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1988 - 90、记忆碎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桂元和赵纯一也都是整个三年都在七班的同学。

    刘桂元是个肤黝黑,大的女孩儿。

    比陈凡他们几个大一两岁。

    考时她考上了师范大专,教小学。

    赵纯一是个憨厚的,看起来有笨拙的伙计。

    他父亲练过查拳,平时带徒弟,他也跟着学了

    在学校的时候,他没事就喜劈瓦。

    初毕业时,赵纯一没考上,考上了商业局技校,在糕厂上班。

    大家在一起合计了半天,总觉得还落了几个同学。

    赵纯一说:“元元,你现在不也是老师吗?让咱以前的老师给个名单呗。”

    刘桂元撇撇嘴:“你忘了,咱们三年换了多少个班主任?”

    刘昱:“是啊,我记得换了五个班主任,初升还剩一个月时,还换了个老师。”

    陈凡说:“学校应该有学生的名册吧?”

    刘桂元:“当然有,我们学校是很详细的,哪怕班一两个月也会记录来。”

    刘昱说:“一应该也比较详细。”

    “那就查一查,先列名单来,再跟同学们集思广益。”

    “大家伙回去都翻箱倒柜一,什么合影了、明信片了,都翻一翻,也能勾起童年的回忆,哈哈。”

    “是啊,不说还真忘了。”

    这会儿,陈凡小学、初的东西还真留不少。

    这要归功于没搬家。

    搬一次家就要丢一大堆东西。

    连着记忆也丢失了。

    算起来,陈凡离1981年都快要有将近40年了,想想都有些激动。

    在老妈这里吃饭时,他都狼吞虎咽地。

    刘雅丽皱着眉:“这么急,是要回家哄小孩儿啊。”

    “呵呵,过几天初同学聚会,我先翻翻以前的东西。”

    “你还有些东西在我柜里呢。”

    “好啊!不急,您吃完的吧。”

    听陈凡这么说着,刘雅丽还是急匆匆吃完饭,放碗筷到屋里了。

    没一会儿,刘雅丽就从唐箱里翻两个军用书包。

    陈凡一就认来了,这两个军用书包一个是小学用的,一个是初用的。

    初那个还半新,颜都没怎么掉,因为就用了两年。

    小学那个已经磨得发白,两个角都破了,铅笔盒都能掉来。陈凡一直用到初一才寿终正寝。

    两个书包都得满满的,看来很多回忆都在里面。

    陈凡欣喜地挎起来:“嘿嘿,我得好好研究研究了。”

    回到屋里,陈凡就急不可耐地翻开书包。

    发白的那个书包基本都是小学的东西,翻看了几就放到一边了。

    半新的这个书包里面的东西也大多是陈凡扔掉的,不知怎么就被老妈捡起来了,有些东西都令陈凡哭笑不得。

    像半块儿橡、缺了一块儿的三角尺、捡的红小兵红袖箍、劳卫制像章等等。

    最让陈凡汗颜的是一张图片。

    这是从32开杂志上撕来的画页。

    正面是文字,背面是个玩球的少女。

    初二时,陈凡没事儿就拿着老爸的工会证跑到工人俱乐里看报刊杂志。

    陈凡最如痴如狂的是两本杂志,一本是《奥秘》,一本是《飞碟探索》。

    其它的杂志也都杂七杂八胡看看。

    有一天,陈凡在一本青年杂志上看到这张图片了,顿时面红耳赤,看了一遍又一遍。

    最后,悄咪咪地撕来带回家了。

    晚上没事儿就拿来搞小动作,每一次都懊悔不已。

    最后痛定思痛,决把这个有毒的图片团一团扔到垃圾桶里了。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完好无恙。

    看着这张平淡无奇的图片,陈凡忍不住哑然失笑,毕恭毕敬地夹到笔记本里去了。

    其实,陈凡更多的东西都放在他床的柳条箱里。这柳条箱本来是陈凡上大学时用的。用了两年嫌太笨重就不用了,就把一些杂倒腾去了。

    这里面主要是信件、奖状、明信片、贺年卡、手抄本、小人书之类的。

    信件绝大分都是陈凡跟几个笔友的通信。

    都是在《奥秘》、《飞碟探索》、《大众电影》以及其他青年杂志上认识的。

    想笔友的人,一般都会在杂志上刊登一行小字,简单的人介绍,姓名、联络地址之类的。

    那会儿的人也很单纯,远在千里之外就能互相写信、畅谈人生,聊得投机的话还会互相赠送照片。

    陈凡冒充生跟几个专女生通信。

    要说单纯的话,其实还是有一目的的。

    比如绝大多数笔友都找本省的,不找同

    这个时候有没有骗呢?

    其实是有的,只不过资讯不发达,大多数事件都被掩盖了而已。

    最著名的笔友诈骗应该算是汪嘉伟、张瑜了。

    汪嘉伟是当时的排球队,一米九的个得极帅,哪怕放到30年后,都吊打所有的小鲜

    有多帅呢?这么说吧,有胡兵的材,许亚军的脸。

    其实,张瑜得一般,非常一般。

    二三十年后,别说跟几你真、橹装版乔碧萝之类相比。

    比同期,比她的前辈,她都本不够看。

    勉跟刘晓庆、陈冲算一个级别。

    比如前辈的周旋、王晓棠、王丹凤、新凤霞,她哪比得了。

    同时期的,李秀明、傅艺伟、林芳兵等,她也不是个儿。

    她能够成为全民偶像,用后世的光看,就是有量、有话题。

    她是改开后,第一个穿泳装的女明星。

    她在《庐山恋》的惊鸿一瞥,引起全民捧,简直可以跟陈老板的玩球少女相比。

    有两个女青年,估计是狂粉丝那,就觉得汪嘉伟跟张瑜是最完的一对儿。

    她们胆大包天地冒充张瑜给汪嘉伟写信。

    汪嘉伟就信以为真了,就跟“张瑜”通信起来。

    甚至还打过两次电话。

    那会儿电话不显示区号,声音也比较失真。

    汪嘉伟便不疑有诈,继续跟两个女青年保持书信来往。

    而两个女青年也并没有骗汪嘉伟什么东西(可能是怕地址暴)。

    直到有一天,两个女青年因为其它事犯了,这才把这段案坦白来。

    公安人员招呼相关人等去录取供。

    汪嘉伟见到张瑜本人就问了一句话:“真不是你吗?”

    张瑜摇摇:“不是我。”

    汪嘉伟便也不回地走了。

    张瑜却在心里叹:“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