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宋朝 - 分卷阅读60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听着寇准‘纡尊降贵’地给他样样讲解。

    待寇准大致过够了给喜的小辈介绍自己地盘的瘾,才意犹未尽地将他领到了刚腾净不久的一张案桌边,命令吏人把一崭新的文房四宝摆上。

    寇准一转过,左前侧的王曾就笑眯眯地凑近了些,低声揶揄:“寇相当真无意招你为外孙女婿?”

    陆辞哭笑不得:“王相!”

    王曾此时这幅看好戏的模样,倒是同私里会读柳七那些话本的印象渐渐重合起来了。

    王曾还不知自己私藏而忘了一带走的书已叫陆辞发觉,正要再说些什么,陆辞便忆起柳七的嘱托,把画轴取来,递了过去:“受柳兄之托,将此画予王相。”

    “哦?”

    王曾竟也颇意外,拿在手里后愣了片刻,才回想起来缘由,笑:“坊间传言倒也全非胡编造,柳娘待陆三元,的确是痴心一片了。”

    陆辞一挑眉:“王相何此言?”

    “我慕柳景庄墨宝久矣,却因他落笔皆随,一画难求,我四求购,也未遇着愿让者。”王曾对这幅画轴不急打开,却显得很是不释手,挲不断:“却不想踏破铁鞋无觅,得来全不费工夫。”

    遍求不来的柳景庄画作,这会儿会由人主动送到他手里,原因还能是为了什么?

    显然是柳七想让他对自己的挚友——陆小饕餮多加照顾了。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书门为宰相机关,简称书,负责主全国民政事务以及重大的军政事务。书的办公和议事场所为政事堂,即宰相府。‘书在朝堂西,是为政事堂’

    诏令,门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

    书门为政事堂,习惯上的称呼,但书门是宋廷的央政府,主要掌民政事务,与掌军政的枢密院合成二府。所以书门是一个兼政务决策与执行的实机构,而政事堂仅为央政府即书门的议事场所,只是宋人习惯把宰相的议事场所代指为宰相机构。()

    第三百七十一章

    夜里,柳七懒洋洋地躺在厅里唯一那把摇摇椅上,一边有一阵没一阵地晃着,一边宛若无意地冲刚回来的陆辞发问:“到底是日,摅羽于政事堂理事时,不知算否顺畅?”

    陆辞施施然地走到他后,冲着那张摇摇椅背便是不重不轻的一脚,却足够让柳七猛然往前撅去,小唬一:“尚可。”

    “仅是尚可?”

    暗搓搓地等着表扬的柳七,姑且来不及为方才的突然‘袭击’而生气,而先对这简略的答案不满起来:“王相……就不曾对你多些关照?”

    陆辞轻轻地叹了气,仗着柳七还在摇摇椅上坐着而产生的偌大差距,在好友的上猛一把:“天便贿赂同僚,如此胆大包天了,未被当场呵斥逐退,已算好了。”

    柳七冷不防地被了发式,也未赶得上他的吃惊,当场信以为真,刚扭过来要问个仔细,就通过陆辞面上难以掩饰的笑意而得到答案了。

    他既气又乐:“好你个小饕餮!我为你这新参政的走上任,可前前后后了不少的心,你却这般戏耍我作回报!”

    “娘此言差矣。”陆辞理直气壮:“你我形影不离,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既是一家人,何必谈‘回报’这两家人才有的话?”

    柳七:“……”

    他从前拿话本里的桥段逗好友时,对方好歹还会面上平静、实际羞恼、令他从得些乐

    结果几年来,友人的面厚度与日俱增,不仅对那广泛传的言很是泰然,还顺理成章地反调侃起他来了。

    见柳七被堵得哑无言的萎靡模样,陆辞不由笑了,牵着好友的手,温柔缱绻:“柳兄这般谊,我除非是了双不识好歹的鱼目,不然是决计不能忘的……”

    就在柳七被陆辞的甜言语哄得满心熨帖时,于张士逊所在的相府,则弥漫着一截然不同的气氛。

    张士逊的夫人季氏,自门亲迎夫君府后,就察觉他始终闷闷不乐,也较平日寡言少语得多。

    在晚膳过后,张士逊的心仍不见有丝毫好转,季氏再忍不住,温柔询:“夫君可是遇上甚么烦心事了?”

    朝堂之事,她固然一无所知,但对书门政事堂将多一名与她夫君同阶共事、且早称得上大名鼎鼎的陆辞陆参政一事,还是略有耳闻的。

    她所知,今日正是陆参政于书门任的一天。

    莫不是这位年轻气盛便名声在外的陆参政为人轻慢傲狂,给她夫君气受了?

    张士逊一丝不苟地端坐于椅上,手捧茶盏,正神游天外,听得夫人忧心忡忡的发问,也是好半晌才回过神来,叹着气否决了:“不曾。”

    确实不曾。

    今回早朝并无要务须议,议事堂里难得清闲,而位权重的宰辅们,则净是围着新参政转去了。

    对张士逊的回答,季氏半信半疑。

    若一切顺遂,夫君岂会一直是这幅怏怏不乐的模样?

    她嗫嚅片刻,终是小心翼翼地又问:“该不会是陆参政他——”

    “没影的事,休要胡言!”

    听得话,张士逊已是皱起眉,想也不想地制止了夫人再往说。

    季氏不料他吻严厉,不由瑟瑟:“……是。”

    张士逊叹了一声,缓和语调,低声:“相府不比自家,当心隔墙有耳。”

    参政府的仆从,除却小分是追随他们多年的家仆外,大多是所派至府里的。

    不论监听有多严密,但凡是对得圣心的陆辞稍有不利的言论,张士逊都宁可再三小心,以免被有心人拿去了话柄。

    况且,他对陆辞这位年岁连他半数都不足的新同僚,也确实不存在任何恶

    ——不过是自己不愿承认的些许的妒心作祟罢了。

    如今的三辅二参,除却自己以外,仿佛都与陆辞极为熟稔:寇准这素来是犟脾气的老资历,愣是对陆辞十年如一日地另看待,三番四次地为其,毅然求、慷然举荐;李迪与寇准为共事多年的好友,看似不温不火,却总是同同退,观其对陆辞,虽不至于似寇准那般毫不掩饰偏,也明确地表现了欣赏;就连新获晋升、前程光远的王曾,也一改往常不与其他朝臣于私走动结派,常有私密耳语……

    反观自己,分明早陆辞月余书省,同他们也仅是平淡的同僚之,哪里抵得过陆辞所得的亲密。

    张士逊越想越不是滋味。

    遥记当年的王旦王相公,也是如此:自己彼时受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