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 - 分卷阅读6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志售。不多时,那跑去买书的伙计就回来了,却是两手空空。

    “小官人,书坊主人说,徽州府志倒是有好几个版本,但歙县志本朝没编过,前朝似乎也没有。”

    从古至今这么多年,居然歙县人都从来没编过歙县志?

    汪孚林顿时无语了,随即明白别人单单送那一是有理由的。于是,他赏了那伙计十文钱,就把人打发了去。等到金宝从县衙回来,他问过之后得知其今天压没见过叶钧耀,更不要提送那书的事,他心里就更加如同明镜似的。

    不消说,送书的人一定是那位叶小!他只不过是透过丫鬟半开玩笑半当真地提醒了一句,那一位知县千金倒好,转手就送了他这样一书!

    上司很不省心,可上司的女儿倒冰雪聪明,这难歹竹好笋?咳,不能对叶县尊太苛刻,不是胆小怕事,也不是老官油,这已经很难得了!

    于是,汪孚林忍不住对金宝问:“金宝,这几天你去李师爷那听讲,可还见过叶小?”

    金宝老老实实地说:“叶小来过,但多就是在门外对叶公说两句话,再也没过面。”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汪孚林不算意外,但心对这位上司的女儿稍稍添了几分纯粹的好奇。只不过,他需要理会的事太多,这事儿也只不过犹如在平静的面投一颗小石,涟漪散尽就无痕无踪了。午他没再门,囫囵吞枣似的翻了几卷徽州府志,而另一边金宝在完成李师爷布置的功课,就连秋枫也在那看上次汪孚林送的一本论语集注,堂屋里恰是一片静悄悄。

    而这样的静寂,最终被一个突然大力推开门的声音打破。

    “双木!”

    汪孚林吓了一,等看清是舅舅吴天保,他登时吃了一惊,连忙丢的书,迎了上前:“舅舅,您怎么来了?难二娘和小妹……”

    “这么大的事你还想瞒人?上次大宗师提人也是,等我知都已经很晚了,到了府城又和你错过,你就不知给我早送个信!”吴天保一如既往声若洪钟,见汪孚林有些不好意思,他便叹了气说,“只不过,我也不是单单为你城,我这次也接了粮。你不知么?后日就是粮谒县尊的日。”

    又是粮

    汪孚林原本还以为舅舅是因为自己倒的霉,仔仔细细一问,他才知,他母系吴家从前世代承袭了一个粮区的大粮。而这些大明开国之初的乡间大族,如今要么彻底败落,本负担不了粮的开销;要么飞黄腾达,早就撂挑了;如同吴家这样不上不的到底是少数。

    所以,一区大粮佥派到自己上,吴天保实在是躲不开,又或者厚脸推给别人。毕竟,这要是放在几十年前,他这个世袭粮是当定了。等汪二娘终于忍不住送信告诉他,他才得知夫也摊上了这一重役,外甥为此已经到城里活动了,吃了一惊的他自然慌忙往城里赶。

    此时此刻,他见汪孚林久久无语,便双手着他的肩说:“双木,别担心,你家又不是世袭的一区大粮,单单论田亩,也无论如何不至于非得要你爹,你又是秀才,大不了豁去闹开来,县尊总应该会为你主的。舅舅这边你不用,岩镇素来还算富庶,被了粮帮贴的两家都已经在凑银,我那家里也还有些家底,还没到卖房买地的地步,咬牙关忍一忍,这一年就过去了。”

    第四十六章 新鲜炉的代理县令

    自己家和舅舅家居然摊上两区粮,汪孚林也不知自己是该郁闷,还是该气恼,只能暗自在心里把那小农意识的朱元璋给骂了个半死!从古到今,何尝有明朝这样不靠谱的收税方式?简直是前人坑后人,坑死人不赔命!

    可如今是皇权社会,他也只能腹诽骂两声,嘴上又反过来安吴天保,又留其在家客栈同住。然而,吴天保说是在府城堂兄家暂住,得知他在这家客栈已经盘桓了七八天,临走时却是留了五两银给他,是钱多不压

    本着报喜不报忧的心理,汪孚林没有对舅舅说明那些弯弯绕绕的关节,亲自将其送家客栈之后,他回转堂屋之后,便开始继续翻。

    这一夜,堂屋里三个人都没睡好。汪孚林挑灯夜战到半夜三更才睡,脑里全都是各式各样的数据;金宝在思量自己能够帮家里什么,努力地攥了小拳;秋枫则在想着一张卖契不但断送了自由,还断送了前途,如今就算能够有机会接书本,将来又该怎么办?

    于是,当次日一大清早三人起床的时候,每个人睛里都是血丝密布,显然真正睡的时间短之又短。

    明日就是十五区粮齐集谒见县尊的日。可这一天早堂,叶钧耀却第一次缺席了,他放风声说,自己偶风寒,病了不能理事。这即将步六月的大夏天里怎么染的风寒,县衙那些属官吏役全都心里有数。尤其是房司吏赵思成,更是得意洋洋地对党羽说,县尊这是心虚不敢见人。用他的话说,堂堂一县之主,竟是连一个自己还算看好的生员都保不住,都没法免除其家的粮之役,这县令当得着实是太窝了。

    而司吏当到他赵思成这份上,轻轻松松就辖制了县尊,怎不得意?

    县令不事,总得要有个人署理。论品级自然是该方县丞上,可知县官廨的叶县尊却捎带来一句话,请县学教谕冯师爷来暂时署理,把粮谒见这档事接过去。这本来绝不合规矩,但叶县尊却掣了一个前例,那就是年初各府县主司赴京朝请时,绩溪县曾经由县学教谕杨师爷来署理县令!

    可是,冯师爷之前为了汪孚林家佥派粮的事去和县令商谈,明显站在汪孚林这一边,这事儿六房胥吏无人不知,因此赵思成哪会让县尊这招得逞,一得知县尊属意于冯师爷接手,他就立刻跑去县丞廨求见方县丞。

    歙县是徽州府首县,故而县丞、主簿一应俱全。然而,明朝初年,这些僚佐还有发挥能力的地方,现在就是犹如一个萝卜一个坑似的给个缺,实权却一分也无,不止他们,就连典史也远不如当年风光。所以,方县丞作为监生的淳安人,在歙县熬油似的当了两年多县丞,却是好基本没有,门基本靠走,家里就他和老仆两人,妻儿在淳安老家守着几亩地,别说官威官架了,桌上吃饭就连荤腥都没有,竟比六房里最不起的书办还惨!

    县丞廨和主簿廨,也就是歙县两大杂佐官的官舍,赫然位于整个歙县衙门最最边角的地方——西北角,而且是凸在外的建筑,都只有一。当赵思成屋之后,只觉得这里比自己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