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在唐朝 - 分卷阅读12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不能再和这些故人相见了。

    次日一大早,吴议便摸黑而起,带着李璟替他打好的包袱,赶到了安城外的码

    天才蒙蒙亮,码的行人三三两两,打着呵欠等一班商船。

    所谓渝州,也就是一千年后的重庆市。

    虽然人远地偏,但渝州并不是和袁州一样鸟不拉屎的乡野小城,反而是西南地区一个极重要的通枢纽,因为它地依附着一条气势磅礴而富有活力的大——

    江。

    自西向东横贯渝州全境,无数的商船来往繁忙,都必须从这座边城市穿梭而过。

    所以,要赶往渝州,最方便的通方式就是乘船。

    正睡昏昏地等着船只的到来,便听得边传来一个清朗的声音。

    “这位兄台可是要赶往川渝一带?”

    吴议回一看,便瞧见一个玉立的年轻人,正笑眯眯地望着他。

    “阁是……”

    “我乃夔州奉节县县丞顾安,阁想必就是要赴渝州的医助教吴议吴先生吧。”

    吴议乍然还有几分惊奇,但很快就明白过来,他这一医助教的服制,又同样在等赶往蜀的船只,等于把渝州医助教这个份写在脸上了。

    这位县丞想来也是才将赴任,所以对京之事了如指掌,能认吴议来,也就不奇怪了。

    “先生当日勇救太妃的事已经传遍了京城,实在人敬佩不已。”

    吴议只能回以一个淡泊的微笑:“此事不过从医的本职而已,顾兄实在太客气了。”

    两个人说话间,便已经有一艘船停靠在码稍作休整。

    船板上的船夫靠着栏杆,朝底挥着手,意思是有空给他们搭便船了。

    吴议和顾安各自付了船钱,就跟着船夫去里面一格船舱坐着,狭小的舱里歪七倒八睡着几个肤黝黑的汉,吴议只好捡了一个角落里的小木凳坐

    顾安倒不气,跟他并排而坐,反正都往同一个方向上走,脆搭个伴儿一起,也省得路上无聊。

    船一开动,顾安的话匣也跟着打开了:“吴先生可知这是哪一家的商船?”

    吴议倒真不知:“左不过是南的商船,在路上捡几个人赚外快罢了。”

    “你这么说倒也没错,不过这可不是一般的商船,听说是蜀李家运货的船只。”

    “李家?”吴议对于这些边角新闻毫不知

    顾安也不和他打哑谜:“就是号称川渝首富的李志远家的货船。就连天皇天后都偏他们家的蜀锦,一匹可值百贯。”

    闲言碎语间,一日就这么磨蹭过去了。

    顾安将赴任奉节县,也早就把当地的奇闻异事打听过一次,什么李商人的嫡庶宅斗,刘刺史的败家夫人,蒋学究的莽撞学生,听他念念叨叨了一整天川渝一带的名人轶事,吴议倒还觉得有意思的。

    “渝州城到了!你兄弟几个赶船嘞!”船夫撩了门帘就来送客。

    吴议拿起贴的包袱,和顾安一起了船。

    这也是他从现代到古代,第一次来到大江奔、闻名遐迩的蜀渝州。

    吴议走商船,站在苔痕青青的古城墙前,回望烟波浩渺的茫茫江。

    现在,这里既没有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也没有川不息的钢铁,南来北往的商船匆匆路过,也不回地离开前金风细雨的乡。

    ——

    前往奉节县,要另走一条瞧着天已晚,顾安决定先和吴议一,拣一家客栈暂时先住

    找来找去,城的店家却都推说客满,请他们去往别家。

    “还真怪了。”顾安喃喃自语,“上一回我来渝州的时候,这老板还跟我抱怨没啥客人,要关门了呢!”

    吴议也觉得事有蹊跷,渝州现在还属于经济落后地区,鸟过不留的,还能住满人?

    倒是顾安了个主意:“江边那些船家好多都能住客,还便宜,就是屋。”

    再也比在大街上冷风多了。

    两人对视一,当机立断拎起行李回赶往江边,去找过去相熟的船家。

    才刚敲开一家门,就听见屋里传来一声黯哑的惊叫:“快关门,当心!”

    是这里对山贼土匪一类人的总称。

    顾安疾手快冲上去把门死死扒住,朝里喊:“我们不是,只是想借宿一宿,还请船家行个方便。”

    门这才开了,探张小心翼翼的脸,瞧这二位都是手无缚之力的读书人模样,才放心地请人来。

    屋里一个面惶然的老大娘这才,叹了气:“二位客人不要见怪,我们这旮旯最近闹得人心惶惶,谁也不敢晚上留陌生人。”

    顾安恍然大悟:“难怪那些店家说客满了,原来是怕,跟我们扯谎呢!”

    又奇问:“这是哪路神仙山大王,叫你们上上地怕成这个样?”

    吴议也颇为好奇,这个年代的“山大王”基本就两,一是“义军”,专门跟政’府作对,不找百姓麻烦;另一就相当于恐怖分,打砸抢掠,无恶不作。

    不是哪一,闹起事来都够折腾的。

    别看里义薄云天的梁山好汉只劫富济贫,这个年代的土匪可没那么仗义,对农民而言还是一块祸患不小的毒瘤。

    除非像隋炀帝那么作死地压榨国力,搞得怨声载,民不聊生,宁可自己掏土匪,也不愿给皇帝耕地田,一般老百姓还是愿意跟政’府站在同一战线上,反抗割据一方的小势力团

    李纤夫替他们斟上两碗,也是愁眉不展:“叫萧月仙,是萧铣的后人,数十年前他老因为在奉节县一带造反复隋,太宗令抄他全家,这个萧月仙竟然逃过一劫。如今他东山再起,放话来,要每家每钱纳俸,不然他就来打来抢!我老娘一个人在老家我不放心,才回来渝州城的。”

    顾安听得脸上一阵刷白,半响,才喝了一调和:“咱们别碰上那群土匪就好了。”

    吴议自一门起,就安安静静待在顾安边,一句话也没有讲。

    他虽然不知这个萧月仙是哪一路神仙,但唐朝顺风顺的日起码还有好几十年,看来这个造反世家也就这息,只能在山皇帝远的地方欺负欺负这里的良家百姓。

    可还是隐隐觉得不安。

    毕竟,他现在不是拿着历史书,摇晃脑地背着这些只言片语的应试生,而是这些被欺负的良家百姓,暂时还没倒霉的一份

    第87章 萧家

    翌日, 天早晴,江边的雾气被料峭风分拨开去, 视野之一片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