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环境修复论坛推送的第814篇文章。谢谢(迎)转发分享。
导语:今年6月5日是第48个世界环境日,2019年环境日世界主题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Beat Air Pollution)。为庆祝“六·五”世界环境日,环境修复论坛特别策划了植土壤修复技术专题报
,以土壤环境保护为抓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生态安全,
蓝天保卫战的行动者。
来源:生态学报第21卷第7期 作者:韦朝, 陈同斌
据估测, 目前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hm 2, 约占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1 ] , 其
工业“三废”污染1000万hm2 [2 ],农田污
面积已达130 多万hm2[3 ]。每年因土壤污染而减少的粮
产量
达1000万t, 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4 ]。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包括“三废”的排放, 矿山的开采和冶炼, 化
和农药的施用, 城市生活垃圾的排放, 污
溉和污泥农用等。导致土壤污染的重金属主要包括A s、Cd、Co、Cr、Cu、Hg、M n、N i、Pb、Zn 等, 一般为几
重金属的复合污染[5 ]。
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治理大致有客土法、石灰改良法、化学淋洗法等[6 ]。这些方法在污染土壤的改良和治理方面虽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但在实际应用上往往都存在某些局限。如加
土壤改良剂的沉淀法虽然在一定时期
可以降低土壤溶
重金属离
的溶解度, 但同时却会导致某些土壤营养元素的沉淀; 淋洗法会同时造成营养元素的淋失; 客土法虽效果较好, 但费用昂贵, 难以大面积工程推广。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植
修复技术以其安全、廉价的特
正成为研究和开发的
, 以
国环保局公布的Phyto remediat ionbibiliography 为例①, 1977年有关文献仅7篇, 到1997年已增
到每年214 篇。
国、英国都设立了植
修复公司, 如
国的Edenspace 公司, 专门从事土壤、
重金属和放
元素的植
修复商业化工作, 而国
尚未系统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1 植修复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1583年意大利植学家Cesalp ino 首次发现在意大利托斯卡纳“黑
的岩石”上生
的特殊植
, 这是有关超富集植
(Hyperaccumulato r) ① 的最早报
。1814 年Desvaux 将其命名为A ly ssum bertolonii (
荠属) , 1848 年M inguzzi 和V ergnano 首次测定该植
叶片
(
重) 富
Ni达7900Lg? g (0179% ) [7 ]。以后的研究证明这些植
是一些地方
的
, 其区域分布与土壤
某些重金属
量呈明显的相关
[8, 9 ]。这些植
作为指示植
在矿藏勘探
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0 ]。在
国, 利用指示植
找矿的工作也开展较早,如在
江
游安徽、湖北的一些铜矿区域分布的E lsholtz ia harchow ensis Sun (海州香薷, 俗称铜草) 在铜矿勘探
发挥了重要作用[11 ]。重金属污染土壤上大量地方
植
的发现促
了耐金属植
的研究, 同时某些能够富集重金属的植
也相继被发现。1977 年, B rook s 提
了超富集植
的概念[12 ]; 1983 年Chaney 提
了利用超富集植
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思想[13 ]。随后有关耐重金属植
与超富集植
的研究逐渐增多, 植
修复作为一
治理污染土壤的技术被提
, 工程
的试验研究以及实地应用效果显示了植
修复技术商业化的
大前景。
2 超富集植的特
及其地理分布
超富集植是能超量
收重金属并将其运移到地上
的植
。通常, 超富集植
的界定可考虑以
两个主要因素: ①植
地上
富集的重金属应达到一定的量; ②植
地上
的重金属
量应
于
。由于各
重金属在地壳
的丰度及在土壤和植
的背景值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 对不同重金属, 其超富集植
富集
度界限也有所不同。目前采用较多的是Baker 和B rook s 1983[14 ]年提
的参考值, 即把植
叶片或地上
(
重)
Cd 达到100Lg? g,
Co, Cu, N i, Pb 达到1 000Lg? g,M n, Zn 达到10000Lg? g 以上的植
称为超富集植
。同时这些植
还应满足S ? R > 1 的条件(S 和R 分别指植
地上
和
重金属的
量)。
目前, 世界上共发现有400 多超富集植
。其
N i 的超富集植
277
[15 ]。他们分布在世界少数几个地区(表1~ 3)。
重金属超富集植及植
修复技术研究
展
2019-06-03 18:13
这是环境修复论坛推送的第814篇文章。谢谢(迎)转发分享。
导语:今年6月5日是第48个世界环境日,2019年环境日世界主题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Beat Air Pollution)。为庆祝“六·五”世界环境日,环境修复论坛特别策划了植土壤修复技术专题报
,以土壤环境保护为抓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生态安全,
蓝天保卫战的行动者。
来源:生态学报第21卷第7期 作者:韦朝, 陈同斌
这是环境修复论坛推送的第814篇文章。谢谢(迎)转发分享。
导语:今年6月5日是第48个世界环境日,2019年环境日世界主题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Beat Air Pollution)。为庆祝“六·五”世界环境日,环境修复论坛特别策划了植土壤修复技术专题报
,以土壤环境保护为抓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生态安全,
蓝天保卫战的行动者。
来源:生态学报第21卷第7期 作者:韦朝, 陈同斌
据估测, 目前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hm 2, 约占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1 ] , 其
工业“三废”污染1000万hm2 [2 ],农田污
面积已达130 多万hm2[3 ]。每年因土壤污染而减少的粮
产量
达1000万t, 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4 ]。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包括“三废”的排放, 矿山的开采和冶炼, 化
和农药的施用, 城市生活垃圾的排放, 污
溉和污泥农用等。导致土壤污染的重金属主要包括A s、Cd、Co、Cr、Cu、Hg、M n、N i、Pb、Zn 等, 一般为几
重金属的复合污染[5 ]。
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治理大致有客土法、石灰改良法、化学淋洗法等[6 ]。这些方法在污染土壤的改良和治理方面虽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