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 - 分卷阅读31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报与从太系逃亡有关,那剩报有很大可能是关于安全声明的。

    但解读者们很快发现,与第一个报相比,隐藏在三个故事的其他报信息要复杂得多。

    在接来的IDC委员会会议上,主席拿来了一把他安排人专门制造的伞,与故事空灵画师送给公主的保护伞一样,是黑的,有八伞骨,每的末端都有一只小石球。真正意义上的伞早就从现代生活消失了,现代人遮雨使用一叫避雨的东西,如小手电筒般大小,向上把雨开。人们当然知伞这东西曾经存在,也在影视见过,但很少有人见过实。大家好奇地争相摆这东西,发现它可以像故事描写的那样在旋转借离心力张开,在旋转速度过快或过慢时也能发相应的声音报警。大家的第一觉是这样旋转着打伞是件很累的事,公主的妈居然能这样打一天伞,很让人佩服。

    AA也拿过伞旋转着打开,她的手劲比较小,转动的伞面很快垂来,警示转速过慢的鸟叫声现了。

    从主席把伞第一次打开时,程心就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现在,她突然指着AA喊:“别停!”

    AA加快了伞的转速,鸟叫声消失了。

    “再转快些。”程心盯着伞说。

    AA使尽力气转伞,警示转速过快的风铃声现了;然后程心又让她转慢些,直到再次现鸟叫声,就这样反复了几次。

    “这不是伞!”程心指着旋转的伞说,“我知它是什么!”

    旁边的毕云峰,“我也知了。”然后他转向在场的第三个公元人曹彬,“这是一只有我们三个人才能想到的东西。”

    “是的。”曹彬看着伞兴奋地说,“即使在我们那个时代,这东西也很陌生了。”

    其余的与会者有的看着这三个活着的古人,有的看着伞,全都莫名其妙,但也都兴奋地期待着。

    “蒸汽机离心调速。”程心说。

    “那是什么,一控制电路?”有人问。

    毕云峰摇摇,“发明那东西的时候还没有电。”

    曹彬开始解释:“那是18世纪现的东西,一用于调节蒸汽机转速的装置。它主要由两或四带金属球的悬杆和一简的转轴组成,就像这把伞,只是伞骨数量要少些。这个装置的转轴由蒸汽机带动旋转,当蒸汽机转速过快时,铁球由于离心力抬起悬杆,带动筒上升,把与筒相连的蒸汽门关小,降低蒸汽机转速;蒸汽机转速过低时,离心力的减小使悬臂合,像伞合上一样,推动,开大蒸汽门增加转速……这是最早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

    于是,人们知了伞的第一层隐喻。但与皂船不同,蒸汽机离心调速并没有明确的隐喻指向,它所隐喻的东西人们能够想到很多,比较确定的有两项——

    负反馈自动控制,恒定的速度。

    于是,解读者们开始寻找与这个双层隐喻相对应的义坐标,很快找到了:在观察者不随距离变化,这也可以有多解读,比较明显的也有两个:某信号不随距离衰减的信息发布系统,一个在任何参照系都恒定的理量。

    与伞的解读结果相比较,立刻找到一个确定的组合:恒定的速度,不随参照系变化。这明显是指光速。乎解读者们预料的是,对于伞的隐喻,他们又找到了第三个义坐标:“……赫尔辛默斯肯香皂就是用那泡泡成的。收集那些皂泡十分困难,那些泡泡在大风飘得极快……骑最快的才能追上风的泡泡……在上用一薄纱网兜收集泡泡……泡树的泡泡都没有重量,所以真正纯的赫尔辛默斯肯香皂也完全没重量,是世界上最轻的东西……”

    速度最快,没有质量(重量),这是一个十分确定的单层隐喻:光。

    综上所述,伞隐喻着光或光速。而捕捉泡树的泡沫有两可能的义:采集光能,降低光速。

    解读者们都认为第一可能的义与人类的战略目标关系不大,所以都把注意力放在第二个可能的义上。

    仍然看不到报的明确义,但解读者们对第二个可能的行了讨论,讨论主要集在降低光速与发布宇宙安全声明的关系上。

    “设想如果把太系,也就是海王星轨或柯伊伯带以空间的光速降低,就可能产生一个从大范围宇宙尺度上可以远程观测到的效应。”

    这个想法让人们很兴奋。

    “但这对宇宙观察者有什么安全意义吗?设想把太的光速降低十分之一,能使我们看上去更安全些吗?”

    “这毫无疑问,那样的话即使人类拥有光速飞船,飞系的时间也要十分之一,当然,这意义并不大。”

    “如果想对宇宙产生安全意义的话,把光速降低十分之一显然是不够的,可能要降低更多,比如降低到原来的百分之一,让观察者看到这是一个人类自我建造的阻滞带,确信我们飞系需要较的时间,借此增加观察者对太系文明的安全。”

    “要那样的话,降低到原来的千分之一都不够,想想吧,以三百千米每秒的速度飞系,所需时间也并不太。另外,如果人类能够在半径五十个天文单位的太空改变一个基本宇宙常数,就等于向宇宙宣布地球文明已经掌握了很的技术,这不是安全声明,反而是危险声明。”

    ……

    从伞的双层隐喻和泡树两个义坐标,解读者们能够明确其义指向,却得不到确定的战略报。这个隐喻已经不是二维而是三维了,有人猜测,是不是还存在着第三个义坐标?于是,解读者们在故事反复寻找,但没能找到它存在的迹象。

    就在这时,那个神秘的地名“赫尔辛默斯肯”突然被解读来。

    为了研究这个词,IDC增设了一个语言学小组,小组有一个名叫勒莫的语言学家,主要研究语言的历史演化。收他小组,主要是考虑到他与这个专业的其他学者不同,不只是专注于单一的语系,而是对东西方多个语系的古代语言都比较熟悉。但勒莫对这个词也一无所知,他IDC后的研究也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线索,之所以能够成功解读完全是意外,与他的语言学专业没有关系。

    一天早晨勒莫醒来,他的女朋友,一个满金发的北欧姑娘问他是不是到过自己的祖国。

    “挪威?没有。我从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