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填房日常 - 分卷阅读1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帮忙,不是为了添,所以前倾了:“可是有什么不妥?”

    “你别误会,”陈世文探过握住了她的手,笑望着她:“你今早上得很好,封兄和刘兄都是我的至好友,你给他们备的回礼很妥帖。”

    “只是这样让我想起了之前的人往来,玉珠不理会这些,向来都是由边的嬷嬷主的,娘又没有准备过,难免有些疏漏。”

    “我想了想,往后我们这房的人往来便都给你吧。”他递了个册过来,笑:“我这里有一本册,上这些年来与师、同窗走礼的记载以及我秀才和举人时收到的贺仪。”

    “除此之外还有两百两银,往后家里的事就劳烦娘打理了。”陈世文:“至于其他的亲戚,尚未分家还是由娘着为好,亲近的你再添一份也就是了。 ”

    “你既嫁了我,我自是信你的,”陈世文握着她的手,声音沉稳而柔和,“自那日后我便知你是一个好姑娘,良善、明理,你我夫妻一,我也没什么可瞒着你的,这家里的事你慢慢的也就明白了。”

    第7章 功名利禄

    刘玉真明白了,就是表面上得把婆婆摆来,小事不,大事问问瞧着不要错。原来如此,她还以为是责怪她早上的举动呢,顿时松了气,:“妾明白了。”

    她翻看了那本册细看,这里记载的果然是各经年的礼单,从他秀才那一年起,到今年成为了举人老爷,许多人都给他送过礼。

    陈世文换了个位置,坐在她边给她解释:“县令、主簿等家里若有帖来你便去看一看,他们知我往后不在家里,你自去也是可以的。若是不想去便拿了我的帖让人送份礼去,不必怎么准备,寻常备几心,大些的喜事再去我书房取一副丹青便可。”

    “不用备别的了吗?”刘玉真疑问,还记得在刘家的时候,对这些现那都是一车车的送的,糕有,绸缎布匹也有,若是遇上寿辰这样大的场面还得去府城掏好件,丹青什么的倒不常见。

    “我这个份,够了,”陈世文笑着,“低了也送不上,其实若我在家里,送首诗也就罢了,礼轻意重。”

    懂了,又是“举人”的隐形好,这有了功名还就真的不一样了啊,刘玉真专心听他说。

    “其他大人家,周家你是熟的,此番他们家还送了个帖来,邀了赏,不过我想着你应该不愿意去便推了。”又说:“举后他们家送了重礼来,到底要瞧周大人的脸面,若是周大太太再派人来请你便去脸。”

    周家,刘玉真不大愿意去,不过还是

    陈世文赞了句好姑娘,继续:“师、同窗、同年等你依着我此前的礼单准备便可,只师的要重上三分,毕竟我如今份不同。至于咱们县里的其他秀才,不此前有无来往,不变即可。”

    “至于这些,”陈世文指着一串刘玉真陌生的名字,:“都是些乡绅、地主、商等,日常不必理会,若求上们来只要不伤天害理,不违法纪也可酌帮忙,他们送了礼来求的也是这个。”

    “不过若是想将家人、田地、铺等挂到我的名以求减免税赋和劳役,那是万万不能应的。”他郑重:“我如今是举人,不分家咱们家里人无需服劳役,族人官府会给几分薄面,田地上除了家这些份额外还分给了亲近的族人亲戚。”

    刘玉真,跟着他的手往看,不由得咂,“这功名真是个好东西,连隔县的都来了,这怀远商行的东家还给你送了五十两银!还有这福源楼二十两,陶员外十两……”

    “八十、九十二、……一百三十二……天爷啊,你这都收了快五百两了!”刘玉真转,震惊地望着他。

    陈世文看着她这样发笑:“南越省辖一十四个州府,此番咱们整个州府就我与另外一位府城的秀才举,加上在外为官的周大人,三年一试,无人得士,举人不过二十又一,且大半还在府城。”

    “所以,你觉得你夫君我值多少银?”

    这么少?虽然从小母亲曾氏就在她耳边说这清源县就是个穷乡僻野,但由于刘家生活的所以她一直都没有太大会。士就不说了,但乡试三年一科,这都建国上百年了整个州府竟然只有二十一人考上!

    这几率也太太太低了吧!怪不得当年他这个有望举的一说话便让刘家遵从了,刘玉真觉得自己要在脑海更新对他的重视程度了。

    瞧着她这模样陈世文哈哈大笑:“小姑娘,咱们这穷乡僻壤的,北边的大人们都不肯来,朝廷前些年颁了旨,只要我等了举,便可在这南越省谋缺。”

    “不然你觉得你那人似的祖母为什么这么着急我的填房人选?”

    原来如此!

    刘玉真恍然大悟,追问:“那你要官了吗?”

    陈世文那带笑的脸摇了摇,:“你可知你祖父,刘老太爷?他老人家当年三次不,便去吏候缺,从一县主簿起,但终止步于五品,当年常引以为憾。”

    “以举人之为官,非大功者不得晋升四品,若我这个时候去了,那这辈可就无望枢了。”

    这人志向还远大,刘玉真暗暗叹,又问:“你此番收了这许多银,往后是年年都能收这许多吗?”怪不得都说书自有黄金屋、书自有颜如玉,功名可真是来钱啊。

    “真是傻姑娘,”陈世文又笑:“若年年如此那你夫君我不两年便会被褫夺功名狱了,一辈也就这一回罢了。”

    他仔细解释:“一来朝廷规定了新举人必须上京,参与明年初的会试,沿途虽有驿站及官府给的路银,但天远的难免会遇到难,若因银钱不足导致新举折戟途这也是朝廷的损失。 ”

    “这二来,如今科举一年难似一年,朝大相公奏请陛改诗赋为经义及时策,这一改,咱们州府远离京城,已有一十三年未有人得士了。个举人便了不得,是十里八乡的荣耀。”

    “乡亲们送些议程来也是一番心意,凑个喜气以及将来若有了难也有求神拜佛的地儿。就如几十年前,此地大旱但当时的县令为了不被上官责罚隐瞒不报,致路有尸骨,凄惨之极。”

    “后来是先曾祖母休家书一封给了在外为官的令祖父,刘老太爷费尽心思托了御史往朝参了一本方大白于天。 ”

    “所以说,”陈世文最后总结:“这了举人,便是有了官,不但可见官不拜,还能庇护乡里,万般皆品惟有读书啊。”

    “曾祖母和祖父?”刘玉真惊讶极了,忙问:“真的吗?”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