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宋朝 - 分卷阅读56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然,怕是一直这么去,都无人会察觉这一细微破绽。

    朱说愣然一阵,忽地惊醒过来,匆忙翻所储的陆辞近期所寄书信,行验看。

    果然,自狄青抵秦州以来,所收到的陆辞书信,就都凭空多了一层不在信封上显现的递印痕来。

    而在这之前的信件,则都仅有步递之印。

    朱说怎么也猜不玄机,哑然半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狄青心里隐约有所猜测,这时却摇了摇:“如今尚且不知。”

    他将散开的信小心收敛,重新放后,才沉声:“事未明之前,还请朱兄莫要声张。”

    柳七浑然不知,他陆辞吩咐的转寄信件的法,已被狄青那双不可思议的利看穿。

    他在跟同样收到陆辞相邀的晏殊一通合计后,就主动将合适的手书及篆额的任务,给包揽来。

    在他们认为,既已折腾了这不小的阵仗,又是为了注定将成佳话楷模的义庄,若只让寻常工匠记其碑文,未免有暴殄天之嫌。

    柳七在馆阁任职多年,可没少听说苏舜钦的绝佳书法:其每逢酣醉所落之墨宝,无一不得人争抢传看。

    听柳七这么一提,因前不久的奏院案而多少有些心有余悸、萎靡难振的苏舜钦,也一神起来了。

    他正愁寻不着回报陆辞那日提的机会,这送上门来的大好良机,岂有放过之理?

    柳七刚一说完陆辞打算,还没来得及开相邀,就被苏舜钦急切地握着双手,主动恳请揽此事了。

    晏殊亦不落其后:在一番挑细选后,他择于手书碑文上极为得意的好友邵觫,请其为石碑篆额。

    自前阵那场震动了向来横行无忌的御史台的弹劾大戏过后,朝风平浪静了好些时日,因此,晏殊与柳七相继邀人的消息,渐渐也经林臣之,落了赵祯的耳

    赵祯早在读了小夫那次的书信之后,就被义庄的构想给惹得心的,奈何一直未得到后续消息,也不好开问。

    现听说晏殊跟柳七都为碑文之事忙活开了,当即被勾起烈的好奇心,赶忙将相对而言更亲近些的柳鸳鸳给召,仔细询问。

    又一次被召的柳七,多少猜了小皇帝的真实目的。

    他心里是再也生不起最初受诏的激动和忐忑了,只剩又要被着写话本的无奈、和即将被盘问底的疼。

    果不其然,在几句敷衍了事的关怀后,赵祯就直奔重,兴致地问起了小夫的近况。

    在得知小夫当真已不再消沉,甚至还有兴致发动一友人,忙义庄立碑之事后,赵祯由衷地松了气,:“知摅羽近况如此,我也安心了。”

    他虽未当着柳七的面称陆辞作‘小夫’,但这话的亲昵和关怀,是再迟钝的人也能品味来的。

    柳七不禁为挚友与官家之间的这份相得生些许,正要开附和一二,赵祯已话锋一转,忍住搓手的冲动,双亮晶晶地锁定了他:“——若朕也想参与其,不知是否为时过晚?”

    面对官家忽然改自称的、这个份量十足、充斥着‘胁迫’暗示的‘朕’字,柳七一阵狂

    以他之灵慧,哪里会品不来官家所期许的真正答案,但……这也不到他主啊!

    两个时辰后,被那难以言喻的天家威仪给压得有难言的柳七,才憔悴地走了大,怀里还揣着誊抄好的曲谱。

    当陆辞在半个月后收到半成品时,就赫然看到不是在那篇已然篆好的碑文,还是将被送去秦州、由狄青上剑舞的曲谱上,都被盖上了一个极为熟、存在十足的天私印。

    陆辞:“…………”

    第三百四十三章

    赵祯不似先帝,鲜少使用天私印,因而此印远不似传国玉玺般广为人知,甚至连朝大臣知者都颇为寥寥……

    但作为亲手制作此印、后作为某年的生辰贺礼,赠予官家的陆辞,又哪里会认不来。

    他既没料到,官家会将他当初的赠礼当天家私印使用,更没料到一场本只属于友人间的打打小闹,竟会成了连天都想参上一觉的大阵仗了。

    读着信柳七那充满无力的语句,陆辞哭笑不得地叹了一气了。

    小皇帝这般积极……横竖他也不曾拿御印胡闹,自己脆仗着认不的不知厉害、而认得的人则不会胡说这,由其去吧。

    等陆辞将柳七的手稿转寄到滕宗谅、再由滕宗谅寄至秦州狄青,最后再回到陆辞手里,便又过去两个月功夫了。

    刚巧赶上一切准备就绪,有这大费周章的石碑,以及一场由晏殊作词序、柳七编曲、狄青编舞的剑舞表演作为开庄,当场惹来无数这恰好临近州县、近慕陆辞之名匆匆而来的文人墨客、以及平民百姓的好奇观看。

    有底蕴的瞧得是平,忙着对画、对序诗、对作文、对剑舞与曲目赞叹不已;而墨的,虽不晓浅,但能看个闹。

    陆辞一直很是清楚随州比密州还不如,要偏远贫瘠得多。哪怕他在购置田地和铺席费了较多人力力,但因早年见惯了汴京腰缠万贯的豪商富贾,就丝毫也不认为自己的这家资能范起多大风浪来。

    他却是彻彻尾地低估了自己的影响力了——光是声名显赫的陆三元、如今的陆节度在此建庄济慈这,就已足够轰动。

    他还为观礼者之众到惊讶时,可不知经这些看闹的心百姓的相传,关于他在随、密二州建起陆氏义庄的消息,还有那‘天七绝’横空世的消息,就迅速席卷了各个州郡的大街小巷了。

    就连苦大仇地前往被贬谪的王钦若和韩绛几人,都不可避免地听说此事,不由对他恨骂不已:陆辞小儿,成日便好哗众取,连回乡守孝,也不甘平静,非要折腾这么大阵仗来博取帝心!

    只是不他们怎么骂,显然都不可能影响得到远在千里之外,正被刚开庄这几日多来的诸多事务忙得脚不沾地的陆辞了。

    “天七绝?”

    陆辞微讶地睁大了,显然还是回听闻这一说法,不由询:“哪七绝?”

    欧修不自觉地,与有荣焉:“学生近日去往雅集,临近文士都对陆公与诸友义举赞不绝,心向往之……纷将‘陆庄,范记,柳曲,滕绘,苏书,邵篆,狄剑’合列为天七绝……”

    当然,在欧修看来,最要也最亮的,陆庄自是当之无愧。

    若无夫不肯独享富贵、而恤饥寒者的仁心,倾尽积蓄的魄力和一呼百应的广泛游,哪会有其他‘六绝’呢?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