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 - 第240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醒来的时候,裴英娘发现自己躺在一间陌生的寝殿里。乎乎的,阿鸿贴着她,睡得正酣。

    她摸摸阿鸿的脸,掀开床帐,半夏立刻上前搀扶她。

    李旦已经宣布她有的消息,阖庆,婢们喜气盈腮,走路的步都变轻盈了。

    昨日的厮杀就像过云烟,现在紫微秩序井然,殿省和侍省正为迁的事忙碌,,侍、婢们川不息,有条不紊,有序。

    朝的几位阁老得知裴英娘有,也很兴,刚刚结束政变,正是需要安抚民心的时候,颇受民间百姓们的太妃恰好传喜信,能最大限度转移民间百姓的注意力,带领他们迎接一个崭新的时代。

    李旦决定迁回安,恢复安的都城地位,整座洛城的权贵世家都在忙着搬迁。洛虽好,但只有跟着李旦,才能保证他们的家族能一直荣不衰,就算族没有杰弟,至少也要在李旦和裴英娘面前混个脸熟,方便谋一个好差事,再好,功劳再大,隔着几百里路程,好几年见不上一面,一定会和皇室疏远,后代孙以后怎么谋前程?

    半夏和裴英娘说,张易之和张昌宗以及他们的党羽死后被割首级,人悬挂在南面门前示众。百姓们痛恨二张,蜂拥而至,不到一个时辰,天津桥人山人海,比肩接踵。

    百姓们齐赞太英明,诛杀二张,清算酷吏,实在大快人心。

    女皇仍旧留在洛养病,不会随他们一起回安。

    李旦留杨知恩负责监守女皇。

    裴英娘叹气,扣腕上的鎏金嵌宝刻手镯,抚抚发鬓。

    女皇待在洛也好,这里清净,被她放的李唐宗室很快会全返回安,有些人可能不会善罢甘休,离得远一,她的日也好过些。

    只是对于女皇来说,可能嫌洛太过冷清,她喜闹风光。

    阿鸿睡醒了,不吵不闹,乖乖由娘服侍着穿衣。

    婢很快送来朝,紫微的女官总们再怎么忙,也不敢怠慢裴英娘。

    冯德禀告说李旦去丽景门了。

    裴英娘喝完半碗豆叶汤,“郎君几时走的?”

    冯德想了想,:“差不多寅时,那会儿天还没亮。”

    这么早?

    裴英娘继续低喝汤。

    对于洛人来说,丽景门如雷贯耳,蔡净尘和丘神勣当初就是在丽景门拷问有“谋反”嫌疑的大臣和王族公。基本上被抓丽景门的大臣,十个里有九个会受不住严刑拷打主动认罪,剩一个早扛不住折磨丢了命。女皇当政期间,大臣们听到丽景门这几个字就吓得浑发抖。

    吃完朝,裴英娘示意娘带阿鸿去玩步打,“准备车驾,去丽景门。”

    冯德吓了一,踌躇片刻,转去命人车,保险起见,还是不要劝阻太妃为好。

    卷棚车里铺了厚厚的毡毯,郭文泰亲自驾车。

    城附近的几条要仍然戒严,除了忙得脚不沾地的婢、侍们走路时的窸窸窣窣声,唯有车轧过石板地的单调声响,卷棚车外一片静谧。

    到了丽景门,冯德去通禀。

    阁老们闻听太妃来了,面面相觑,瞠目结

    昨夜忽然冒一伙羽林军,接连抓了十几个刚刚在政变功劳的官员,因为事发生得突然,有些人被抓时上只穿了一件里衣。

    今早阁老们听说太李旦亲自审问这些人,觉得事可能不简单,相约来丽景门打听况,顺便看看能不能帮认识的同僚求

    刚刚稳定局势就大开杀戒,不利于太收揽人心,甚至会有刻薄寡恩的嫌疑。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大臣们心有余悸,此时应该以安抚为主,不那十几个人到底犯了什么错,也得从计议,起码先得等政变之事彻底平息来。

    四位互称“阁老”的宰相,还有三位尚书,一位御大夫,彼此寒暄过后,找王浮打听李旦动怒的原因——上就要即位了,李旦完全不关心自己的登基仪式,反而大半夜跑来丽景门审问功臣,不用猜,绝不是为了好玩,一定是怒火烧,忍无可忍,以至于等不到天亮。

    大家都是聪明人,知王浮和王洵兄弟很早就投效李旦了,而且和太妃勉算得上是亲戚,王浮又在西域那苦寒之地待了几年,以后必然前途无量,张宰相和另外三位宰相虽然联合起来王浮的话,但语气很甜,态度很亲和。

    一一句王郎,只差没拉着他的手念几句意绵绵的诗句。

    果然能当宰相的脸都很厚,王浮汗直竖,打个哈欠,懒洋洋答:“此乃殿家事,官不知由。”

    阁老们心思电转,听懂他的暗示。

    那些人一定是手伸得太了,妄想手后之事,才被太厌弃。太并非暴躁易怒之人,不过在关系到太妃的事上表现得很执拗,他最忌讳宗室大臣冒犯太妃。

    阁老们暗暗可惜:哎,辛苦这么些年,终于盼到犬升天,只差临门一脚就能封侯拜相、光宗耀祖了,他们怎么就这么糊涂,非要去动太的逆鳞呢?

    太妃自幼,和太厚,两人成亲以来,琴瑟和谐,夫妻,看样不会纳妃。太妃为太,在民间的名声又好,地位稳固如山。

    而且太妃和太同甘共苦,辅助太良多,其他的不论,太养兵的费全来自太妃的嫁妆,再看看此次追随太的年轻官员,基本都曾受太妃的恩惠,除了武家,太妃名义上的和血缘上的亲人开始渐渐崭角……以太妃的手段,大概也容不其他后妃,太妃可是会法术的!

    几位阁老自认都是心狠手辣之人,绝不是什么慈父,儿女的婚姻于他们来说就是一桩易,但他们从未想过把家的小娘搏富贵。

    一来,太没有这个心思,贸然结可能碰一鼻灰。二来,太妃靠山太多,底气十足,擅从别人的袋掏钱,谁敢她的霉,不几年,那一家一定会倾家产,一贫如洗。

    阁老们权,也钱,没钱寸步难行啊!

    从王浮打听清楚状况后,他们后悔不迭,真不该跑来蹚这趟浑,要是太妃以为他们是那十几个人的同伙,一气之断绝和他们的往来,家夫人和小娘们还不得闹翻天?!

    几人对视一,心照不宣,正准备找个借开溜,太妃来了。

    王浮仿佛能听到冷风从阁老们心呼啸而过的声音,张宰相的脸都白了。

    环叮当,香风细细,裴英娘在众人的簇拥廊,环视一周,微笑:“怎么不给相公们奉茶?”

    使女告罪,立刻去准备煮茶的小火炉和茶、茶笼等

    阁老们笑着和裴英娘客气几句,不敢就走,只能等茶沸。

    王浮越众而,走到裴英娘跟前,小声劝:“此地腌臜,殿就别去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