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山泉有点田 - 分卷阅读13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山村里是如此,整个顺县的大环境也差不多。这两年了玉米和土豆的人都暗暗庆幸,没的捶顿足。

    好在又过了十几日,五月十五之后,终于了几场雨,勉能够将田没过,趁着这个机会,众人连忙抓时间抢,总算是在雨季之前将去了。

    但是这样一来,时间太短,这些秧苗还未来得及落地生,雨季被一冲,很多都会直接被冲走,同样会造成减产。不过相较于无法形来说,无疑是好得多了。

    虽然天旱对推广玉米和土豆更有好,但周也没有无端希望大家倒霉的想法,稻能去,也跟着念了一声阿弥陀佛。钱是赚不完的,总来说,周还是希望这个世界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直这么延续去。

    不过她今年几乎没过村,这些事也只是听途说。现人微言轻,真正能的也有限,与其忧国忧民,不如将自己的日过好。所以周很快将注意力转到了自家那几株杨梅树上。

    这是去年清理这片山的时候特意留来的,五月之后,树上的杨梅就已经开始了红,只是尚未完全成熟。对于这久违的味,周可谓是十分想念,一天从树经过几次,的看着,有红得透一些的,就摘来先尝个鲜。

    不知是不是看到了周几乎没怎么遮掩的神态,这天石一早就提着小篮了门,午时分回来,篮里就装满了又红又大的杨梅,品相非常好,让周一看就开始分

    “这是从哪里来的?不是还没到成熟的时候吗?”她问。

    石,“山上的杨梅成熟的时间不一,跟树和地势都有关系吧。我跟其他人一起去的,他们知几棵熟得早的杨梅树,不过就是离得远。”说着将篮往周面前一放,“给你的。”

    他一回来就直接到小楼这边来了,其他人都不知

    周拎着篮去小屋那里,用泉将杨梅泡过。在现代的时候她泡杨梅时还要加盐,怕里面有寄生虫之类的东西,而且人工植的杨梅,总担心打农药之类的问题。但是这个时代纯天然无污染的杨梅,周就不舍得折腾了。用盐一泡,杨梅的味也会完全被破坏掉。

    野生的杨梅会略酸一些,就算尝起来甜其实回味也是酸的,但这酸却会让人罢不能,吃了一个还想再吃。

    不知不觉间,周堪堪将半篮的杨梅给吃了去。

    石就坐在她边,脸上虽然没什么表,但周能够,他此时的状态很放松,很惬意。

    她将来装在碟里的杨梅递给石,“你吃吗?”

    “在树上吃够了。”石

    周很轻易的相信了这说辞,因为她觉得换了是自己,见到杨梅树肯定先吃个痛快。但一棵树上个最大、红得最好的杨梅总是有数的,别人吃个痛快的时候,石正忙着将最好的挑着摘来呢!

    不过周也没有继续吃,她自诩是个成年人,勉还是能够控制住腹之的,剩的留给其他人,大家一起分享。

    当然分享的时候,她难免也要蹭上几粒。

    吃的时候不觉得,但是等到晚上吃饭的时候,周就开始觉得牙酸了。那是一牙齿整个被什么东西泡过,稍微一用力就会觉得不舒服的觉。平常吃起来糯Q弹的米饭都有些嚼不动了。

    这牙齿酸觉,在一觉醒来之后变得更加严重。好在安氏贴的准备了粥,就连材也都是全剁碎了扔去熬煮,不需要用到牙齿。

    不过很快,周就吃杨梅吃到完全不想吃了。

    因为家里的几株杨梅树已经尽数成熟,算起来陆陆续续收的杨梅足够放好几个竹筐,送了邱五爷一筐,又分了一些给村里人之后,剩的看着仍旧让人发愁。如今也不是刚刚穿来的时候,什么都要算计,周也没有拿去卖的意思。

    最后齐老三拍板,这些杨梅都用来泡酒。

    但这么多杨梅,不可能从齐老费家里拿酒,于是周了一酿酒的工,自己动手,丰衣足

    大树以前在齐老费家时就曾经负责过这些事,对酿酒的程序都很熟,甚至还会发酒曲!所以周就将这个光荣而又艰的任务给了他,自己只负责谋划策,不执行。

    烤一次酒需要好几天时间,等到周的酒来,正好将杨梅放去封坛,存到地窖里去发酵。——考虑到有些东西需要特殊的存储环境,所以虽然这边已经建了仓库,但还是挖了个地窖,用来存酒倒也恰如其分。

    放酒的时候,周用从冬叔家要来的油漆在坛上写字,石见了,不由问,“这是在什么?”

    “写上酿酒的年份日期。”周,“以后每年都酿一些,留几坛一直放着,存个三五十年,想来味会更加醇厚吧?也许传到后世,说不定会成为难得的珍品。”

    她一边说,一边在坛上写了永嘉十一年五月二十六的字样。

    石有时候不太明白,周明明是个很利落很能,为什么又会经常发这神经。他本无法明白周从小在城市里大的孩,对某些故老相传的故事的期待与向往。

    传说古时候,若是有人家生了女儿,就会在院两株香樟树,树埋着两坛女儿红。等到十里红妆嫁女的那一日,便伐香樟树嫁妆,取女儿红待客。

    这缱绻浪漫的故事,太能够戳有几分文艺的姑娘的心了,只不过绝大多数时候,她们都清醒得不会相信这童话,只在某特定的时间里爆发来。

    不过周对这藏东西的兴趣,来源于小时候学过的一篇课文。标题和主角的名字都忘记了,就记得故事里的“我”在战来临必须要离家的时候,模仿母亲将自己重要的东西都埋在了菜园里。从菜园起数十四步,就是埋东西的地方。但几年后已经大的“我”回到故地,却怎么也挖不东西来,被母亲提醒才注意到自己大了步伐也变大了。

    这个故事的后半分完全可以忽略,前半分让小时候的周蠢蠢动,每次去乡都试图往爷爷家的菜园里埋儿东西,然后被完全不理解这小女孩心思的母亲暴力镇压。

    好容易现在到自己主,自然不会吝啬这机会。

    但不了解却不影响石纵容周折腾,所以这会儿他在旁边帮着递东西的态度十分积极。

    每个坛都写好之后,周将其一坛单独搬到角落里,用稻草掩盖起来,然后朝石了个“嘘”的手势,“这事只有我们两个知,不能说去。”

    石建议,“这里地方太小,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