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仪天下 - 分卷阅读4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还有什么好说的,这简直是指着他们这些文臣的鼻骂,你们就是一帮墙草,压靠不住,还有什么脸面要跟你们共治天呢?</p>

    <p>  加上一帮武将原本就对文臣没多少好,这些武将都是草的,当年也是被这些文人鄙薄的阶层。何况,到了他们这个份上,对于过去的许多事也有自个的看法。真要是让这些文臣恢复了宋朝时候的制度,那他们这些武将哪来的好日过!须知宋朝的时候,如狄青这样有平叛近乎灭国之功的名将,在面对文臣的时候,也是要低认怂的!问题是,凭什么呢!</p>

    <p>  他们这些勋贵跟着朱元璋打天,可以说是日后要与国同休了,但是文臣的德呢,改朝换代,无非就是换个主而已,所以,他们凭什么想要站在自个上!</p>

    <p>  所以到了后来,都不用朱元璋开,一帮勋贵就骂骂咧咧的,将文臣损得掩面而走。</p>

    <p>  转过来,这些文臣也只能指望一个皇帝了!须知朱元璋也快四十的人了,又是背上的皇帝,照常理的话,再个十来年的皇帝就算是不错了,所以,如果一任的皇帝倾向于他们,那么最后的赢家还是他们。</p>

    <p>  这也是儒家的,儒家向来有耐心!从汉朝那会儿就是这样,是将原本是显学的黄老之学后来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宗教,至于法家,也被到了儒家之,儒家收了其他学派的优势,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p>

    <p>  等到到了南北朝的时候,又因为当时的政治背景,儒家那时候也就是弟弟,前还有佛门和门挡着呢!但是呢,儒家那时候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怪,那就是世家门阀!世家门阀掌握了知识传承,又掌握了大量的土地,可以说,不是最基础的温饱,还是更上层的话语权,都被他们垄断了!</p>

    <p>  哪怕后来科举制度变得慢慢成熟起来,又摊上一个杀伐果断,毫不讲理的女皇,将世家门阀杀得七零八落,但是儒家已经人心,大家都觉得,学习儒学才能官,才能达成自个的志向,所以,儒学到了现在,已经是尾大不掉,无法摆脱了!</p>

    <p>  元朝的时候,儒家自然也是受到了不少打击的,如果元朝国祚比较,儒家只怕还能够顺利转变一次,变成能够迎合元廷的学问,好在元廷完了,儒家勉还算是保留了从前的一些骨架,但是到了如今,摊上朱元璋这样一个不常理牌,唯一一个草的皇帝,儒家一时间也有些麻爪了。</p>

    <p>  他们想要给朱元璋上一个笼,因此,就表示朱元璋的祖先应该是朱熹,这样的话,老朱家也是儒家圣贤之后,自然就该尊崇儒学了!问题是,朱元璋是什么人,他对于这是嗤之以鼻的,直接了当地就表示,我本淮左布衣!我们老朱家祖上就是土里刨的,不跟什么名人扯什么关系。</p>

    <p>  当然,最主要的是,朱元璋也不屑于跟朱熹扯上什么关系。朱熹这个时候,其实还没有被包装成圣人的形象呢,之前宋濂给朱标讲什么朱集注的时候,舒云翻了翻书,顺便跟朱标说了说朱熹的一些事,本意是想要告诉朱标,学问这东西,跟人品不是一回事。学问好的人,未必人品有多!</p>

    <p>  到了后世,舒云见识过的事多了去了,后世的时候,人心浮躁,既得利益者为了保护好自己的利益,往往会跟学界合作,找学界的名人帮忙发声,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行包装,比如说什么房价会一直涨,而且涨得有理之类的话,其实许多都是学界的人帮着包装起来的。一些后来被辟谣的一些理论学说,最初的时候也是有许多拥趸的!像是什么人酸碱平衡理论,创始人都被米国那边盖棺论定判罚了,国这边还有专家在鼓呢!</p>

    <p>  所以,这学术权威什么的,本没必要去迷信,学理也就是了,没必要真的被他们忽悠了!尤其,理学的心就是所谓存天理,灭人,真要是灭了所谓的望,那么,他们这些文臣又求什么名呢?</p>

    <p>  朱标被舒云随几句,很是影响了自个的三观,之后又跑去问朱元璋,朱元璋一开始还以为舒云不知从什么野史上的,还自个找人去问,结果看到记载之后,只觉得怀疑人生!如今一听别人居然将自个跟朱熹给联系了起来,朱元璋只觉得气恼,心里的想法大概就是类似于萧峰对慕容复,萧某堂堂男儿,竟然与你这等小人齐名!我朱元璋何等英雄豪杰,难需要为了区区虚名,就要认你这等人祖先?这不光是辱没了我,也辱没了我朱家的先祖,别的不说,我们老朱家的祖宗起码都是清清白白的!</p>

    <p>  因此,哪怕那些文臣搞了看起来煞有其事的谱系考证,朱元璋也是不屑一顾,得他们最后也只能认了,一门心思去教导朱标,企图将朱标变成他们所需要的那皇帝,最好是像是赵祯那样的仁宗。有了这样一重期待,这些文臣们就显得比较老实了!可惜的是,他们还真没看来,朱标温厚的外表面,格大概也就是比朱元璋少了几分暴罢了!</p>

    <p>  朱标倒不是虚伪,而是他一直以来,都表现了一基本的礼貌,或者说是修养,他比较欣赏的是汉宣帝的话,那就是汉家自有制度,当以王霸之杂之。赵祯倒是一味宽仁呢,结果到来,连个儿都没有,女儿受了委屈,都不能帮她主,过继了个儿过来,结果这位回就追封了自个的生父皇考,可以说憋屈了一辈,除了混了个好名声之外,实际上,一实惠都没得到。</p>

    <p>  而朱标呢,他想要面,也想要里,但是当二者冲突的时候,显然里更重要一些。</p>

    <p>  他如今年纪还小,宋濂他们觉得将朱标教成了一个仁厚君,等到他们知了朱标究竟是什么格,到时候只怕能气得一碰死。</p>

    <p>  舒云可不会希望自个儿变成赵祯那样的仁君,皇帝又不是圣贤,什么都要讲究仁义。实际上,就算是孔,也有诛少正卯的事呢,难他就真的有什么少正卯违法犯罪的证据吗?这事被儒家门徒说得跟什么一样,本质上来说,就是排除异己。</p>

    <p>  朱标对自个的老师保持着基本的尊敬,但是却不会什么都听他们的,或者说是,很多时候,朱标就是违。舒云从来不会直接给朱标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