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 分卷阅读11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显,总有一天矛盾爆发,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平心而论,如果真让赵肃选择站队,他会站在拱这一边。

    一者两人有着师生名分,二者先帝,也就是嘉靖留了一堆烂摊,边疆战频频,各地时有起义,朝成天党同伐异,言官们看谁不顺,动不动就群起而攻之,在这,用徐阶那“缓缓图之,勿要伤动骨”的策略,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赵肃更加偏向于拱这雷厉风行的作风,起码他会为后人劈开荆棘,展开一条坦途。

    然而他再看好拱,也并不意味着拱会在这场政治斗争取得胜利。

    徐阶为除严嵩,可以隐忍二十几载,城府之之好,比拱只多不少,他的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其不乏言官,那些人奏折攻势一上,只怕拱就要落败。

    而且刚愎自用,听不劝,什么事一旦了决心,九也拉不回来,赵肃曾经明里暗里地劝过他好几次,让他暂且偃旗息鼓,不要与徐阶争一时之气,但拱并没有放在心上,久而久之,赵肃也无能为力,继而萌生了避开风浪的念

    明朝并不缺聪明人,尤其是隆庆一朝,简直群雄荟萃,少了个嘉靖和严嵩,又来了个拱和张居正,朝堂上从来就不寂寞,可惜这些聪明人从来都没有齐心协力的时候,就算是张居正和徐阶这样亲密的师生关系,两人政见也不见得一致。

    大家都把力用在暗算别人和防止别人暗算上面,治理国家反倒成了次要,这不能不说是一件让人扼腕的事

    后人说到隆庆皇帝执政的这段时间,常常用“隆庆兴”来形容,可在赵肃看来,这原本可以得更好的,如果徐、、张,以及大明朝上上的官员都能拧成一绳,别说后来的李自成起义会不会成功,只怕连同时期渐渐大的西欧各国也不可能超越。

    赵肃几经思索,才说以上那番话来,他本意是想劝拱隐忍,所以话留了三分。

    但拱明显误会了他的意思,冷笑一声:“你不说我也晓得,如果不是徐华亭的主意,以陛对你的厚,他那两个弟能抢你的差事?好个徐华亭,在阁里排挤我也就罢了,连你也不放过!”

    赵肃劝:“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开阔天空,老师,来日方,我们无须与他们较一日之短。”

    拱摆摆手:“我知你的好意,但我与徐华亭二人,政见不合,话不投机,不是一条上的人,迟早都要起纷争,只不过我没想到,他还没对我手,倒是先向你手,想斩断我的臂膀,他倒是算计周全,你放心,只要有机会,我定向陛言,让你回来!”

    说到后来,颇有些咬牙切齿的意味。

    对拱的护犊,赵肃有些动,可动之余,又有无奈。

    话已至此,他知不必再劝,就算说得再多,拱也不会改变主意,能够忍耐的拱,也不叫拱了,可正因为如此,他这风风火火的气,才能让这个国家重新焕发生机。

    “老师,无论如何,还是希望您能以保全自己为先,官场凶险,并不亚于战场。自师捐躯之后,我便将您与陈师傅视为老师,请万事小心!”

    、陈二人皆为赵肃会师的座师,他这么称呼并没有错。

    拱闻言也有些动,他早就没了刚门时的怒火,叹了:“去走走也好,不过外不比京里,在天,大家行事都还有几分忌惮,你在外要是得罪了那些门大,对方一旦狗急墙,便是买凶杀人也是得去手的。”

    说罢又自己笑了起来:“瞧我,本想让你小心,却成了在吓唬你了。”

    赵肃也笑:“那我把重带上,他能以一敌十,等闲盗匪也不在话。”

    二人抛开朝政琐事,又聊了些家里短,倒也其乐拱不发脾气的时候,说话是颇为风趣诙谐的,否则也不会成为最受当今皇帝敬重的老师。

    赵肃见他言笑晏晏的模样,想到拱日后受到排挤和攻击,黯然退官场的景,便越发唏嘘,但世事就是如此,你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却往往对别人的命运束手无策,因为格决定命运,他无法扭转拱的格,就算劝了这次,也劝不了一次,然而赵肃依然决定试一试,他与拱约好书信往来,除了可以及时了解朝动向之外,还希望能够从旁帮忙些主意。

    过不了多久,他外调的公文也来了,职位是山东莱州府知府。

    这里是有讲究的。

    在明代,全国有一百五十多个府,其又分为四,纳粮二十万石以上的叫上府,纳粮二十万石以的叫府,纳粮十万石以的叫府,还有一纳粮更少的叫地府,虽然其知府都是正四品,但差距可就大了。

    你要是不幸被分到贫瘠偏远的州府,三年来很难政绩不说,要是不小心碰上个天灾,颗粒无收,农民起事,还有可能小命不保。山东莱州虽然不比东南苏杭那般富庶,但也不差,算是个府,可见皇帝对赵肃还是用了心思的。

    赵肃原先是从四品的国监祭酒,如今外放地方是正四品,主一府政事,实权在握,也算是升迁了,但京城里许多人都不看好他。

    一来明朝视京官为清贵,非万不得已不会离京外放,二来赵肃这明升暗降的升迁,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来,不好以后都无缘回京了,别人都挤破了往京里来,他倒好,自己主动要求往外走,傻瓜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官场上从来就不缺见风使舵的人,大皇又还是半大的小孩儿,玩大,忘也大,大家都觉得,没过多久,赵肃这个名字就会让人渐渐淡忘,直到再也想不起来。

    总而言之,十个人里,有九个觉得赵肃傻,就连最好的朋友陈洙和申时行他们,也难以理解赵肃的决定。

    无论如何,一切尘埃落定,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赵肃一定后悔得捶顿足的时候,他正舒舒服服地躲在家里看书睡大觉,等候启程之日的来临。

    隆庆元年四月,当满城树木都换上新绿的时候,赵肃等人策缓行,了崇文门。

    只不过上一次是送元殊,这次则成了被送行的对象。

    就连送别的台词也一模一样。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诸位请留步吧。”他回,拱手

    后跟着的贺重和赵吉,是要跟着他上路的,而拱,陈以勤,赵,陈洙,申时行,王锡爵等人,则是来送行的。

    众人面前,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