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朝的一年四季 - 第134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谢临洲轻轻摇,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却又无比定:“严师徒,世需才。明年乡试便是关键一战,白鹿书院已然在江南站稳脚跟,咱们国监若再不奋,将来怕是连举荐学闱的资格都要被比去了。

    虽说是苦了些学,但举便是‘发达’,能让他们有机会仕为官、施展抱负,为了他们的将来,为了国监的声誉,更为了朝廷的基业,这一步必须走,而且必须走好。”

    说到此,阿朝不免替谢临洲庆幸:“夫,好在广业斋原本教学的方式就与白鹿书院相似,不然等明年改革,怕是又要闹又要兵荒一番。”

    他挪了挪的位置,坐在谢临洲旁,给他肩,“慢慢来便是,那日烧烤宴,我也都见过学们,他们都是勤奋、听话的。夫这般有耐心,定然会得到好结果的。”

    谢临洲回看他,心里像被温淌过,的。他的手搭在小哥儿肩的手上,“嗯。”

    闲聊着,小翠前来问话,得知可以上膳,立即在堂屋布置,并让人把膳端上来。

    青瓷盘盏在描金八仙桌上依次排开,先端上来的是两盅白的鸽汤,气裹着菌香飘散开。

    阿朝拉着谢临洲去洗手,“罢了罢了,都是休息就别心这些事儿,若有什么觉得难的,寻师傅说一通去。”

    洗完手,二人面对面坐

    谢临洲伸手替他掀开盅盖,指尖避开:“这汤,你早上赖床不肯起来的时候,我就让庖屋准备炖了。”

    大冬日的,即使屋有地龙烧着,他还是更加想和自己的棉被度过一上午,但没法

    “我省的,写完功课吃糕之时,年哥儿就与我说闻到汤的香味了。”阿朝气,用小勺盛了一勺来喝。

    不得不说,味一绝。

    在旁边,等着伺候的年哥儿一听,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说话间,人又端来一盘酱的酱鸭,油亮的外裹着芝麻。

    谢临洲夹了块鸭放他碗里,“尝尝吧,你昨夜念叨的酱鸭。”

    他昨日去醉仙楼用膳,阿朝没与他一块,等他回来说起吃了什么时,小哥儿就念着说明日他也要吃。

    阿朝咬了质酥不柴,酱带着微甜,睛亮了亮:“可不是要念叨着嘛,这段时日,我嘴里都淡鸟来了。”

    先前疯玩,在雪地里玩了个开心,结果生了病,让李大夫来家里一看,是风寒。风寒那近六日,他吃的无比清淡。

    他看向刚端上桌的清炒豌豆苗,夹了一筷:“冬日里能有这么的豌豆苗,倒是难得。冬日这新鲜的蔬菜卖的可贵,那么一小把能买你几百铜板。”

    一边说着,他一边比划大致半个拳大小来。

    “我们这些人都是庄棚里的,每日挑最新鲜的采,”谢临洲给自己盛了勺汤,“不用钱。”

    他瞥了窗外,雪丝又密了些,“吃完这餐,午若雪停了,去后院看看那株蜡梅,该要开了。”

    阿朝正用汤勺舀着汤里的菌,闻言:“好啊,要是开了,正好折两枝在书房的胆瓶里,看着也闹。”

    吃完了菌,他夹了一筷菌菇递到汉碗里,“这笋,我去年上山挖的笋都没这般。你快些尝一尝。”

    冬笋是前几日薛大人让人送来的,阿朝让人埋在院里的沙堆里存着,今日才挖来炒的。

    谢临洲嚼着笋片笑,“听谢允说,过几日要开始扫尘,你书房里那些书,提前挪去隔屋暂放,免得落了灰不好。”

    阿朝,又:“我的书不多,能自己来打扫,反倒是你书房里的,好几个博古架上面都积灰了。”

    谢临洲放,“此时我早与小瞳说了,倒是你书房里那几盆仙,该搬到窗边晒晒太了,不然苞开得慢。”

    他看向窗外,雪粒还在,“瞧着这雪午会小一些,外冷得刺骨,你傍晚与苏文彦买东西,记得把那件灰鼠斗篷带上。”

    是两个小哥儿之间的‘约会’,他一个汉不好跟着前去。

    阿朝应了声“晓得了”,又夹了块酸菜鱼:“等扫完尘,就该备年货了。小翠早上问了我吃什么,我都与她说了。”

    谢临洲底漫开笑意:“你喜说便是了。”

    用过膳,二人稍作歇息,就往庖屋去,去看阿朝的腊八粥如何。

    灶火依旧噼啪作响,锅里的腊八粥已经熬得糯,红豆的暗红、莲白、红枣的艳红在粥里织,甜香顺着庖屋的门去,。

    他们往庖屋走,刚到门,就看见刘婶正踮着脚,拿着勺轻轻搅拌锅里的粥,听见声响,她立即回,问了生好。

    “熬的如何了?”阿朝快步走来,脸上挂着喜悦,探往粥里面看去。

    “需要再焖一会,若少爷,少君不急可以在外赏赏雪,等好了,小的端过去。”刘婶

    粥其实是煮好了,但想让更糯,需要让粥再焖一会儿。

    阿朝低看向锅里,粥面泛着细腻的光泽,甜香扑鼻,“好,我跟夫先走了。”

    反正也留了肚吃腊八粥,他拉着谢临洲往小亭的方向去。

    小亭里积着薄薄一层雪,石桌上盖着块厚棉巾,谢临洲先伸手拂去亭上的落雪,才让阿朝坐

    周围的风凉飕飕的,阿朝与谢临洲穿的和,没觉得冷。

    坐在凳上,阿朝:“午我和文彦一块闲逛,你自己在家里什么?”

    往往去外都是和谢临洲一起,这次没有谢临洲的陪伴,他倒是有些不自在,说话时指尖还无意识地抠着衣角,神里带着几分犹豫,像是怕自己这一门,鞋独自待着会冷清。

    谢临洲:“前几日整理旧案,翻些当年备考时记的科考心得,还有风送来的几盒饯糕午正好给留守的学们送过去。他们大多是外地来的,年节不能回家,送些实用的东西,也能让他们心里些。再说守监人那边说,傍晚有几个学要帮着清库房典籍,我顺便去看看,若是忙不过来,也搭把手。”

    他说着,抬手阿朝的发,语气里带着几分温和的笑意:“你和文彦去只好好逛,若是见着街边有卖糖炒栗的,记得给我带一包。放心,我送完东西就回来,不会耽搁太久。”

    阿朝闻言,脸上的不自在消了大半,睛亮了亮:“好,我记着了。”

    谢临洲叮嘱:“街上人多,记得把手炉带上,午风大,别冻着了。”

    不多时,就见刘婶端着个红漆盒过来,揭开盖时,甜香混着气瞬间漫满了小亭,连带着周遭的寒气都散了几分。

    盒里是两只白瓷碗,盛着熬得绵密的腊八粥。红豆已煮得化开,暗红的豆沙裹着白的莲,红枣被煮得涨圆。

    阿朝先拿起勺舀了一勺,凉了递到谢临洲嘴边:“夫先尝尝,看看味如何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