱼卖不价这即使有人来收那价格定然压得极低。”

    “若是如此,往后乡亲们恐怕再不敢养了。”

    说到这里,他咽放了筷

    刘玉真开动着脑,这可是一桩大事,足以影响陈家及她的大事。她嫁过来这么些日陈家没有人来图谋她的东西固然是因为她不是无依无靠的,陈家家风也好,但其一个原因肯定是陈家有自己的项。

    每年卖鱼和饲养的家禽等能得一百多两银在这乡是很不错的了,日常想买什么都可以买,但如果没有了……

    难免不会打上她嫁妆的主意,毕竟人心易变。

    想到此,她开:“我倒是有个主意,能让这鱼卖价来,就是不知夫君能不能合了?”

    陈世文抬起一张皱着眉的脸,问:“你有什么主意?”

    “这个嘛……”刘玉真端坐在着,轻咳了两声。

    陈世文茫茫然不知所以。

    刘玉真看着这个呆鹅,顿时气,只好自己给自己倒了杯茶,喝了一:“这世间所有的东西,若是卖个价来定是由于‘稀缺’二字!”

    “不错,”陈世文赞同,“《诗经》这开蒙书抄写一本只得十文,但若是抄写一本差不多的话本便可得十五文,这便是因为《诗经》官府会印刷,数量多而话本只有雇人抄数量少的缘故。”

    “那这鱼也是一样的,”刘玉真和他讲理,“这鱼一多,价就贱。我在家里时听母亲说起过,前些年我们县遭灾一石米要一贯钱,而平时一石不过五百文,若是自家买稻谷回去舂那就是三四百文。”

    “这便是因为遇到灾祸时能市卖的谷米大减的缘故,买的人一样多但是卖的人少了,这价就。”

    陈世文有些明白了,只要鱼卖得少,这价才能,但是如何才能卖得少呢?他专注地望着她。

    刘玉真继续侃侃而谈,“如今这县里卖鱼的比吃鱼的都多,所以才卖不上价,但若反过来吃鱼的比卖鱼的多,那么这价不就起来了吗?”

    理是明白了,但若想到谈何容易?

    陈世文犹豫着问:“你的意思是不让乡亲们卖了?这恐怕不妥吧?不是家里还是族里都不到如此断人财路的事,哪怕是我亲自去求,这成效也有限。”

    毕竟他如今只是举人,而乡亲们养的鱼若卖不去那一家虽然不会断炊但这年肯定是过不好了的,如此形别说是一个举人,哪怕他如今是知县说话也不好使。

    “当然不是,”刘玉真把她想好的计划一说:“这第一步,是要让各村自个儿起来,一个村里养的鱼的终究是有数的,这就要麻烦夫君你去和各村领的说一说,让他们把各家各的鱼都看好,不要随意买卖,也不要一窝蜂地挑去卖。”

    “算好了此次有多少鱼,这县里,附近村镇每天买鱼的都是有数的,每天卖多少鱼最好也有个数,今天这个村卖了那明天就到另外一个村,如此这鱼价便跌不了。”

    “这鱼不比旁的,只要养在里勤喂养是死不了的,只有越越大。”

    “如此从这秋收卖到冬,再到过年,明年天,夏天,这几万尾鱼总能卖完。虽说时间些,可到手的银钱也能多些,这乡亲们便会乐呵呵的不会有意见了。”

    这其实就是一窝蜂卖才相互挤兑,若是分开了那么就没有这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