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1988 - 16、办公室的艺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财务室的人很傲,打心底瞧不起一线工作人员。

    尤其像李青这不漂亮、不盛气凌人的女孩,“臭油”这个外号就是她们这些所谓的白领阶层给起的。

    李青也很知趣,了财务室,打声招呼,就埋填写表格,就等上班的时间再报销。

    陈凡不一样,质检科在全厂还有地位。

    而且陈凡帮好多人脱手老旧低利息的国库券,大家都对他刮目相看。

    陈凡一来,大姑娘小媳妇就围上来。

    “哎呀!小陈啊,是不是又收国库券了?”

    陈凡摆摆手:“暂时不收,把《金时报》拿我看看。”

    “给,给,昨天刚的,就给你留着呢。”

    陈凡翘着二郎坐在上,翻看着报纸。

    她们还在一旁叽叽喳喳。

    “咱厂也就小陈懂这些东西啊……”

    “也不能那么说,咱们许科也很懂啊。”

    许大这会儿正坐在桌前,鼻梁上挂着老镜,在拨算盘算账目。

    许大这人倒也不算坏,只是有古板,为人也比较吝啬。但还算正直。

    可惜企业改制以前,他因为肺癌先死掉了。

    这个厂就完全落罗厂手里了。

    ,罗厂的小姨就已经安排来了。

    要不了几年就会被提为副科,然后就等着夺取许大的财务大权。

    2003年,在罗厂和他小姨联手运作之,制药厂破产了,全厂2000多号工人就被一两千块钱打发回家了。

    一边泪,一边听那个短脖唱: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从再来。

    罗厂总共了180万元。

    工人们闲来无事算了算账。

    不算别的,光是卖破烂全厂都不止七八十万。

    还有8台运货的大车,三辆小面包,两辆小轿车。

    200万都打不住啊。

    更何况财务是他们自己把持的。

    钱走不走到账上,或者怎么走,谁又能搞得清楚?

    若年后,罗厂又转手把厂卖了,变成几个亿。

    躺着就把钱赚了,说得就是这个时期东北地区的一批达官贵人。

    有能耐的就像王剑林一样,越越大,最后走向全国,然后再到说自己白手起家。

    稍微差的就像罗厂这样,现几个亿,带着老婆孩移民国。只要儿女不太作,也能舒舒坦坦一辈

    最不济的就在全国各地买房

    比如最早的一批驻海南的东北候鸟,基本都是既得利益者。

    岗职工,饭都吃的吭哧瘪肚的,谁有闲钱到海南买房

    不过,这一世有老在,你们想都别想了,老让你们粑粑都吃不上。

    “小陈呐,”罗厂的小姨小敬凑过来,“又要发行新的国库券了,听说利息比银行储蓄还,你说该不该买啊。”

    陈凡笑了:“这我哪知,到时候再看吧。”

    “要是好脱手倒也没事儿……”

    “咳咳,”陈凡咳一,摇了摇手里的报纸,小敬这才知趣地走开了。

    翻了一会儿报纸,陈凡突然被一条新闻引住了。

    新闻说的是,有关方面在原有的7个证券心的基础上,又在几十个城市开放国库券易试

    前面的7个城市已经有一个在辽省了,那就是盛京证券心。

    又开放的城市还有一个旅大市。

    蓝城市离旅大的距离跟盛京差不多。

    盛京是省会城市,旅大是计划单列市,在级别上跟盛京是平起平坐的。

    最近几年,旅大的发展势已经盖过盛京了。

    或许那里的国库券易更有搞

    这么想着,陈凡一站起来,抖着手里的报纸:“这期报纸我能不能拿回去再仔细看看?”

    “没事的,拿走吧。”小敬连忙说。

    陈凡还是掉看了看许大

    许大,陈凡这才转拍了李青的肩膀一:“先回去了。”

    “嗯,你先走吧。”

    回到办公室,陈凡继续翻看着报纸,越看越兴奋。

    他隐约觉自己又要抓住新的机遇了。

    “师兄,啥事儿那么兴呢?”

    吴娜在对面滴滴地说。

    “没事儿,看看报纸。”

    “给我也看看嘛!”吴娜向陈凡眨睛。

    陈凡总觉她的神在暗示什么。

    只能假装懵懵懂懂,不跟她神的

    陈凡正看在兴上,当然不太愿意给她。

    可稍一犹豫,吴娜就撅着嘴撒:“嗯,给我看看嘛。”

    我去,这哪跟哪啊。

    陈凡只好把报纸递给了吴娜。

    并用角余光扫了

    老温直拿脚踢吴娜。

    上一世,陈凡年轻时对那些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人恶痛绝。觉得他们就是人间垃圾,十恶不赦。

    等他自己渐渐也成为糙老爷们儿以后,就渐渐把这事看开了。

    男女之间的事儿,说得难听就是:母狗不掉腚,公狗上不了

    老温这人吧,在各个单位都有。

    常年待在一个女多男少的环境里,他们不由自主就变成孔雀一般的人。

    再加上老温比较有生活趣。

    老温虽然文化平不,但多才多艺。

    会拉胡琴,会,又净,讲究穿着打扮。

    这个时期的行文化极其单一。

    比如行黑夹克,满大街的人都穿黑夹克。

    夏天行米,满大街又都是一片米

    有一年,蓝城市行穿一的西装。

    结果一夜之间,满大街就像耗动了一般,一片灰蒙蒙。

    老温就是那能最早抓住时尚脉搏的人。

    就穿着最行的黑夹克,里面穿着一尘不染的白衬衣。

    脚上也是运动白袜鞋。

    整个人看起来神抖擞。

    老温还有一个好习惯就是

    每隔两三天就在单位烧

    刚开始,陈凡还纳闷儿,这也忒讲究了吧。

    后来才发现,老温这要是三四天不洗就要原形毕了。

    老温的发很稀疏,都有秃了。

    要是油一的话就会变成地海。

    洗完了以后,发蓬松了,再往前抹一抹,刚好盖住

    很多占便宜的老娘们儿也跟老温学,没事就在单位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