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分卷阅读6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候突然临阵倒戈,导致韩复渠的队瞬间崩溃,薛岳没费多大力气就拿了整个山东,并接收了数万山东地方队和十万民团,倒是各地因为政权更迭而重新猖獗起来的匪患令他有些焦烂额。

    但即便如此,薛岳还是以最快的速度向局势糜烂的山西派了足足十五万“援军”,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由于这时傅作义引走了东征红军主力,阎锡山压力大减,薛岳除掉韩复渠的手段又令其心生忌惮,阎锡山竟突然改了主意,严辞拒绝央军境了,将薛岳与南京的老蒋气得够呛,但以阎锡山在山西厚的基和在国的影响,老蒋也不敢在理由不充分的手,只好命令薛岳暂时退回山东,但薛岳才刚刚回到济南,就听到了一个几乎令他当场吐血的消息,阎锡山的大本营太原竟突然失守了……

    注1:家军其实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大,即使在历史上兵力十倍于西路军(光算正规军也有西路军的好几倍)、而且对方多次犯错的家军战死的人数却依然比红军更多,可见单论战斗力而言,家军是明显弱于红军主力队的(家军的武和战术都十分落后,光靠勇敢是不够的。)。何况骑兵又不利于攻,在攻作战缺乏重火力的家军就更加不足为惧了,历史上家军也曾多次侵陕甘宁边区,基本都没占到什么便宜,何况是红军更加大的现在?当然,如果是野战,家军、尤其是青的骑兵还是不可小觑的。

    第七十二章 神兵天降

    本书终于有第一个执事了,多谢书友舞动三军的再次打赏^_^

    原来,胡卫东带着红十五军主力在条山与晋绥军主力对峙只是他的瞒天过海之计,不久前新组建的队山地旅八千多指战员早在军团参谋方永乐的指挥避开大路上敌军的阻截、依靠他们矫健的手与胡卫东为其特制的一些专用装备成功地穿越在一般人堪称天险的条山脉,突然杀到了太原城,偏偏此时薛岳被阎锡山逐走、傅作义又突然率北归,迫使阎锡山不得不从太原派兵北上填补缺,使得此时的太原前所未有地空虚。而更要命的是,胡卫东在数月之前就派到太原城潜伏来的几百名特战队员这时也突然发难,奇袭了阎锡山的心太原兵工厂……

    由于民国时期并不禁枪,驳壳枪更是极为普遍,特战队员们又是分散太原城,所以本没有引起守军的注意。但当他们在地党的突然攻并控制了兵工厂后,城空有几千军队和警察,一时间竟然奈何不了这些仅有手枪的便衣。原来,阎锡山对他的兵工厂极为护,晋绥军的官兵都怕不小心破坏兵工厂的机设备,甚至引爆兵工厂库存的弹药或化学原料,所以基本都不敢对敌人开炮,就连重机枪的使用也受到了严格限制,而特战队员们却没有这个顾忌,他们甚至直接从库房里推大炮肆无忌惮地轰击攻兵工厂的晋绥军,这仗还怎么打?何况即使不用大炮,光是特战队员们的枪法和手与二十响在近距离劲火力,就足以在巷战对抗十倍于己的敌军了……

    “这仗没法打,才半天时间,伤亡就超过了一千人,赤匪竟然还嚣张地用兵工厂里的大炮轰咱们的士兵!请您允许我们炮兵参战吧!”,受阎锡山信赖的炮兵司令周玳恳求

    “不行,兵工厂里那么多炸药和没来得及运走的炮弹手榴弹,这大炮一响还不都得炸了?”,阎锡山

    “就算炸了也不能留给赤匪!”,周玳急

    “老汉我舍不得啊!这都是五年多来的心血,怎么能毁在咱们自己手里?”,阎锡山苦着脸攥猛捶着大

    阎锡山的犹豫令太原守军蒙受了更大的损失,而当山地旅的八千锐如神兵天降一般现在太原城的时候,阎锡山就算想要改变主意炸毁兵工厂也来不及了,只得心如刀割地抛他这些年来投注了大量心血的太原城,在的死命保护逃往晋西,一时间真有“天虽大,却无容之地。”之……

    目前晋北、晋南都有大量红军盘踞,晋西又挨着红军的大本营陕甘宁,怎么看都是一块死地,但阎锡山这么选择自有他的理,前往河北自然更加安全,但他一旦离开山西,被打散的与地方民团没了主心骨,很快就会鸟兽散,到那时没了基的阎锡山就算能在央军的帮助杀回山西,也很难再当他的土皇帝了。而晋西虽然四面被围,但阎锡山毕竟经营多年,在那里储备有不少粮和弹药,只要依托地形一心死守,红军也没那么容易将他吃掉,而老蒋虽然一心想要清除地方军阀,但山西赤化是他更不想看到的,因此央军肯定会尽快晋救援,红军迟早会退太原等大城市,到那时候山西就还是他阎锡山的。当然,前提是阎锡山要守住晋西,并且尽可能地收拢被红军打散的晋绥军和地方民团,有了足够数量的军队,老蒋和薛岳这两个靠不住的家伙才不敢落井石……

    而这时晋南的红十五军也已经开始反守为攻,在十余天里陆续除了晋绥军大小数十个据,毙伤敌军两千余人,这速度不能说慢,但要想完全突破条山防线,没半年时间绝无可能,而且弹药、尤其是炮弹的消耗量就更是红十五军无法承受的,但当太原失守的消息传到晋南后,不要说是普通的晋绥军士兵了,就连他们的主将杨源也没心思继续去了,而胡卫东则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发起了前所未有的猛攻,经过数日的激战,红十五军十万兵成功地突破固的条山防线,沃富饶的运城盆地,而七八万晋绥军则在杨源的极力收束退往晋西与阎锡山会合,但由于战损和一路上的逃散,到两军会师时杨源所已经不足三万人了,而这还是胡卫东放他一,没有痛打落狗的结果……

    胡卫东这样,是认为红军即使因为自己的现实力大增,对于太原等大城市也是能夺而不能守,最后还是得先在山区立足,有阎锡山这个土皇帝的存在,央军即便晋也难以控制山西,这多个势力相互制衡的局面对现在的红军更有利,同时也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尽快形成。另外,既然太原城迟早都得放弃,那么尽快转运城的工厂设备与财货资就是当务之急,胡卫东自然不肯为了多抓几个俘虏而浪费过多的时间。

    虽然阎锡山绝对不是什么好人,但不可否认的是,民国时期国工业化的他的功绩是名列前茅的,尤其是重工业方面,而太原兵工厂更是关最大的兵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