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蝉(古言) - 第壹玖伍章 询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壹玖伍章 询问



    杜六接过金宝递来的一颗枣,甜在嘴里:小娘但说无妨。

    林婵笑问:他姓曹名寅,原是锦衣卫的千,不过二十年纪,不足八尺,会武功,冷淡,相貌清隽,眉漆黑。

    金宝附和:眉比常人要黑,有一对罕见的招风耳。

    杜六托起凝思半晌,摇:姓曹的将兵我认得几个,但与你所述不符,倒有个年纪轻轻,前些日战死了。他去拈碟里的枣,却被金宝端起,一扭就走。

    哟喛!金宝姑娘,过河拆桥!他笑着嘀咕,林婵执壶斟茶聊表歉意:金宝年轻任,你大人大量,不与她计较。又:我还想打听个人,他名唤萧云彰,在军营里应是个位权重的人!杜六想了想:好生熟悉!似曾谁提起过!

    林婵的一颗心吊起:真的麽?是谁说的?杜六一拍大:记起来了!粉胡同的金桂,提过有位萧大人是她的熟客。

    熟客?!林婵攥,她想起从前萧九爷胳臂受过伤,就是太平县的粉胡同里、在一个叫金桂的遇袭。倒是十分的巧合。

    杜六嗯嗯两声:金桂说那萧大人十分的斯文儒雅,喜到她那里听曲吃酒,还说她的相貌像极他的夫人。

    林婵不信:军营那边纪律森严,禁止将士过河半步,怎可能到她的去酒呢!便是有,也是陈芝麻烂谷的事。

    杜六听着是个理儿,遂笑:那我确实不知了。小娘也勿要焦虑,明日将士们就来县里走动,你直接问他们岂不是更好。把香茶一饮而尽,起告辞,还要去旁的店铺告知讯息,林婵抓了一大把桂圆给他带着吃。

    金宝在灶前洗豆,待杜六没影了,反安起林婵来:他讲话不对嘴,我们不信他。

    林婵:明日那些将士到这边来吃茶观灯,一问便明了。又:你也别胡思想,越想越成愁。

    金宝嗓音闷闷地:我才不想他呢,与我有甚麽相!属鸭的,煮熟了嘴偏生还

    两人不再提这事儿,一起淘米洗豆钳桂圆剥杏仁挑莲心,再倒锅里细细熬煮,一甜香味儿漫的满堂都是。

    林婵终是受不住疲累,腰酸疼的上楼歇息去了,金宝一面照看茶生意,一面糊纸灯儿,几个商人家的有钱少爷逗她说话,也低着不理不睬,她手实在是巧,兔灯、螃蟹灯,荷灯,鲤鱼灯一盏接一盏的到茶馆打烊,月爬窗,方才熄了灯。

    萧云彰背脊的伤,有些发,医倌抹涂着药膏,他则在灯凝神看书,营房外分外闹,听得声哗哗,将士们要往河对岸的太平县去,都在清理自己,换上净的衣裳。

    幕僚梁青和将军李纶禀报后来见礼,李纶笑问:九爷和我们一去麽!萧云彰翻着书页未曾抬:无甚兴趣!

    梁青打量他的伤:已经大好,不碍行走。太平县此刻张灯结彩,茶楼酒肆开张,百姓同乐,九爷去吃一碗腊八粥,也算是过节应景了。

    萧云彰依旧不为所动。

    李纶又:宁王特让我转告,营房由他来驻守,一定要你去对岸散散心。

    宁王都搬来了!萧云彰无法推辞,亦知他们皆是好意,便把书册一阖,起穿齐整,三人了营房,正是日落衔山之时,远看太平县灯火通明,熙熙攘攘,才走桥,一腊八粥甜糯的香气随冷风萦在鼻息。和尚三五人结队念佛,手持放了佛像的银钵,站在桥化缘。一些百姓则往河里放莲灯祈福,待走太平街,但见两边商铺檐前挂满了灯,铺里卖各的都有,更多的则是茶楼和酒肆,幡旗一面面错落挂着,被风得扑扑作响。有人问卖字画的伙计:这里哪家的茶楼最好?

    伙计不答反问:大爷你说的好,是指店面好?掌柜好?茶好?还是价格好呢?

    那人笑:我贪心,想来个四全齐

    伙计跟唱歌似的答:大爷你可真够贪心的,这世间哪来的四全齐?能得两全已是矣!

    李纶跟着凑闹,:两全齐的茶馆在何

    伙计也抬了嗓:军爷您往前走,到底回第三家,其名唤茗,店面不是最大,价格不是最廉,胜在茶泡得香,掌柜,去得晚了,可没空地儿给你们坐!

    梁青瞎起哄:掌柜?有多

    她们的,似拜月的貂蝉艳,浣纱的西施弱,的昭君冷,酒醉的玉环媚。伙计:耳听为虚,见为实,我说的好稻好,也不及军爷你去看一喛!有客要买香糖果,他转忙去了。

    这伙计才好。李纶被挑起好奇心:我们一去瞧瞧,到底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