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山泉有点田 - 分卷阅读13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这里就空来了,我正愁不知什么用呢!冬叔的生意起来,他们家这地方就不够折腾了,我打算把屋租给他,也跟着赚几个钱。再者,既然这生漆那么贵,我就再在山上些漆树和油桐树,只要你们的生意一天,我这项就不会断,难不好?”

    唐一彦听得目瞪呆,“周姑娘,我简直怀疑你是不是无时无刻不在盘算着怎么赚钱,这念一个接一个,实在是令人佩服。”

    “其实唐公是想说我钻里了吧?”周一笑,“也差不多,毕竟钱怎么都不会嫌少,我要将我家那片山经营起来,还差得远呢。”

    唐一彦这回是临时来,不能在这里逗留太时间,在冬叔家吃过午饭之后,他便准备回去了,不过唐掌柜倒是留在了这里,跟冬叔商量接来的事务。

    所以邱五爷用了自己的车送他,两人走到门,登车之前,唐一彦忽然,“邱五哥,我有儿明白你为什么别人都不放在里,独独对那丫相待了。”

    “别胡说八。”邱五爷皱眉。

    唐一彦哼了一声,站住了脚,转问他,“你敢说对她没有半非分之想?”

    非分之想……邱五爷琢磨着这四个字,脸上了几分苦涩的笑意,“既然知是非分之想,就该及早收敛。一彦,不是你能玩的对象。我实话与你说吧,我之前向她提亲,被拒绝了。我许的是正妻之位,她尚且看不上,何况你早已有妻有,回去好生过日才是正经,别打她的主意。”

    “正妻之位?”唐一彦吓了一。虽然他之前信誓旦旦,但真没觉得邱五爷会动真心。对他们这样的人来说,能把人带回家给个名分就是难得了,外扔着的又不知多少。虽说邱五爷从前没有这方面的传闻,但那是因为他不行。所以听到他这么说,顿时大吃一惊。

    邱五爷静静的看着他,没有说话,唐一彦了一气,咬牙,“我会让六妹死心的。”

    然后直接登车走了。

    ……

    周并不知这表兄弟二人之间的争执,回到家之后,她将唐家和冬叔谈成的生意说了来,其他人也都跟着兴。

    齐老三,“你冬叔当年在城里学徒,因为为人实诚才被人挤兑回村里,如今可算是苦尽甘来。”

    “这是怎么说?”周好奇。

    齐老三摇,“他没细说过,我也没问。你们往后也别提这事,心里有个数就行了。”

    周应了,又,“回咱们在山脚上些漆树和油桐树吧。我听慧慧说,这漆树碰上了就会生漆疮,正好用来防护林,如何?”之前他们空了一片地方,是要防护林的,但目前还没来得及,如今正好定这两经济树

    “也不是人人都会生漆疮。”石在一旁,“我就不会。”

    “你去试过?”安氏吓了一,连忙拉过石的手看了看,自然是看不什么来的,但还是抱怨,“你这孩,没个轻重。”

    周,“这只是附加的用,有最好,没有也不打,主要是这两样东西好好打理每年就都有产。”

    齐老三笑着摇,“你最近是不是都在琢磨这些,主意一个接着一个,咱们家的日没那么难,这些慢慢来就是。”

    “这已经是慢慢来了。”周,“我的目标是将咱们这片齐家山打造成一个什么都有,产丰富到能够自给自足的庄园。现在才只是刚刚起步呢!要添置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只能一样一样的来。”

    她说完之后一转,就见石睛发亮的看着自己。周原以为他有什么话要说,但石只是看了她一会儿,却没有开说什么。

    倒是齐老三,“野心不小,不过一步步来,相信总有一天能成你说的那样。”

    “那当然。”周,“等成了这件事,我就可以彻底歇来,万事不用心了。”

    “我看你是天生的劳命,这件事完还有一件,总不会让自己闲来。”安氏在一旁

    周本来打算反驳,但仔细的想了想,发现自己好像真的是这样,顿时蔫了。不过她还是振奋,“以后的事以后再说,现在且先顾着前。”

    安氏言又止了片刻,最终还是低去,什么都没说。

    依她说,周目前该着急的不是这些问题,而是她的婚事!乡的姑娘们成亲早,哪家姑娘十六岁了还连亲事都没定?安氏好不容易被齐老三劝得回转了心思,将周当成女儿而不是媳妇来看,这件事就成了她最大的担忧。

    偏偏齐老三浑不在意,说什么等十八岁再议亲不迟,反正这样的好姑娘只会人人求娶!也不想想,等她十八了,还能找到什么好人家?合适的早都已经娶亲了,剩的不是年纪太小,就是续弦填房,哪里还会有好的剩

    第55章 杨梅酒

    “黄金米”的事, 周说到到, 拉走银手之后,便几乎没怎么过问。

    只有石偶尔会跟她汇报一展——村里哪些人家已经被齐老费说动, 准备今年将山地都用来玉米,顺便土豆;唐家楼一场玉米宴来了多少贵客捧场;城里徐县尊又是如何恩威并施, 将玉米尽数卖了去。

    整个四月,天上还是一滴雨都没有。直到端午节才淅淅沥沥的了半天小雨,但才堪堪将田打,就又停了。

    没有稻就去。

    每一庄稼都有自己的时令和季节,错过了之后倒也不是说不能,但能收多少就很难说了。

    譬如稻, 现在没有,等到六月里梅雨季时再也不是不行,但那时就太晚了。且不说来的稻好不好,原本八月能收的谷要留到九月, 说不定赶上秋汛, 一年辛苦就都泡了汤。

    这个时候,那些了玉米土豆的人都不由庆幸起来,玉米和土豆这两个月都只是在, 缺可能会有一影响, 但不及稻那么大,这是旱地作的优势。

    为着这个,周再到村里去, 路上主动跟她打招呼的人都更多了,脸上都带着和善的笑意。虽说玉米和土豆是齐老费说动的,但却是齐家,这大伙儿都知,自然也承他们的

    那寥寥几家没的,这时候心就复杂了。倒不是说他们了别的没收成,地就在那里,好好侍总不会太差。但是那些东西都无法取代稻成为主,想要靠着这些东西撑到明年,显然是不可能的。

    家里有儿积蓄的还好,又不是没遇上过灾荒,熬过去了取教训也跟着就是。那些本来就的人家,想到接来的一年,嘴里都是苦味。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