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民国俏厨娘 - 分卷阅读2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可以开车载你!”

    周牧云丝毫不晓得自己这份诚心诚意看在阿俏里,正是那等登徒浪的所作所为。他只晓得自己说完这话之后,就见到阿俏一低,闷不声地加快了脚步,径直往前走。

    “小姑娘,我没有恶意,就是想着大家臭味相投,载你一段,没别的……”

    阿俏转过脸,白了周牧云一,心想谁跟你臭味相投!

    可是周牧云和他的这辆车却和糖似的黏上了就甩不脱,阿俏快,周牧云也快,反正阿俏走路的速度怎么也比不过周牧云的车

    阿俏陡然转,瞪大了一对俏望着周牧云——既然甩不脱,她就打算说清楚:她既不打算去那间苍蝇馆,也决计不会随随便便上旁人的车。

    殊不知她这副面孔微红、浅嗔薄怒的模样,落在周牧云的里,却别有一番韵意,周牧云见她转过来,里的笑意就更加明显了。

    “阮阿俏!”

    正在这时,一个略有些低沉的女声在阿俏耳边响了起来。

    “说好了午一起去市图书馆借书去的,你怎么丢我一个人先来了?”这声音很严厉,还未等阿俏搭腔,就上接了去,“现在的风气都成什么样了,你这儿年纪的小姑娘家怎么能随便和陌生男人搭话?”

    说话的是一名穿着女校校服的年轻姑娘,看年纪比阿俏要大上一两岁,既且瘦,发梳得整整齐齐,一的发辫垂在脑后。

    阿俏见过这个和她同班的姑娘,可令她惭愧的是,这姑娘知她叫“阿俏”,她却不知对方叫什么名字,只记得这姑娘因为的缘故,永远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而且因为她得有儿……严肃,班上的同窗们大多有儿怕她,不怎么跟她搭话。

    周牧云无所谓地一抬角,笑着说:“敢这位……是贵校的训导主任啊!”

    阿俏心里登时有儿想笑:周牧云说得太对了,这上来帮她解围的姑娘,总是这样一副旧式打扮,穿着朴素,每天永远板着面孔,好像外号就叫“训导主任”,至少阿俏曾听旁人这样叫她。

    可人家是来帮她解围的啊,阿俏心想,这敌友可得分清楚了。她忍了笑,也一把挽住“训导主任”的胳膊,扭过:“我这不是在慢慢溜达着等你么?既然来了咱们就赶走吧!”

    从女校到市府旁边的图书馆有一条近路,是一条狭窄的小巷,刚好容两个人并肩而行。阿俏她们走到巷,迅速一拐,两人脚都很快,走了二三十米才回张望,只见周牧云的车正横在巷,周牧云独自一个坐在驾驶座上,郁闷地了两声喇叭,不见阿俏回转,终于无奈地走了。

    “谢谢你啊!”阿俏诚心诚意地谢。

    “训导主任”却将她上打量了一番,开说:“知不是你的过错,可是被这样的人纠缠上,你自己也要找找原因!”

    阿俏听了一怔:这话乍一听还真像是训导主任在训话。听着像是对方觉得自己哪里不检,在教训自己,可是她仔细一想:不过偶尔在面馆里遇上过一回的人,今儿竟然就在自己的学校门撞见了,可以说是巧合,但也太巧了一

    阿俏这副凝神沉思的样教对方看在里,“训导主任”竟忍不住“嗤”地一笑,说:“我随便说说而已,你还真当我是训导主任啊!”说着她向阿俏伸手:“阮阿俏,我是你同班同学,不过你可能不知我的名字,我叫寇珍。”

    “寇珍?”

    阿俏听见这个名字,不免睁大了,盯着对方。

    ——这真是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上辈,经过阿俏的一番努力,曾经令“阮家菜”一度有了起,恢复了以往在业界的地位。与此同时,省城另一家私人宴席也开始名声大噪。

    阮家号称“翰林菜”,而另一家则姓寇,因为寇家祖上是票号生意的,后来又开了银行,因此得了个绰号叫“银行菜”,这名字虽然听着有些铜臭味,可是菜品却着实致,味绝佳,可谓富贵天成,寇氏的“银行菜”与“阮家菜”一时瑜亮。

    更有意思的是,那时阮家与寇家执掌后厨的,是两家的女儿,阮家是阿俏,寇家就是寇珍。因为寇珍的关系,寇家的私宴并没有取名叫“寇家菜”、“寇府宴”之类,而是取了个“寇家珍飨”的名字。

    时人凑趣,将两人并称,有时称作“阮俏寇珍”,有时称作“寇珍阮俏”,意在两家的女儿也该一较的意思。

    只不过这该是以后的事儿了。如今阮家盛名尚在,而寇家则是新起之秀,还没有机会与阮家比肩。

    所以一旦寇珍自报家门,阿俏就想了起来,结结地指着寇珍问:“你,你是不是……寇家,银行界的寇家……”

    寇珍一笑,“而你是翰林阮家。”

    阿俏一笑,心想原来对方早就知自己的底细了,于是大大方方地伸手去和对方的相握。“真想不到,竟然有这个缘分,咱们两个竟然能同班。”

    寇珍却抬了抬角,说:“我才该吃惊呢,我不过是寇家的养女,而且才寇家不久。你竟然一听我的名字,就能猜到我的家世……你们阮家,真的不简单。”

    阿俏暗自惭愧,若不是她活了两辈,她怎么可能知寇珍这个人?

    只不过,若不是寇珍说起,她还真不知寇珍只是寇家的养女。

    寇家……也和阮家一样,自家没有合适的人来执掌后厨了,就从外收养了一个回来。

    想到这里,阿俏见寇珍低去,难过的样,忍不住也叹了气,说:“其实……我和你一样,我虽然是阮家人,可这个家门没多久……”

    寇珍听了吃了一惊,想了想就又,说:“是了,难怪你来。”她又说,“这可巧了,你来的时候,我也才校两个月而已……”

    这两个小姑娘年纪相若,经历相似,一打开了话匣,就仿佛有无数的话题可以,两人谈谈说说,就如久别重逢的朋友。

    相一阵之后,阿俏渐渐觉得这寇珍其实是个淳朴未凿的人,只不过她个比较执拗,喜较真,因此来到省城之后,始终保持着她那“旧式”的态度,显得为人老派,甚至有儿古板。

    但寇珍有一件好——她对烹饪饮馔极为痴迷,也就是这个原因,寇珍才被远房亲戚寇家认养女,带她来省城,悉心栽培。而寇珍个虽然有古板而,但是却乐意与她人,分享心得。很快阿俏就与寇珍成了很好的朋友。

    只是阿俏自己可能也没意识到,她如此赏识寇珍,或许是因为她隐隐约约能在寇珍上看到上辈自己的影

    有寇珍这位“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