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春深 - 分卷阅读1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足了八个时辰,差命都没了。偏偏她两岁才会走路,三岁才开说话,平时胆怯话少却又贪吃,喝都这么胖乎乎的,稍加训斥就哭个没完,时不时就发呆,十分不讨人喜。上个月不舒服了三天也不说,幸好痘没传给其他兄弟妹。想想都后怕,没想到却要靠她几句饿肚,叩开了苏府的大门。

    看来这个痘得好,这还是第一次听她说顺溜话。孟建朝她招手:“九娘来爹爹这里。”

    七娘又掉扑上去抱住孟建的手臂撒。九娘隔了两三步站定了:“爹爹?”

    孟建从案几上拿了一个大字递给她:“你二伯拟了几个字,爹爹和娘商量了给你选了这个妧字。你回去好好看好好记住自己的名字,以后你就是孟妧,孟九娘,记得吗?”

    九娘接过那张纸,孟存的字匀停秀丽,上一个“妧”字甚是妩媚。便屈了屈膝:“记住了。谢谢爹,谢谢娘。”

    孟建又吩咐女使:“去我书房里拿两支狼毫湖笔,送去听香阁给阿妧学用。”

    七娘不依了:“爹爹!你上次说要给我一支青玉紫毫笔的!现在却要给一个字不识的傻两支笔!”

    九娘行了礼,脚不停了正房。正房传来孟建的笑声、程氏的斥责声还有七娘格格的笑声。

    在垂,值夜的婆笑着问慈姑:“听说小娘学了?”

    慈姑提着灯笼称是。婆又笑着问了几句话。九娘停脚,忽然不自觉地回过,正屋的琉璃灯格外璀璨,立后就撤掉丽纸的象窗格,挡不住那扑面而来的笑声和意。前世里她爹爹这个时辰总是陪着她读一些野史游记,说一些书院里学们的糗事。娘亲在一旁给她和爹爹制衣,偶尔笑着说上几句。后来变成她陪着苏瞻看邸报聊官场异闻,苏昉在旁边大声背书,背错了就被刮小鼻

    她以为,家家爹娘的自然都会护自己的女,却没想到,原来的小九娘,却这么孤单,是不是因为没有人真心护她,所以她才熬不过痘?可这世上,爹娘总会离去,就算爹娘不护你,起码还有你自己能好生护自己啊。可惜她那么小,还不懂。

    有那么两滴泪,猛然迸裂,来不及收回去,瞬间落到青青的石板地上,消失不见。

    今夜无月,正屋后面的小池塘在夜里只泛着些微光,偶尔有野鸭扑腾的声。庑廊,慈姑牵着九娘的小手,心里微微地钝痛着。有好些日,没有看见过小娘这样的神了。以前每次请了安,小娘总是要在那个垂门看着正屋的窗,发一会儿呆。

    忽地那小手用力她,慈姑提起灯笼,那双光盈盈的大睛在柔和的灯着笑意看着自己,一个糯糯的声音说:“我有慈姑就够了,我还有姨娘和十一弟呢。”慈姑抿了抿,用力

    作者有话要说:  过渡章节,缓一缓气儿。

    1、冰密如玺,自南唐李后主诵澄心堂纸的诗句。

    2、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笔知谁哉!自欧修。

    唉,写到这里时,有些怅然。

    第11章

    孟氏族学在汴河边上白墙乌瓦围绕着七的院落,北面五为男学,郎君们从北角门。南面两为女学,小娘们从南角门。男女学院间砌了粉墙,满带刺的蔷薇,开了一个垂门,有四位仆从看守。男学院女学院各有十来间厢房。东厢房是学生午憩之和先生们的休息,西厢房是仆从歇息和厨房茶间。

    这日早间卯正三刻,孟宅的车从东角门驶

    九娘正奇怪为什么六娘不和她们一个车去族学。梅姑已经笑着说:“六娘因染了风寒,这几日都不来学里,九娘可记得要等学了一起回来。”

    七娘瞥了她一:“你记住了,你们丙班比我们早散学一刻钟,你别跑,乖乖待在课舍里等我们。要是你敢自己跑,走失了我们可不你。”

    丙班?难还有乙班和甲班?

    四娘抿了嘴笑:“七妹不把话说清楚,九妹听不懂。”

    九娘,笑着说:“我猜四和七肯定在甲班对吗?甲班一定最好吧?”

    四娘的笑就有些尴尬。七娘没好气地说:“我们在乙班。不过已经是最好的了。因为甲班今年没有人,一个也没有!”

    九娘一怔,甲班一个人也没有?

    四娘叹息说:“去年的升级考,六妹明明考了第一,也不能升到甲班,真是不合理。”

    九娘更不明白了:“为什么呢?”

    梅姑叹了气,说到:“我们孟氏族人众多,一直有不少外地的远支来附学。因此族学设立的是甲乙丙三个班,会有不一样的先生授课。”

    七娘瞥了九娘一:“像你这样还没开蒙的,也要考试,考过学试,才能到丙班上课。”

    四娘附和:“九妹可要争气哦,我们孟家族学的学试可是很难呢。不少人通不过只好去读那些普通的私塾。”

    梅姑,有担心:“不要,九娘,老师让你什么,你就什么。应该也不会很难的。”

    七娘得意地说:“你知监吗?”

    九娘摇摇

    四娘说:“国监是大赵的最学府,国监的分班,就是照我们孟氏族学来的呢。”

    九娘诧异:“国监也分甲乙丙?”

    七娘说:“国监是分成外舍、舍、上舍。可是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每年考试一次,要成绩优异的才能升上去。”

    四娘:“我觉得我们族学的规矩比国监还严格,六妹和张娘明明都考得那么好,有一两个没得到甲等,馆就是不给她们上甲班。太过分了一些。”

    七娘幸灾乐祸地笑着:“孟馆不给上就算了,可二伯伯明明是六的亲爹爹,竟然也反对她们甲班。”

    梅姑正说:“孟氏族学百年来都严于律己,怎么可能允许这徇私的事坏了祖宗规矩。七娘休得胡言语!”她转朝九娘说:“今年只是不巧,甲班去年的五个女学生,两个侍读,两个年纪大了回家定亲了,还有一个因为父亲外放才退学了。这才青黄不接的,等今年考试,六娘肯定能考到甲班。”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