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女悠然 - 分卷阅读9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的。”

    很快,陶掌柜送来了笔墨纸砚。

    谢悠然想了想,提笔沾墨,仿着现代几个秋梨膏牌的包装瓶画了几个样

    “少东家请看。”

    吕明枫拿过宣纸仔细看了,挑一个:“这个还不错,谢姑娘以为如何?”

    这是个类似于观音手的净瓶样式,罐上有秋梨膏三个竖大字,右上方有谢氏两个小字。

    谢悠然看向陶掌柜:“陶掌柜,你觉得呢?”

    陶掌柜,“少东家和谢姑娘的目光都很准,这个样式市面上并不曾见,以老夫看,可以用。”

    “那就这个了,”谢悠然,“不知少东家可有烧制陶罐方面的能人介绍?”

    吕明枫,“倒是认识一个,镇东的姚记陶碑一向不错,跟我们祥顺斋也有过合作,老板为人正直慷慨,他家品的陶也都很畅销,难得的是,还会在陶上制作的图纹,姑娘有空的话,不如随我前去看看?”

    “如此甚好。”谢悠然起,“那就有劳少东家了。”

    两人坐了祥顺斋的车,一路前往镇东的姚记。

    约莫小半个时辰后,车停在了姚记的门

    谢悠然随吕明枫从车里来,抬便看到了姚记陶几个大字在太闪闪发光。

    举目一扫,店面面积并不小,到堆满了各各样的陶

    店里伙计认得吕明枫,上将他和谢悠然迎店里,奉上好茶,另有伙计早去通报给了老板。

    趁着这功夫,谢悠然在店里转了转,将摆在店里供顾客观看的成品陶先过了过目。

    这家姚记的陶类还全的,从上到大人家用的致好看,到庄人家的大气适用,应有尽有。

    且造型多变,看起来并不单一。

    很快,姚老板便迎了来。

    不见其人,早闻其声,老远便是一阵朗的笑声。

    一个颔蓄着短须的年男人阔步而来,冲着吕明枫拱手:“迎。少东家今日怎么有空光临我这小店?”

    吕明枫笑着起回礼,:“今日给姚老板带了位贵客来。”

    说着将谢悠然介绍给他,“这位是谢姑娘,是她要找姚老板你谈笔大生意。”

    谢悠然顺势起,欠了欠:“姚老板你好,我叫谢大丫。”

    “谢姑娘好。”姚老板一听对方要谈大生意,顿时来了兴趣,“不知姑娘需要我们烧制什么样的陶?”

    谢悠然将画好的图纸给他,“这款式的陶罐,姚老板能烧制来吗?”

    “没问题,”姚老板满,“这个不难,比这更难的陶我们姚记都烧过。”

    谢悠然大喜:“那太好了,那就有劳姚老板了。”

    本来这小地方的陶窑,也不能指望人家能的东西来,能在陶罐上烧字来就不错了。

    姚老板,“不知姑娘什么时候要看样品?”

    谢悠然问:“你们最快什么时候能来?”

    姚老板:“三天左右。”

    谢悠然:“那行,你们烧来后送到祥顺斋,三天后我过去一趟。”

    “好嘞。”姚老板应了,又保证:“姑娘尽放心,我们姚记烧来的陶,绝对会让姑娘满意。”

    谢悠然笑了笑,“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又和姚老板寒暄了一阵,请教了一些陶方面的知识,两人便起告辞了。

    从姚记来,谢悠然谢绝了吕明枫派车送她回村的提议,只让他们把自己送到瓦市。

    家里卤煮面的九香料消耗得差不多了,需要补给,她要大采购,自是不能让人家等她。

    更何况,这些东西都是她卤煮面的关键,可不能让人瞧了去。

    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人攒动里,车上,吕明枫若有所思。

    第099章 大的利

    三天后,谢悠然再度来到祥顺斋。

    雅间里,吕明枫和姚老板已在等候。

    谢悠然看过了烧制来的陶罐成品,很是满意,当即就和姚老板签了期供货的合同。

    不过,在签之前,她提了一个要求,因为自家条件有限,所以要求姚老板陶罐烧制好了之后,给她拉到家里。

    这么大笔生意,姚老板自是不在乎这小要求,反正家里有车,送一趟就是了。

    于是很快地答应了,双方愉快地签了名字,摁了手印。

    因谢悠然一个礼拜后要货,签完合同后,姚老板便急急回去准备了。

    余谢悠然和吕明枫把他们之间的契约也签了,双方拟定,一罐秋梨膏祥顺斋给谢悠然的成本价在五十文,十天供货一次,第一次供货二百罐,后面的看销售况再适量增减。

    但如果因为秋梨膏本的质量问题导致顾客吃了问题,则后果由谢悠然全权负责。

    契约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十天供货一次是谢悠然提来的,毕竟秋梨膏需要大量的红枣,虽然三天前她从镇上回去之后,就带着二丫三丫漫山遍野地摘红枣,并且已经开始在晒了,但晒成枣至少需要一个礼拜的时间,她需要一个缓冲期。

    再者,她家里还有芋豆腐和卤煮面的生意,时间太的话,本忙不过来。

    对此,吕明枫没有异议。

    签完契约后,他吩咐陶掌柜去一品香定一桌酒席,宴请谢悠然,预祝合作愉快。

    但谢悠然谢绝了,她对这些应酬不兴趣,只喜赚钱。

    再者,家里一堆事儿,她也放心不

    一回村,她就找了秀兰和桂过来,让她们把消息传播去,说他们家大量收购沙梨和红枣,有多少收多少。

    于是,继芋的收购之后,烟村又掀起了一沙梨和红枣的收购,谢悠然和家人忙得像陀螺一样。

    男的们挖芋,女人和孩打枣,摘沙梨,所有赋闲在家的人都动了。

    一时间,凤凰山漫山遍野都是人,甚至连外村的人都加了这个队伍当

    谢悠然一夜成名,所有人都知,她家挣大钱了。

    至于家里的这三门生意,谢悠然也规划得很清晰,芋豆腐基本上都给了韩家,她连最关键的几步和的方法都告知了韩墨辞。而二丫跟着她了这么久的卤煮面,早已得到真传,所以她把卤煮面的事宜也给了她,自己主要负责秋梨膏。

    毕竟跟芋豆腐和卤煮面相比,秋梨膏才是真正的大买卖。

    一罐五十文,二百罐就是十两银。也就是说,只要十天的时间,她就能挣十两银

    十两啊,在这个普通人家一年的家用才三五两银的年代,十天赚十两,那绝对是一笔款。

    这其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