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生存手册 - 分卷阅读5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弯腰与九哥说悄悄话,九哥小小的影,倒有大半为影笼罩。

    27、

    王家上门提亲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杨府。

    “据说王家在福建的园,要比百芳园还大。”六娘和七娘咬耳朵,“从园东去,要好半天才能走到园西。”

    百芳园就已经不小了,王家人少,住着的地儿却比百芳园还大,可见家底殷实。

    “三好福气。”七娘就笑。

    都是庶女,亡齿寒,虽然平时不友好,但是总还是希望三娘能说个不错的人家。

    王家托了李家大媒上门提亲,就算杨老爷心里想着大太太,把事儿拖到了大太太回来,碍着李家、王家两重面,大太太还能说个不字?

    王妈妈早就把第二拨送信的人派去了。

    古代通不便,从苏州到京城,就算是最快的,也要跑上十几天。

    更别说大太太还要往回送信了。

    一来一回,小一个月,四姨娘若是能磨得大老爷换了庚帖,那亲事,就是铁板钉钉,不了什么波折了。

    三娘见了人,就格外多了分羞意。

    虽然妹们不会说什么,但是有脸面的事老妈妈们,难免就要笑着打趣,“到了说人家的年纪了!”

    随着这门亲事说了来,四姨娘、三娘的脸面,也渐渐地重回了当年的显赫。

    毕竟,大太太膝的庶女初娘,虽然也是嫁到了殷实的人家,但论门第,可是要比福建布政使低了不少。三娘为庶女有这个脸面,实属难得。

    王妈妈黑了几天脸,笑容忽然又多了起来:大老爷虽然这十几天常去溪客坊,但在亲事上,却一直没有松

    本来也是,两家联姻这样的大事,没有主母在场,怎么好决定?

    “四姨娘自以为这门亲事万无一失,却也不想想,王家在福建飞扬跋扈……就好像土皇帝似的,上个月太史郑青的亲弟弟郑,只是犯了小事,他们就闹得沸反盈天的,又是说郑家欺行霸市,又是说郑无行,把郑老爷气得吐了血……老爷那样谨慎的人,会这么轻易的就在亲事上松了?”

    王妈妈和立说这话的时候,就有一得意。

    因为七娘对这里的争斗一清二楚的关系,王妈妈和立,有时候就到东里间来说话,避开了九哥的耳目,又能和他呆在一间屋里。

    现在九哥,都是王妈妈陪着,王妈妈偶然走开的时候,立也必定呆在一边。

    不论是小雪还是暑,都不能沾手九哥的饮。小厨房曹嫂来的菜,是立亲手从厨房拎到西偏院来的。

    四姨娘在亲事上如了意,就可能把手伸向九哥。但正院里里外外被大太太经营得就好像是一个铁桶,她要伸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现在已经是六月末了,大太太随时可能动回苏州,上回捎信回来时,已经暗示了,平国公许夫人,可能会与她同路江南,到扬州拜祭许家祖坟。

    居然请动了许夫人!

    许家虽然现在在京城扎,但老家却在扬州,现在扬州还有族田、族人,除了陪葬静陵的几代平国公之外,家里历年来有什么生老病死的事,也都是要回扬州安葬的。

    大太太自从嫁到杨家,就远离京城,多年来都没有可以走动的娘家人,现在许夫人难得到江南办事,当然要在苏州多住上一段日,大老爷不但修书请大太太转致邀请,还给平国公本人去信,请许夫人务必要到苏州客。许夫人到苏州落脚,是肯定的事。

    有娘家人撑腰,大太太的底气就足了,二太太到时候,恐怕都要吃个挂落。想不到许夫人这么疼妹妹,千里跋涉,就是为了给妹妹撑腰。

    就算三娘的亲事说成了又如何?从聘礼到陪嫁……多得是落四姨娘脸面的地方!

    王妈妈渐渐的也就不把这事放在心里了,平时里里外外,都在心九哥的安全。连大老爷叫九哥去外书房教他读书,王妈妈都厚着脸跟到了外院去。

    姜是老的辣。

    七娘静静地想。

    如果大太太在,还好,多的是借回绝了这门亲事。王家虽然和杨家走得勤,但杨老爷未必就很看得上王家的行事派,大太太说上几句,也就回绝了。

    大太太不在,正院是没有人可以在这件事上说话的。

    倒不如潇洒一些,索就让四姨娘上蹿地忙活去,在大老爷面前也卖个好,叫他知正院对三娘,是从来没有什么不好的心思。

    一心一意护着九哥,就是护住了大太太的命

    甚至护到了大老爷跟前……

    大老爷又不是傻瓜,不会察觉一些不对么?正院的人虽然把九哥看得,但也从来没有到这个地步。

    这就给将来对四姨娘发难,埋了伏笔。

    王妈妈私底、甚至还查到了二太太和王家、李家来往的证据。

    “二月里王家人经过苏州的时候,几个盐商请客,二太太是有请必到。那时李家人倒也在的……”

    “也算是沉得住气了,足足过了几个月,才把这事儿闹到了大老爷跟前。”

    立附和着王妈妈。

    七娘就抬起,笑着问了一句,“王妈妈,太太对这事儿,您觉得会是怎么个意思。”

    “这还真说不好。”王妈妈对七娘的态度,已经多了几分随意。

    虽然没有以前的规矩恭敬,但就是这份随意,便证明了王妈妈已经对她卸了少许防备。

    毕竟是有些渊源,当时七娘就是被她带到正院的……这几个月来,又一起经历了这些风风雨雨,很容易就有同舟共济的

    “理说,大太太在京城,也会为三娘亲事。虽说一个庶女的亲事,也不算是什么,但能嫁到京城,却要比嫁在江南好。”王妈妈就沉着为七娘分析。

    七娘年纪虽小,但是人很机灵、沉稳,虽然有时候还有些不合时宜的傻气,但却能让人放心。

    多教她几句,她在大太太跟前也就知该怎么行事。

    “杨家在江南人脉已经够广的了,京城却只有几门亲戚……”王妈妈到即止。

    七娘若有所思地

    京城权贵不少,多的是位权重,庶又多的人家,随便找一个家复杂一的,把三娘嫁过去,大老爷能说什么?京城里的权贵,可都是带着爵的!

    能结上一门新的亲家,是杨家的好事,但三娘远离娘家,京城规矩又大,嫁的还是庶,吃苦,是一定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