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女配逆袭的99zhong路线 - 分卷阅读5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写新书,后人看什么?在后人看来,我们就是古人。如果, 我们只学古人,自己没有新的想法,那我们又能留些什么给后人呢?你想,经过了多次战火浩劫, 古人的书传去的只会越来越少。今人不写新书, 有一天,后人便有可能无书可读!”

    无书可读!

    对于嗜书如命的崔玉,那简直不可想象!

    不过崔玉上反应过来, “姑姑,后人不可能无书可看,总会有新书写来的。”

    方云追问, “那为什么要写新书呢?难不是因为后来的人觉得,古人知之不详,或者不同意古人的说法, 才写新书吗?”

    崔玉无言,其实,他不是没有怀疑过古人,但是,大家都不会直接指摘古人。在论辩时,当旁人提起古人的观,来驳斥自己的时候,崔玉总是用另一个古人的说法来回击,或者避重就轻,不予理会。

    毕竟,抨击古人,是会被很多文人群起攻之的,最后会被骂数典忘祖。

    但是,姑姑却如此大胆,直接就指古人的无能之

    方云还在继续解释,“上古时候,人们生产能力低,茹饮血,你不是不知的。在那个时候,一个君王的饮,未必比你现在要好。因为那个时候,人们还不大擅烹饪。其实,更远古的时候,人们还吃生呢!”

    古人,能力——低——,古人,吃——生——,崔玉在风了。

    方云才不他接受不接受,就直接他自己认识,“人类学会用火,那是什么时候的事?”

    “人,类,……呃……”崔玉的脑风暴正在形成,他艰难地翻着记忆力的古书,“哦,燧人氏!燧人氏钻木取火!”

    “那燧人氏之前呢?老祖宗们怎么吃的?”方云继续问。

    崔玉上汗都来了,“那个,老祖宗……们,没有火,自然是,大约……吃了些……生。”

    方云笑了,取给侄汗,“你看,只要事实摆在前,承认老祖宗们有不足之,我们有比老祖宗的地方,并不那么难,是不是?”

    崔玉艰难地,“是。”

    他心想,这话虽然有理,可是若在“谈玄会”上,堂而皇之的说来,只怕那些老家伙们只会断章取义,会攻击姑姑毁坏祖宗礼法,说不定还会严惩姑姑。

    想到这里,崔玉庆幸,还好姑姑不愿去与那些男论辩,不然会被那些人严厉指责的吧,怕是女学也要关了吧。或者,姑姑自己也知言论惊世骇俗,所以,就缄不言,今天才好容易找到机会给自己亲侄说说。

    作为一个世人曾经的论辩手,崔玉十分同,姑姑有这样的见,却不能对外说来,怕是这些年憋坏了吧。

    他庆幸地说,“幸好姑姑没有在京城里说,不然……”

    方云郑重地告诉他,“我们以后,要让这世上,说空话的人越来越少,敢说真话的人越来越多,这才是名家传承者的责任。不过,这件事,任重远,靠你了,侄!”

    突然被布置了大任务,崔玉立刻郑重起来,连连称是。

    这一天的脑风暴让崔玉十分兴奋,他回到宅里,把从京城崔家书库带来的重要的书,又翻了许多来看。

    他发现,如果用怀疑的光,去看这些古书,似乎就又有了新的思考,连那些曾经想不明白的地方,也豁然开朗。

    崔玉兴奋地抱着好几本书,去姑姑的屋里谈心。

    听到他想法活跃,方云十分欣,“有位姓周的先生,曾经提起‘拿来主义’,就是说,如果一件东西,有利有弊,那就把有利的留,不利的去除。而不是整个都扔掉。古书也是如此,那里面有古人的智慧,自然是好的。可是,里面也有古人的不足或者差错的地方,也要改正。”

    此时,天气已经冷了,屋里烤着火盆。

    崔玉想起白天的论辩,庆幸地说,“幸好人们学会了用火,再不用像老祖宗那样,吃生,喝生血了。”

    方云却辩驳,“谁说今天的人,就没有吃生,喝生血的?”

    “啊?”崔玉无奈,姑姑要不要这么勤勉,家人随意相时,还要论辩。

    “其实,这些事,你都知的啊!你也见过吃生,喝生血呀。而且你还吃过生呢。”

    “什么!”崔玉又惊悚了,“何时的事!莫非是,我小时候的事,侄真的不记得了。”

    方云嗤笑,“什么小时候,你大了也吃过!你忘了,京城里有段时间,行鱼脍,你朋友在酒楼里宴请你,你不就吃了生鱼片吗?还有,你朋友们邀你去看人家狩猎。有人了鹿,割断脖,就喝鹿血,人家还问你喝不喝,你忘了?”

    这样一说,崔玉还真想起来,那鱼脍可不就是生鱼片吗!

    他灵机一动,想起来古书上看的一段容,“那古时帝王大宴功臣,‘炰鳖脍鲤’,也是……”

    方云,“吃生!”

    这崔玉服了,“姑姑,你说的大历史,果然是要兼收并蓄,什么都要研习的。很多过去看着不起、不在乎的东西,其实,是我没懂。”

    方云赞许,“一个人的界,决定了他的思维宽窄。我们崔家数百年的藏书,是很多人家都没有的,这也是你学识,比其他同龄人更有论辩优势的原因之一。你以前读的书够多,但是,在我看来,是好读书,不求甚解。为何如此,我想过了,是因为书上的东西,终究不如亲看见的事,更让你明白人-事理。”

    “姑姑,我明白了。今后,我会更加用心地去看、去听,原来每件小事里,都有大学问呢!”

    崔玉很兴奋,方云也愿意继续教导他,“你能有此悟,甚好。所以,有人说,世事明皆学问,人练达即文章,你……你去哪儿?”

    “我去找个笔,把姑姑刚才这句话写来!”崔玉去姑姑的书案上,取了纸笔,开始写字。

    方云乐了,突然想起白天的事,就问侄,“对了,白天的那个话题还没有完结呢。你说了,女人可以工养活丈夫。可是,丈夫病着,除了日常销,还有医药费呢,又从何而来呢?而且,女人短工,就能养活一家人了吗?”

    崔玉抬迷茫,就算当年家变故,姑姑也奋力奔走,保住了家业,那缺钱的日,他还真没受过。

    方云就把后世听过的事告诉他,“据说,有些偏远、穷困的地方,家里男人久病在床,或者残疾了,不能活计了。家里又没有财产,无人接济,女人就会‘拉帮’。”

    崔玉不明,“何为‘拉帮’。”

    “拉帮,据说是发生在一些偏远的地方。就是在有丈夫,但是丈夫无力养家,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