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 分卷阅读24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开疆拓土,保家卫国,最需要的就是龙泉这等名将勇士!”

    侯继也笑了起来:“大人再夸去,只怕末将都要无地自容了,论起功劳,那些在前线战死的将士,才当得起勇士二字。”

    赵肃的手挲着地图,目光连不去,看了半晌,才转而抬起,直视着他:“大明积弱太久,要盛起来,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可能需要十年,又或者几十年,朝廷里的许多官员能力再,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真正落实建设的,还要靠你们这些在地方的人,不如何,此战意义甚大,你得很好,我代陛,代朝廷,代东南百姓,谢谢你们了!”

    说罢拱手,弯腰,郑重一揖。

    明朝武将地位低,就算到了侯继这个位置,去到京城,照样也要夹起尾人,几时曾有文官向他低弯腰,更别提堂堂帝师了,侯继眶一红,连忙扶住赵肃,:“大人折煞我了!”

    赵肃微微一笑:“往后你为国为民,便当得起我这一拜,否则咱们以后无法常常见面,我便是想拜,也没机会了。”

    侯继问:“大人,那末收复濠境的事……”

    赵肃:“现在还不是时候,我本以为红夷冲着濠境而去,我们正好坐山观虎斗,再趁机坐收渔人之利,收复濠境事半功倍,但现在经过这场海战,我们固然需要休整,他们暂时也不会去打濠境的主意了,只怕还得过几年,等时机成熟了,再看看,最重要的,还是勤练师,加海防为主。”

    这是在为未来几年作计划了,侯继听得很认真,末了:“是,末将都记了。”

    论战场上指挥作战,赵肃不如戚继光、侯继这样的名将,但若论大局调控把握,侯继等人,又不如赵肃了,这正是尺有所短,寸有所

    东南海战胜利的消息传至京师,果然让朝野人心振奋,原先那些担心两线作战,大明无以为继,又或者觉得明朝指定要吃败仗的人,这暂时都没了声音。

    皇帝亲自旨,褒赏有功将士,不过因为北方战事还未停,所以规模并不大,如铸英魂碑等事宜,都暂且押后不提。

    等到八月末的时候,一直于胶着状态的战事终于有了逆转,不仅传来贺重诈死,潜伏在平壤城与明军里应外合,以少胜多的消息,接二连三,又有大捷的喜讯传来,胜利在即,人人天喜地。

    到了九月初,随着战线拉,粮草无以为继,加上瘟疫横行,日军损失不少,开始有了休战的念,丰臣秀吉通过朝鲜方面,向明朝提停战议和,并将地定在日本名古屋,朱翊钧应允议和,但只同意在鸭绿江畔的义州行议和,并且要在日本称臣,且承诺永不侵犯朝鲜的前提,才能行议和。丰臣秀吉愤而拒绝,再次开战。

    这一次,明朝新政改革的优势就逐渐显示来了,明军越战越勇,且军备火粮草等,源源不断从国,为了应对朝鲜瘟疫,朱翊钧也不惜代价,以保住明军将士安危为前提,宁可多钱,少冒险。相比之,日本方面一开始的锐气逐渐丧失,在疾病、伤势的双重折磨,士兵战斗力急剧降,加上明军方面在火上非常舍得钱,常常用大径的火炮上,先轰炸一番再说,孰优孰劣,立见。

    丰臣秀吉咬牙持了两个月,最终不住,再次提议和。

    这一次,朱翊钧没有松,直接把明朝的条件列来:称臣、纳贡、赔款。

    否则继续开战。

    十一月旬,日本方面终于同意全条件。

    这一回,赵肃倒不急着北上了,因为他发现没有自己在边,朱翊钧也同样能够施展自如,而且逐渐显作为一个帝王真正的手段和气魄。

    既然如此,他便越发想看看朱翊钧到底能到哪一步。

    被自己一手调教起来,既是恋人,又是师生,看着他在帝位上绽放着自己的光芒,赵肃心实在有说不清的欣和喜悦。

    所以他一面在家里闲居,一面密切关注朝鲜战事,北京那边几次派人来请,他只以不适为托词,延迟了京的时间。

    福建气候宜人,纵然是十一月,只要有太的日,便不会冷到哪里去。

    赵肃让人搬了藤椅茶几,坐在院,看着京里来的邸报,周遭绿意不减,啾啾鸟鸣,地洒在上,照得人昏昏睡。

    忽然脸上似有手指划过,从颧骨往,将他挑了起来。

    清浅睡意被惊破,赵肃睁开睛,发现自己前背光站着一人,不由眯起睛辨认。

    “小师兄?!”

    元殊好整以暇:“我们在京城忙死忙活,你在这里倒是好梦正酣。”

    赵肃把上薄毯掀开,拉他一并坐。“我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元殊哼:“我看你是日日闲,难为陛天天问我们,你什么时候上京,你倒好,累得我千里迢迢跑来宣旨!”

    赵肃挑眉:“宣旨?”

    元殊冷不防:“赵肃接旨。”

    他肃然起拜。“臣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太太傅赵肃,朝十数年有余,宇量凝邈,志识明劭,果敢任事,政术有闻,战功卓著,宜太师,赠上国,加丹书铁卷,着即日京,总摄国政。钦哉!”

    赵肃有些回不过神。

    丹书铁卷,说白了,就是免死金牌,当然不是所有罪责都可以免除,但只要不是谋反大罪,只要明朝没有亡国,一旦拿铁卷,就可以抵消刑罚。

    但这也就罢了,还太师,赠上国,瞧那模样,若不是封了公侯之后不能预政事,只能领兵,皇帝只怕也会再加封个公侯之类的爵位在他上。

    “这封赏,是不是太重了些?”他接了旨,起拿过元殊手里的手谕,看了又看。

    “以你的功劳,这些封赏,并不为过。”元殊如是

    赵肃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来。“你老实告诉我,是不是京城里了什么事?”

    元殊笑起来:“能有什么事,你这人就多想,陛的旨意可拖延不得,收拾收拾,赶和我上京吧!”

    赵肃想了想,:“那先去福州拿东西吧。”

    元殊:“在哪儿拿,派人去不就得了?”

    赵肃笑:“还是自个儿去比较好。”

    元殊言又止,终是没有说话。

    收拾行不费什么功夫,赵肃本要带的东西不多,都有赵吉等人在忙活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