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 第5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她突然叹了气,“总算可以扩大生产了,想要丰富商品类怎么就这么难。”

    说着就翻开册,在随小册上记几个关键词,“牙、澳门、铁、辣椒、红薯——红薯粉!”

    谢双瑶七八糟地写了十几个词,“饿、馋、、空调——”

    她叹气,把衣服掀到肚上面,蒲扇哗啦啦地扇着,屋外人影闪动,谢双瑶和吴小莲脸不变,并没有暴的羞赧,彬山民到了夏天,有时男女都是脱了衣服赤条条地活,天气实在是,穿着衣服很容易暑惊厥,谢双瑶不穿短袖主要还是为了防蚊虫叮咬。

    “总人总算扩大到上万了,”她喃喃说,“临城县也拿来了——痘——城里的大夫呢,找来见我,差忘了这事。治终于有医生了,云山县居然连大夫都没有……还有什么事要立刻办的?”

    “开矿。”吴小莲提醒她,“临城县那片石灰石矿。”

    “啊对!”谢双瑶刷刷的写,“但本地人农闲要上课,哎,人手总是不够。”

    她抱开始列计划,“要从县里找几个本地人去招工,矿工、匠工、医工,还要算一招工名额,我们的粮还剩多少?”

    “带来的不多了,只够吃几个月的,之前你说临城县的谷快熟了。”

    “对,”谢双瑶想起来,“不收重税就只能等农来买东西——总之一切就只等着来的那批货了。”

    “对了,”她想起来喊吴小莲,“路通了以后,让他们把爆米机送一台来。临城县的日真是要无聊死了!”

    脸小吴很淡然,因为谢双瑶在哪都一样喊,尽彬山民在她手底过上了梦也不敢想的日,但对神仙来说,不论在哪,凡间似乎都很无聊。

    买活军倒也并不真傻,免了三年税赋、丁赋,但还是从农手里拿走了一些稻——刚来的时候就派人到各村,令众人都了新稻,言明产量若是于本来的亩产,三百斤以上的谷都是买活军的,秋收以后一亩担走了一百多斤,就在田边脱粒,他们造了铁的脱粒机,比连枷更轻便,脚踏着就能用,农要用也行,些谷都能用。

    秋收就是和天赛跑,这笔买卖人人都算得清楚,铁脱粒机前排了队,半大小来来回回地跑,背稻,背脱来的谷,买活军还说若是本村表现好,能让谢六开心,或许来年能合村一起买上一台,价钱到时候再说,冬天会让人叫他们活,可以用工钱来抵。

    对农来说,今年是极好的年景,首先对自由农来说,今年不收税赋,对佃农来说租也比平时少了一半,买活军收走了所有租——而且也没了徭役,而且今年收成非常不错。大家的心因此变得很好,虽然还有一个坏消息,那便是买活军来了,所有人想要在买活军手底活命都要买命,农的买活钱,十八岁以一人一百两,十八岁以上一人要三百两,也就意味着大家想要买活都欠了债,但这笔钱不还也不会就死,最多就是从此要叫谢六一声主,这对农来说就没什么坏

    自然了,掏不买活钱,就要听谢六的话事,否则可能会被捉去打死,但话又说回来了,一个农,活在世上本也就是有风险的,民、寇、官兵、族、官府、地主老爷……能把他们随便捉去打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再多一个买活军也没什么不同。更何况买活军平时和气,还有好稻,虽然让人昏脑胀的规矩很多,但守规矩就至少能把稻打到亩产三百斤(大家很听话还有一,买活军会田是名声在外的),还不用太多,连佃一亩都只用五十斤的租——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打着灯笼也没地儿找去吧。

    一家六七人,十亩地是宽松的,有还能二十亩地,不过这年的人家实在很少,若不论是佃还是工,又或者自家田地,一人家十亩到十五亩的地是有的,这也是江南一带人烟稠密,十几年前大过一场,现在仍有足够人手地,不至于大量田地抛荒。这么算一家秋收至少都是三千斤谷,这个收成让众人都是喜上眉梢,倘若不卖谷,明年夏粮就是绝收都饿不死人。

    秋收完了还不算结束,买活军让农,在田里黄麻,说是可以田,又让农把秋天田埂上的大豆统一卖给他们,还家家的去看屋前屋后的菜园,教他们怎么菜蔬,放言着多少都收,不给现钱——但可以抵债,给筹,这些筹也能去临城县买东西。

    筹码这个词,本来的意思是很正经的,码上工人事也是计筹或者计码,这东西很适用于活计琐碎,不能当即结算银钱的况,买活军的人来收菜蔬都不带现银,全带的紫,这是仿制不了的,本地并没有紫染料,这些胖大的军士几个月前来教他们地,现在来发筹,一个人记账,一个人发筹,说得清清楚楚,筹可以到县衙去销账,也可以在县城里买东西,县城里任何一间店铺都要收筹,不收的可以去和买活军告状。

    “不收会怎么样?”有人便壮着胆问了。

    买活军瞟他一,“知邻村的徐三元吗?”

    徐三元是邻村有名的村霸,竟敢和买活军作对,不买活军教的田,当场就被拿,消息送到村里,谢六骑驴过来,臭着一张脸亲自监斩,人血就洒在村地里,好多人去看闹,死了还不算,尸都给烧了,骨灰洒到河里,挫骨扬灰!

    农一缩,买活军的兵爷爷哼了一声,“临城县欺男霸女的刘老三、张老四,胆敢对谢姑姑撒谎,当即就被我们杀在城门,一样是连杀带烧,连灰都没留来,家里给了衣冠冢,刚立起来,你们城的时候可以去葬岗看看。”

    大家都不敢说话,兵爷爷宣布大家接来的安排,“往年冬日,你们都要找短工来的。”

    是这样不错,一年农闲也有四五个月,不徭役就要去城里找短工,否则一家几坐吃山空,存粮吃不到年后,至少要给壮劳力找个饭辙,若没找到,家里就要严格控制粮,大家都是半饥不饱的混日

    “听说远的还有人乘船去诸暨一带,是么?”

    有人壮着胆来,“小人曾去诸暨码扛活。”

    “今年你们都不用走太远了,”兵爷爷说,“买活军要修路!壮劳力都来活,其余人在村里上课,修路的两顿饭,还有工钱,一日二十文,上课的一顿心,有谁愿,谁不愿?”

    大家都愿,不仅因为修路有饭吃,而且也因为不愿可能会死,就算不死,被赶去也等于死了,买活军这里不用纳粮,这样的好日哪怕多过一年也是多享了一年的福。

    买活军的人就回去了,说是明日起叫村带人到县城里去,往回运料,至于那个去过诸暨的农夫,买活军的人把他带走了。“有另一样活给你。”

    大家还是比较同徐老四的——这附近农很多都姓徐,徐老四颇有几分胆,运气却不太好,去诸暨那次没赚到钱,差被人抓猪仔卖矿山里,这次又不能一起修路,没赶上买活军的饭辙。徐家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4】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