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分卷阅读6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次,伤亡一万多人,而被俘的则更多。若非阎锡山之前一直十分重视的地方民团很好地承担了预备役的职责,为前线的晋绥军补充了足够的兵员,晋绥军的战线早就崩溃了,但即便如此,发现红军似乎越打越多、越打越的阎锡山还是心急如焚,被迫低声气地向相邻的几个地方实力派求援,毕竟老蒋那人素无信用不说,就算他真的有心支援,远也解不了近渴。但无论是宋哲元还是韩复渠,都担心派太多队后被日本人或央军趁虚而抢了地盘,无奈的阎锡山不得不将希望寄托于两个他现在已经不太到的昔日……

    首先是河南的商震,但由于豫西苏区仍有数万红军留守,据地都快扩张到郑州了,他本不敢太多兵力救援山西。而且商震虽然自晋绥军系统,但却早就与阎锡山反目成仇,所以他立就以河南“匪更重”为由拒绝了老上司的求援;另外一路则是驻军绥远的傅作义第35军,与已经公开自立的商震不同,名义上来看傅作义现在还算是阎锡山的直属。虽然35军兵力只有3万多,但傅作义擅于用兵,第35军的战斗力也极,是国第一等的军级队,如果傅作义肯南救援,阎锡山心里就有底了。

    然而,傅作义虽然名义上要受阎锡山辖,但自原大战之后事实上就已经自成一系,而且傅作义是决抗日的国将领,对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颇为赞同,又担心自己离绥后日伪军乘机生事,所以阎锡山的求援他一开始均以担心日伪趁虚而为由予以推托。但见红军势如破竹、晋绥军一败再败,亡齿寒的傅作义心思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加之心急如焚的阎锡山又痛血本,一拨给了35军50节车的武弹药和一百万大洋的军费,傅作义终于率领35军主力南山西境,与此时已经到晋东北山区的林总红一军团上了火。

    若论军事才能与队实力,林总和他指挥的红一军团都不逊于傅作义一方,然而山西以来所向披靡的经历令此时还不满三十岁的林总不可避免地有些自满,对晋绥军的战斗力更是极度轻视,殊不知傅作义的35军恰恰是晋绥军唯一的另类,加之傅作义又是突然南打了林总一个冷不防,结果一军团顿时吃了大亏,在短短几天就伤亡了三千多人,也多亏是战斗意志极为的主力红军队,否则一崩溃都有可能……

    第七十一章 红军东征(

    但林总也不是吃素的,他很快就集结一军团主力发起了反击,而这时初战告捷的35军也同样犯了轻敌的错误,结果作为前锋的一个主力团一不小心钻了林总设的伏击圈而全军覆没。两战来双方算是打了个平手,但由于35军那个团是被成建制地消灭,而红军的伤兵却大半可以复员归队,加上转化俘虏这一法宝,红一军团实际上占了一便宜,但战后林总还是受到了伟人的严肃批评……

    原来,虽然从兵员损失上来看一军团没有吃亏,但或许是由于35军老兵较多,对战场保命的技巧十分娴熟,很不容易消灭,这就大大延了战斗时间,结果红一军团两战足足损耗了二十多万发弹,却只缴获到了不足五万发,这以红军的传统来看无疑是大大亏本了,此战过后,红一军团平均来每人只剩不到八发弹。要是这时傅作义大举攻,一军团可就难打了,担心林总有失的太祖连忙命令彭总的红三军团前去增援,自己也亲率队赶去晋东北与其会合,因此突然变得孤立无援的徐海东只得北退新开辟的晋西北据地,以保护好东征的成果和主力的后路。

    傅作义堪称是这个年代国第一的名将,但苦于队兵力有限,实在是承受不起太大的损失,在领教了红军的真正实力后也不敢再战,只是占据有利地形固守,这样一来红军即使是太祖亲自指挥,一时也攻不来,再加上傅作义因其定的抗日立场和不算烈反赤的政治倾向、很值得赤党争取一,与其拼个你死我活在政治上也没有太大好。有鉴于此,太祖很快就作了正确的决策,他留一万多锐看住35军,而将其他的队和人员都分散去,在晋察冀三省的广大山村积极宣传抗日救亡并就地扩红,迅速扩大了红军的队伍和影响,晋察冀据地也因此提前两年多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见红军越来越,加之阎锡山许诺的报酬已经收到,绥远那边又传来日伪军蠢蠢动的消息,傅作义就再也不愿和红军继续对峙去了,在发表了一呼吁国各大势力放私怨、共御外侮的通电后率领南返回了绥远。阎锡山得知后自然气得半死,但傅作义至少为他多争取了一个月的时间,比起拒绝派兵增援的宋哲元与韩复渠这两位来总要够意思得多了,老毕竟是老,但阎锡山素来心狭窄,由此愈发恨傅作义这个“叛徒”……

    与华北的两位军阀相比,老蒋倒是一早就答应派兵增援了,一是担心他最忌惮的朱红军重新坐大,二来这等于是给了老蒋一个名正言顺大规模派兵北方的机会,他又岂会放过?至于江南的残余红军,老蒋觉得他们已经不成气候,留十万人应该也足以剿灭了,却不曾想薛岳与大队一走,本已大大缩小的闽赣浙粤皖边区的红军残很快就又重新活跃起来……

    河南这条路有大别山挡着,而且要想拿绝非一两个月可以办到,所以老蒋想要救援阎锡山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从陕南、甘肃、宁夏等地兵攻打陕甘宁边区来个“围魏救赵”,但结果却令老蒋无比失望,张学良与杨虎城对他的命令虚与委蛇就不说了,即使一向都站在老蒋一边的西北家军在攻陕甘宁边区连遭败绩(注1)后也不再像一开始那样积极了,毕竟对于军阀来说,保存实力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而老蒋虽然也向陕南派央军,但河南这条路走不了,只能走四川与湖北两省北的崎岖山区绕路过去,没有一两个月时间本无法到位,那时阎锡山只怕早完了。

    因此老蒋想来想去,还是决定让“剿匪”战绩最为突的薛岳率领二十万大军走“苏北-山东”路线山西,顺便还可以将一直都跟自己不对路的韩复渠给了,反正这事薛岳一向是很擅的……

    但有贵州王家烈的例在先,韩复渠又怎么肯再犯同样的错误?结果薛岳原定的巧取不得不变成了豪夺,好在老蒋擅的封官钱策略再次收到奇效,韩军最为锐的手枪旅旅吴化文被老蒋派人收买,在薛岳攻打济南城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