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 第96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刚是垦的第一年,所土豆,就比云县这些地块的产量又了两百多斤,达到了亩产千斤有余,让垦民,第一年便实现了粮自给。

    这份刚发行不久,还带着油墨香气的报纸,第一版便用了很大的篇幅报笼岛开发遇到的困难,以及笼岛本众的文气候条件,即便是以信王这在上的皇族份,读报时依然能到其的诱惑力——自从买活周报提了小冰河期的概念,这几年来,任谁都不得不承认,气候的确是越来越异常了,原本的农业很难再去,已经几乎成为公认的事实了。

    而报纸上的说法,笼岛并不是大陆气候,而是‘亚带、带季候风气候’,这样的气候和陆上相比,终年,至少对于农业是很有利的。如果信王是住在北面的小地主,又有一定的勇气的话,此刻哪怕是卖了家里的祖业,迁移到笼岛上去垦荒,恐怕也是不会吃亏的,北面已经连着三年闹旱灾了,再这样闹去,田地不值钱,人命也要跟着不值钱了,此时去笼岛,虽然要吃几年苦,但前景的确是一片大好,至少能吃饱饭是没问题的。

    自然了,买活军这里是不允许地主存在的,任何人都只能买‘份额田’,若是买多了,或许是不卖给你,或许是要额外的‘奢侈税’,这都是黄谨提供的消息,譬如说一家人如果份额能有二十五亩田,有了余钱,还要再买的话,每亩地要的赋税是半都不能少的,这是每年据天候和收成的定额,半不能逃,这样算来,‘持有’田地如果不能充分耕,其实相当不划算,因为买活军这里预期每亩田的产量是相当的,到必须付绝大多数的劳力去细耕,也没有余力去照顾别的田地了。而且如果自己不过来,想要把田租给别人的话,也只能收一象征的佃租,买活军这里的农民外打工时,在村委的组织把田租,主要是为了让庄客来那一季该的税赋——他们也叫官租

    在信王来看,这条策略对朝官府还算是有利的,否则,北面的地主可不是要纷纷地卖田卖地,到买活军那里去安家?就是因为买活军不接受地主作为职业,这些人有许多又不会生意,因此这才迟疑不前。尤其是山,自古以来就最是看重安稳传家的地方,若是不许蓄田,考上了吏目也没有免税赋这一说,那么留给他们的便只有代代读书考吏目这一条路了,若说是生意,却是打从心底地反本不会列考量。

    买活军这里,规矩都和外界不同,有许多在信王来看,着实是自断基的法,买活军这里却推行得极为决,丝毫没有动摇,甚而民心也好,治政也罢,都并无丝毫象,反而欣欣向荣,着实是令人费解。他从京城一路过来,历经运河、河航运,沿路所见,朝廷治政弊病甚多,政力极是不足,反而是买活军这里,用黄谨的话来说,‘执行力’是极的,不过起势几年,现在已有能力一福建,并在其有条不紊地推行田改,并植新作,又四大开所谓的扫盲班……一气能从夹袋里掏这么多人才,这份作养人力的功夫,是到了极

    由信王、王知礼、黄谨、孙初并王肖乾组成的使团,成员关系相对较复杂,但无不曾是一时显贵,信王不必多说了,代表宗亲,而王知礼是宦势力较为异军突起的一人,因为知贼的关系,前些日刚从之江镇守太监被提到京城,司礼监听用,取代了一时暗弱的九千岁,黄谨、孙初都是如今朝野间说话非常用的田任丘所派——这其黄谨本人简在帝心,是最得到看重的一个锦衣卫,听说在谢六也非常受,可以说辽饷、奢朝贡,都是由黄谨穿针引线而成,此人虽然位卑,但说话的份量很重,虽然买活军翻脸拿福建,但黄谨本人并未因此受到丝毫连累,这就可见朝廷对他的重用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4】【5】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