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填房日常 - 分卷阅读1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事你不知吗?”陈世文也很惊讶,“这是令祖父此生最应以为傲的一件事,当年教导我等时说了不止一回。”每回说都要嘱咐他们照拂乡里,一个好官。

    刘玉真摇:“宅很少会提及祖父之前的事。”

    “那我便与你说一说吧,”陈世文起了兴致,“当年……”

    显然陈世文对这段往事是很熟悉的,从他的叙述刘玉真很明显地觉到他对祖父的尊敬,也明白了几个之前的疑惑。

    比如,陈世文虽然敬祖父为师,但实际上并没有拜师,因为这世间师者如父,一人不可能有两个父亲,同样的也不可能有两个师傅,除非一个是乡间启蒙秀才一个是传授经义指导举业的大儒。

    祖父觉得他只是一个屡试不第的举人,陈世文若拜他为师那往后便寻不着别的师傅了,他应该有更好的选择所以一直未提此事,后来有了招他为孙婿的想法那就更没必要拜师了。

    比如祖父是一个非常重视乡亲的人,凡是在他门学习的人都被他反复提要多为乡亲事。刘玉真猜测这可能和之前母亲提起过的曾祖父小时候是吃百家饭大的事有关系。

    再比如,二婶在家宣扬的原本应该给王家侄的省城明山书院的名额,的确是老太爷给他的。但那只是一封荐书,明山书院是南越省的尖学府,非各府禀生不能

    而王家那边只有一个表哥考了童生,很明显不去,二婶并不了解实际况。

    刘玉真忍不住问他,“所以其实祖父是有让你在明山书院那边拜个大儒为师的想法?”

    陈世文没有回答这个问答,说:“师者,传受业解惑也,老太爷不但传我诗书经义,还教我为人世,官为民。有没有师徒名分并无区别,他是我学问之师,义之师,我已有师。”自然不需要再拜师。

    刘玉真莫名动,这人还真是有君之风啊,这心里想着,脸上不免了痕迹。

    陈世文望着她甜的笑容,一时间愣住了。

    第8章 嫁妆的用

    耳房里,段嬷嬷没找到人,转看见杏提着个崭新的铜壶匆匆回来,顿时冷了脸:“杏,你这是去哪了?姑爷回来都半盏茶功夫了,怎么还没有上茶?”

    杏小跑得脸上泛起红,解释:“嬷嬷恕罪,您先吩咐我给姑爷上茶,我把姑爷喜尖找来后便想着去厨房提,可没想到厨房里没有,我便等着顾厨娘烧开,这便晚了。”

    段嬷嬷脸稍缓,:“陈家确有诸多不便,明日理嫁妆的时候你记得把姑娘烧茶用的那一家伙什找来安置在这里,多放几个炉还有那铜锅也找来,再把那无烟碳搬一袋。”

    “往后这里便是咱们的茶房了,不要断了,再有吩咐顾厨娘每次饭都留几样姑娘吃的,你和桂枝挑个没人的时候提回来。”

    杏疑问:“嬷嬷,姑娘这是在饭桌上吃不饱吗?”

    段嬷嬷叹了:“你这傻孩,新媳妇哪有能在饭桌上吃饱的,谁不是回房再添补?就今日这餐我看姑娘就没吃两,这一家人吃饭唏哩呼噜的。”

    “尤其是姑太太那小儿,七八岁也不是小娃娃了,拿筷将那菜翻来覆去搅动,姑娘那样致的一个人,哪受得住啊,都没伸两筷。所以往后你们就在这茶房里常备些心,挑姑娘吃的多端些到房里,可别让姑娘饿着了。”

    应是,“婢明白了。”

    段嬷嬷就着冲好了茶,端看两人正在柔声说话,这脸上不显但心里却笑开了,这喜意在她回到耳房的时候都没有消散。

    杏在埋整理茶,瞧着段嬷嬷喜笑颜开模样好奇:“嬷嬷您是遇到什么喜事了?”

    段嬷嬷欣地回:“我刚瞧见姑爷和姑娘在说话呢,一起看那册,阿弥陀佛太太之前一直担心他们两个年岁相差较大,又有大姑娘搁在前说不了贴心话。如今可好,有商有量的,瞧着也登对,太太知也能放心了。 ”

    杏闻言也喜:“这可好了,姑娘和姑爷琴瑟和鸣,咱们的日也好过了,待姑娘将来生了小主就没人能越过姑娘去了。”

    “很是。”段嬷嬷脸上的喜渐渐淡去,喃喃:“是啊,等过两年生个小少爷就好了。”

    怎么要过两年?杏想问但看到段嬷嬷的脸又顿住了,埋继续整理茶,这不大的耳房就只听到铜壶传来咕噜咕噜的响声。

    ******

    张氏享受着亲朋邻居的奉承,乐呵了一整天,但第二天午饭过后却是拉脸来,在房里吁短叹的。

    这叹得陈礼忠都烦了,奇:“你今天这是怎么了?昨晚睡着了还乐声来呢,怎么就这一会就拉个脸。”

    张氏可算找着话了,叹:“当家的,你是不知啊,这顾厨娘可造了,家里为这婚宴买的上好白糖,还剩小半罐我刚便想着给乖孙冲碗白糖喝,谁知竟然被她那什么白糖糕和红烧用完了!”

    “还有啊,她那什么拌青菜用了整整两勺芝麻油!我在旁边瞧着都疼,猪油多好啊她不用,还说猪油吃多了对不好,白的油怎么会不好呢!哎呦我那上好的芝麻油啊,也就是婚宴我才舍得买了两坛,这会儿新开的这一坛只剩个底了。”

    “还有还有啊,”张氏说了一通,“前日办酒我不是收起来了一些嘛,哎呦喂能吃五六天的她一天就全煮完了,那小刘氏还打发了钱家的一大早去前边村买了和骨回来。”

    “买了整整两斤还不是大了快得有五六十文了吧!家里人前两天刚吃过酒席哪用得着这许多油呢?你是没看见那顾厨娘洗碗的时候那碗筷油汪汪的泼瓢都能泛起油来!”

    “我的这个心呐……”张氏捂着又是一阵吁短叹,昨天她一直乐呵着也没去厨房就不知,今天送走完娘家人想去厨房给乖孙泡碗白糖,撞见了顾厨娘在洗碗。一看那面上的油她就惊了,再去看一看油罐、白糖罐、装的篮……

    哎呦喂不能想,想想就疼。

    陈老大还在回味着午的饭菜,想着大人家就是不一样,炖即化是他这辈吃过最好吃的,家常素菜也得有滋有味很是,不像家里烂还发黄,咬上去能淡鸟来。

    听她这么一说虽有些惊讶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于是便: “咱们家也没穷到连和油都吃不起的份上,你说这些什么。”

    “要俭省啊,”张氏叹:“芝麻油在我们这地是稀罕东西,一升要一百个铜板呢,一坛在山那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