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 第26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便是见了,其实也是无用的,那样的车烧的是一特别的油,此时世上万没有的,便是有油,也没有路,那车若是满载的话,哪怕是泥路都要被压坏。因为我们的路上并没有钢,单位承载量很有限,目前来说,只够过人过的。”

    许县就不同了,福建的山脉都以虎夷山为主,彬山便是虎山的分支,临城县、彬山和云县都算是虎山的城镇,三者虽然呈三角形分布,但彼此往来通其实只能走山脉平缓天然生成,后经修葺的驿,所以临城县和云县虽然直线距离就几十里,但往来多数要从彬山转,这是因为直线上有许多山峦,上山山的更难走,更耗费时间。而虎山到了许县这里,山势便平缓多了,只有一余味,许县周围尽是丘陵,农业上还是以梯田为主,还有不少林地,因为砍伐运输方便的缘故,是福建天然的林场。从前这里多数是砍树,顺放到海边,后运到泉州或是广州的船场,给渔民商造船使用,百余年来因为海禁的关系,林场固然还在,但也只能是转,亦有不少逐渐式微荒废。买活军拿许县之后,除了许县的煤矿之外,还能得到竹木上的资源,这对他们的补益是很大的。

    陆大红在一旁听着又学到了一招——原来探不用走近,闻也能闻不对。

    她嘴角微动,似乎是在算,“30吨……60万斤的货。”

    “六说她来里的路要比泥路更牢固得多了,因为那并不用来运货。”陆大红并不忌讳谈论仙的事,而是慷慨地分享她的见闻,这让一盐贩都竖直了耳朵,“他们用极小的发动机,不过是一人多大,便可拖动……”

    “今日人多,耽搁了脚步,大家要快些了,从这里往前二里,有个驿站,我们……”刘老大看了陆大红一,犹豫一还是说,“我们惯例都是在驿站后空地打尖的,小陆你看——”

    如果没有见识过买活军的仙灯仙乐,刘老大是不会信的,吴老八因为没去过临城县的缘故,便有些犹豫,似乎不肯定陆大红所说的是约数还是实数——说是数十万斤,便只当是嘘了,但还经过换算,那便显见的是认真的。

    这都是年累月在外行走的江湖老手才有的见,陆大红也觉得收益良多,浮现受教后的激之来,刘老大看了越发喜,正要再说些江湖上的讲究,便听到队伍前传来三一短的哨声,众人听了都是面一变,走在队前的小耳朵喝停了驴队,众人在暮等了一会,便见到派到队前探路的汉解大胡——这外号现在十分名不副实,因为他已被迫剃了——气吁吁地来向刘老大禀告,“老大,事了,许丰驿门半开,但闻不到味,倒是有草料沤烂的味,驿丞不知去哪——只怕是遭了人!”

    刘老大便仔细地解释给她听:要歇宿在驿站附近是很自然的,因为那里多有方便清洁的饮,而且后的空地有很多商队歇宿,地都被火烧了,气较少,歇宿在上不容易生病,蚊虫也要少一些。门行路蚊虫也是很大的问题,现在虽然还是二月里,但苍蝇已经有了,等到三月初,蚊、蜈蚣、蝎……惊蛰后百虫滋生,驿站周围也了很多艾草,可以取用了焚烧来驱虫。

    “六十万斤,一人多!”刘老大听着都觉得目眩,这样的投比对他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他在心里算了一自己这次携带的货,盐也不过是数百斤,那岂不是说一省用的盐都能一次运完?“这,这……若不能见,实在是……实在是……”

    许县的地理,的确是要比临城县和云县都更好得多了,从这里再走几十里缓路,便是浙江和江西接壤之,在繁盛时商队往来络绎不绝,甚么特产都要,甚么钱粮都有,便是天已糜烂到这个地步,三省间常年盘踞着规模或大或小的蟊贼大盗,也还是有商队冒死贩货。这些商队连死都不怕,难还怕和买活军生意么?

    盐贩们和他们不走一条路,因为买活军要掌握的是三省的村镇城寨,他们的势力范围也没扩展到船运那么远,多数还是走陆路。他们慢慢地走了一天,到了向晚时分,大多行人都拐到码那条路去了,而他们继续顺着官往前走,没走多久就觉得路比之前要好走,没那么泥泞了,牲畜的粪便臭味也少了很多。刘老大的说法,这是因为商队都走路,这条陆路走的人并不多的缘故。

    一匹壮年驮驼个两百斤是极限,再加上儿自己的重量,百斤也是有的,近千斤的重量,便是此时最重的‘运载单位’了——刘老大接受新词的速度也很快。这把土路压痕迹很正常,原本对泥路他也有这样的顾虑,怕走多了要压坏,此刻听说泥路加了什么钢之后的承载重量,便知自己实在是多虑了,一千斤和六十万斤之间何止是百倍的差距!

    虽说众人份已洗白,但盐队门在外还是低调些为好,刘老大又说他推测驿站是有客人住的,因为“这里过河便是江西省的地界了,许县事也有十余日,消息往江西省去,那里和我们接壤的丰饶县难免要派人来探听消息,但也不敢十分往里走,应当就是住在这许丰驿里。”

    “不过,既然许县这里的人量更大,而且车载量也大,路条件又比较好,没太多山路,以后肯定会更繁盛的,修这条路的时候恐怕要加上竹。”陆大红对他们解释说,“竹就是实在没有得钢用的时候,用竹网格,格在路基里,再浇泥,会更稳固。只是临城县产竹的地方不多,我们的竹造房都不够用的,别说造纸和修路了。彬山和临城县到底是山区,开发难度是有些的,人手也实在不足。”

    陆大红,“不用特意照顾我。”她对外的一切都很好奇,又问刘老大,既然不愿和官面上的人照面,为何还要在驿站附近打尖,是否是于安全上的考虑。

    “其实一般的商队,领队也有掏钱去驿站里住的,对驿丞多少也是补益,虽说住不得正房,但哪怕是在大堂歇宿,也能有一遮风挡雨的屋檐,那驿站后还有厩,驴牵过去更安全,挨着厩是一排廊,虽然照旧是泥地,但至少可以挡雨,比住驿站外也要更方便些。”

    “从许县往临城县的路是要比这条好走,因为走动的人少,带的货也不多,因此便没有这么多车辙蹄印。”他对陆大红解释着她的疑问,“不过这和泥路自然是全不能比,泥路……实在是妙用无穷……嗐,只怕是仙里的玉也莫过于此了吧!”

    许丰驿是归许县的,所以许字在前

    他们还在许县的时候,就千方百计地打探买活军的底细,买活军一城,一个个全剃了,拿银换了筹来买货,现在都正往码运货——这条路再难走也就十几里,再拐个弯就有码了,那是衢江支,从衢江去江西和浙江都很方便,走船实在是比走陆路要快得多。

    刘老大说,“但其余的商队可以过去,我们贩私盐的便要有些,稍后咱们过去时看看,若是驿站里没有什么外地来的大人,便住去也无妨,若是已有官吏住,还是要识趣些,别仗着有钱便碍着了官大人的,招惹是非来。”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1】【2】【3】【4】【5】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