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分卷阅读69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占不久,当地居民对于苏联的敌意大过认同,因此苏军以为的线作战实际上却是不折不扣的外线作战,这使得苏军本就存在问题的后勤补给再次拖起了后

    此外,自苏德战争至今,苏军阵亡、失踪和被俘的人数累计已经接近1250万人,如果再算上因伤彻底失去作战能力与目前还在养伤的苏军官兵,总人数更是多达1400万人以上,此外苏联死亡和失踪的平民也已经超过了1600万。这样目惊心的损失无疑令苏联元气大伤,纵使苏联的动员效率天第一、而且现在苏联已经基本收复了欧战爆发之前的全国土而令人大为增加,他们的人力资源也还是不可避免地陷了濒临枯竭的境地……

    1947年10月苏军的“秋季反攻”发动时,苏联虽然还有总数超过800万的军队,但是其女兵居然有200万以上,男兵当也以老弱居多,苏联的窘境显而易见。而德国虽然同样面临人力见底的艰难境,但防守时兵员素质的影响要比攻方小得多。结果苏军的攻势很快就宣告失败,苏联阵亡、失踪和被俘的人数超过15万,而德军的伤亡却不到10万,若非朱可夫冒着遭到斯大林惩的风险及时攻,苏军的损失还要大得多。

    倒是之前一直打得很差的北线战场却传来了令斯大林惊喜的捷报,兵力得到优先增补(注1)的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和卡累利阿方面军大败北欧三国的联军,不但成功“光复”了卡累利阿地峡,而且还歼灭敌军25万余人。

    但这样的结果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北欧三国的军队战斗力虽,奈何人太少,相应的兵源自然也就十分匮乏,尤其是作为心的芬兰,早在苏芬战争的时候就已经损失了大量的军队,苏德战争爆发后虽然屡战屡胜,但总的伤亡数字累积来也已经相当惊人,以芬兰不到400万的人,素质较锐兵员在这次战役之前已经几乎损耗殆尽了……

    注1:卡累利阿地峡事关列宁格勒的安全,是无论如何必须拿的,反而是南线因为苏联人自己也有些没底,秋季攻势很大程度上有着试探的质,加之基本盘已经收复,所以反而没这么决。

    第八百一十二章 双线

    而与之相比,苏军两大方面军经过增补,总兵力又重新恢复到百万以上,北欧军队这次又没有寒冬帮忙,曼纳海姆元帅的军事才能再怎么厉害,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也是本无力回天的……

    再次折损十几万军队后,芬兰的主力队已经几乎完全损失殆尽,一向持反苏立场的曼纳海姆此时也只得派密使向苏联求和,甚至好了放弃卡累利阿地峡的准备。然而苏联政府得势不饶人,不但要芬兰再次承认卡累利阿地峡为苏联领土,更要求曼纳海姆等“战犯”接受审判并改组政府,而最过分的则是,苏联居然提了“借”芬兰攻另外两个北欧轴心国(历史上间的瑞典一直保持立,所以没有这样的借,但这个时空斯大林显然不会放过这一不加利用。)的要求,实际上是要在芬兰大量驻军,这是曼纳海姆和芬兰政府绝对无法接受的。

    谈不拢就只能再打了,但是虽然芬兰政府急之甚至大量征召老弱妇孺伍,使得芬军的总兵力再次膨胀到30万以上,但是战斗力与昔日的锐相比,已经本无法相提并论,纵然有10万德军(包括党卫军维京师)的帮助,依然被苏军的人海淹没,苏联现在人力再张,也比芬兰这样的人小国多得多,在将北欧三国作为攻击重后,首当其冲的芬兰无论如何也是不住的。

    虽然苏军也付了伤亡逾40万人的沉重代价,但终究还是在1947年的寒冬来临之前占领了芬兰主要的人聚居区、包括首都赫尔辛基在的所有人超过万人的城镇全都落了苏军之手。曼纳海姆也在突围失败后自杀殉国。虽然其后芬兰人民依然没有停止抵抗,充分利用芬兰境湖泊众多、森林密布的优势大打游击战,给驻芬苏军造成了不小的困扰,但毕竟人太少经不起消耗,芬兰终究还是没能逃脱亡国的命运。

    虽然是格鲁吉亚人,但斯大林无疑比大多数俄罗斯人都更像是俄罗斯人,虽然顾忌国际影响没敢贸然宣布吞并芬兰,但是苏联迟迟没有扶植起一个哪怕是傀儡的芬兰政府,就足以看他的真实想法。

    苏军吞并芬兰的意图立即招致了英的烈不满,反对苏联的侵略行径是一方面。更主要还是两国担心苏联乘势席卷北欧、获得可以直接北海的不冻港。但在德日实力仍存的国又不敢从此完全断掉对苏联的援助。于是,英两国只得也派兵攻北欧,力图抢在苏联之前控制挪威和瑞典。从而继续死死地封住苏联海的通。如果能够迫使其放弃吞并芬兰的想法就更好了……

    虽然此时德国已经向北欧派了援军。但是由于地缘上的劣势,终究难以同时对抗均有百万之众的盟军和苏军,没过一个月的时间。挪威政府就向盟军投降了,而瑞典政府见势不妙也主动宣布退轴心国加盟国阵营并立即被英两国宣布接受,此外军还及时派空降兵抢占了几个要冲,并暂停对苏援助以施加压力。

    斯大林终究没敢真与国翻脸,只得命令那些已经杀瑞典的苏军立即退回芬兰境,也放弃了直接吞并芬兰的想法,而是扶植了一个“芬兰民主共和国”作为傀儡,这样在国际上多少容易代一,斯大叔虽然名叫“钢铁”,但是该灵活的时候,他也可以很灵活……

    芬兰虽然人很少,工业的总规模也不大,但是准却相当,将其控制在手心里,对于工业较为放的苏联来说是有很大帮助的。只是没能取得直接面向大西洋的,还是令斯大林十分遗憾,他很清楚战后难免要跟英翻脸,到时候这海上封锁是免不了的……

    由于国爆炸了原弹的消息令罗斯福不安,军的攻速度由此大幅度地加快了,甚至有时不惜冒险来抢时间。在1947年里,军不但在西欧大陆上开辟了第二战场(虽然只是半调的第二战场,对德国构不成致命威胁。),更在太平洋上疯狂反扑。

    在军凌厉而持续不断的攻势,日本很快丢掉了新西兰和所罗门群岛,而澳大利亚的华地带东南沿海地区也在激战后被迫放弃,残余的日军一溃千里,退到了基相对稳固的澳大利亚西和北才惊魂未定地停了来。而在此期间,军以20万人的伤亡击毙和俘虏日军近3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