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 第93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夏天要聚在一起,自然是因为天气炎,男手多数都赤条条的,而女手们聚在一起,也可以穿得很少,到了冬天,这个顾虑便不复存在了。沈、叶两家多数人都没有乘坐海船的经验,若是坐河船,船夫自然也把衣服穿得好好的,到了晚上还可以到河里洗澡,并没有澡堂的需要。因此今日是很增了一番见识的,朋友说,因为买活军好清洁,这一带开了不少女澡堂,言之意,是两家的女眷也可以放心地去清洁自己。

    “里的确很清洁,全是站浴。钱江这里的男澡堂也是一样,全都是站浴,没有泡浴,都是为了应和买活军的习惯——而且这里的码上,也一概没有一些不该有的东西,怕惹了六不喜。到了云县,连关不去呢。”

    因为有孩在,朋友的话说得很简略,成年人倒都是心领神会,虽然诧异,但不好细问缘由。如此走地看了一圈,码这里除了吃的,卖的多是大宗货,也没什么好买的。不过是买些定胜糕给孩们,至于话本,那是不会买的,怕这东西移了孩们的。倒是沈君庸去书店里看了,买了几册教材回来,大家准备在海船上闲来无事先看一看。

    这书店里的教材,便可谓是琳琅满目了,而且销路居然很好,若不是沈君庸仪表堂堂,店主还不愿意零卖呢,他都是给全国各地的书商批发了回去的。原来武林这里消息灵通,阉党上书请开特科的事,已经传过来了,虽然此事当即就被驳回了,但朝堂上既然提了这个说法,那么全国各地的书商便闻风而动,要买化学、理等教材,回去自己排版翻印了来卖了:这事,不现在实行不实行,既然朝堂上有大人这么主张,那么至少,有许多的家便不会反对家里的孙研读,买来备用也好。

    沈君庸本人是看过扫盲班课本的,那只有语文、数学两科,这里的理、化学等等,都是级班的教材,初级班还有几册,凡是书店里有的,他都买了一,光这一项便去了几两银,不过沈老夫人和张华清都不说他,买书在沈家是很正当的费,而且沈家的族产还是要比叶家厚几分,给沈宛君的嫁妆能支撑十几年呢,沈君庸继承的田产份量是不少的,张华清平日在家辛苦,是为了在不卖田的给他筹措旅费,她难得能和丈夫一起用这些旅费,一句规劝的话也不会说。

    这里买活军生意的人既然这样地多,发往云县的客船便更是不少了,几乎等个几天,便能凑齐一船人。甚至其不乏有豪商名宦之,也是以带家里女眷过去定矫正鞋垫的名义,包船南,这码上衣香鬓影,颇有一些大人的家眷往来。沈、叶两家人在其就不显,也免去了他们的担心,而因为吴江沈氏、叶氏的鼎鼎大名,他们在武林这里的故友实在也是不少的。

    有名气的人,什么都很方便,一听说他们也要去云县为孩们放脚,很快便有人送来帖,表示自己的一艘海船还有不少客舱空着,诚意请两家人同乘,只这段时日,若能送女儿们来由沈宛君、张华清两人教导一番诗词歌赋,便是再好也不过了。

    沈君庸、叶仲韶,还有吴昌逢的二哥吴昌时,这三位男宾接了帖,过去吃了一顿酒,彼此盘了盘——吴昌时前些年都住在嘉兴,也是在嘉兴应考,很轻易便盘了彼此的关系:这位之江贾周氏的二弟,也曾了举人,是吴昌时的同年,而他们祖上的士又恰好是沈家父辈的同年。

    这便很亲厚起来了,南方的士家族就是这样,走到哪里人面都很广,尽一行人为数众多,但周贾怕孩船,包的本来也是一艘福船,船舱足够,如此再四相邀,众人也就恭敬不如从命,登上福船,舒舒服服地往云县而来。

    一路上,周家人侍奉得非常心周到,两位小也时常前来沈宛君、张华清前受教,虽然天资难免有几分不足,但对沈、张二人非常和顺,叶家几个女孩,个个蕙质兰心,对自家的份相当清楚,对两位小也很客气,彼此尽力结,不几日仿佛便已成莫逆。张华清私问沈宛君,“不知如此殷勤,是何缘故呢?”

    沈宛君对此,倒是心领神会,笑,“只求名而已,也是一片女之心。”

    此时江南才女,以沈氏风最盛,最主要的一,便是沈家常常版文集,而且并不避讳女笔墨,甚至有着意收集,单独版之举。如此,沈家女自然名声在外,令众清相看,周家女如果得到沈宛君的青,被她言几句,甚至是在诗句提起,题目现,自然也能跟着留名。如此,在夫家不说受到极大的尊重,起码也没有什么坏。至于说沈家因此得到的一便利,也是彼此心照不宣,算是才女、才应当得到的一

    张华清本来对于自家笔墨,并没有怎么留心存,此时方才知了留文集墨宝,扬名在外的好,也是若有所思,,“原来如此,父母女之心可叹。”

    于是待周氏二女过来时,便谈些诗词歌赋,平时自己在船舱,则一研读买活军的教材,这周氏贾也是个妙人,一面为女儿弘扬这诗词名声,一面也买了几十教材放在船舱里,连他们家人都能自学,几个儿女,更是延请了去过买活军治的掌柜亲自教导着,为的就是早日能考过扫盲班,让他们去初级班也读一书。

    “如今这个扫盲班的教材、先生,在我们江南是很好找的。莫说我们这样的私船,便是一般的客船,也都有教材租的,还有人收一小钱,在客船上开班来讲——不是去那里什么,总是都要考过了扫盲班才好说话,对不对?也不是很难的东西,为了节省时间,便连渡船的这几天都不肯放过。”

    理是这个理没有错的,不会认简字,不会拼音,到了那里,也是寸步难行,几家人也不弱于人后,便都先后准备了起来。简化字大家都认得——几乎全是古籍、草书的,只是和通行的正相比要简略一些而已,譬如发字,这本来便是‘发’这个发字的变,常见有这样简写的,买活军无非就是把‘发’的发也统一了过来,使得一字对应的意思更多了一些而已。

    这样一来,似乎有一些传统,一些文化底蕴,的确是丢失了,但也的确使得文字更便于传播和学习,连几个孩,不过是几日的功夫,便可以很畅地阅读《买活周报》,并且据汉字倒推,学会了拼音。等船到云县的时候,众人自己了周贾买来的练习卷,几乎个个都能考一百分了。

    ——便连这练习卷,对于众人来说也都是很新鲜的,尤其受到了叶仲韶的喜,这练习卷里有七成以上是选择题,两成的问答题,考问的也是有确定答案的东西,完全主观的作文题,则只有一成而已。照周贾的说法,买活军旗所有的考试都是如此,“客观题是很多的,主观题很少,主观题太容易批卷人的喜好走了,不能反映考生的真实况!”

    这句话就一了叶仲韶的心病了——他的学问,在江南一带是极有名的,若说文章,实在不输给任何一个士,奈何科考一事,实在是太看运气,而江南又是文采荟萃之地,竞争非常激烈,接连几次应试,都因为不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4】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